我沒看過 "萬曆15",明神宗30年不上朝,不代表他不管事,只是不想見那些官員,消極的對抗文官體制,不管事可能沒多久就被政變,從皇位上被趕下來了,大家也可參考由 "當年明月" 所寫的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用詞詼諧,不會有讀一般歷史的枯燥感,也用不同的角度來看歷史,帶給大家不同史觀。http://www.mingchaonaxieshier.com/
redheart352 wrote:明朝的滅亡是一個經濟...(恕刪) 白銀供需引起明朝後期經濟崩盤是原因沒錯,白銀成為正式交易用貨幣就是從張居正開始,同時經濟作物因為收益高導致江南米鄉全面不耕作糧食作物,導致魚米之鄉居然有飢荒.....放任經濟發展,是明帝國衰亡主因。這也怪不了當時的官員,畢竟沒有貨幣與財稅知識,中國進一步的資本化要到清朝末年才展開。
DandelionJack wrote:清丈全國田畝面積,使得稅收公平,不致像以前那樣由窮人負擔過分的錢糧而官僚豪強卻不交稅。 這個不就台灣現在的狀況嗎沒想到過了幾百年還是沒改進難怪羅馬帝國700年滅亡中國歷朝都200多年就掛了每一個朝代都很貪連人民的錢都想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