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我越來越害怕看翻譯書


Lisa_Hsu wrote:
很正常,因為台灣出版...(恕刪)


可以推薦 如何購買對岸翻譯書的手段嗎?
因為我一般都是透過金石堂網路書店在買書

tom7629 wrote:
如何購買對岸翻譯書的手段嗎?...(恕刪)


台灣有個天龍書店,專門賣簡體書

PS:不是天瓏,這是專賣電腦書的

兩家都在台北的重慶南路
tom7629 wrote:
可以推薦 如何購買對岸翻譯書的手段嗎?...

我都是上露天拍賣買,因為店家多,容易找到想買的書

不然聯經的上海書店也不錯

tom7629 wrote:
我越來越害怕看翻譯書...(恕刪)


沒在看翻譯書

pcyen1313 wrote:
現在人為了搶快, 案件都拆給許多人同時翻。
絕對不是由封面的那位譯者從頭翻到尾。


這還算好的,我高職的電子學,
跟本就是學校的老師,
隨便把兩本書剪剪貼貼,變成第三本,
ex:書的前面是達靈頓電路,到了中間變成大令吞,後面又變成達靈頓,
要騙錢也得拿出點良心啊

tom7629 wrote:
我越來越害怕看翻譯書...(恕刪)


完全同感

所以我現在都去二手書店挖寶

像希區考克的短篇,我愛看姚姮女士的翻譯~

tom7629 wrote:
可以推薦 如何購買對...(恕刪)


您可以去重慶南路書店挖寶
另外,幾間比較古舊的二手書店,會有寶藏可尋
我以前就是幹翻譯的, 只是後來從良了. 所以我非常清楚翻譯的品質問題.

專業和學術書籍往往是譯者不懂專業知識, 或有專業知識的不懂原文. 所以翻譯品質比較差.

小說其實比較容易翻譯, 但需要適度的改寫與再創作. 一般譯不好最大的原因是逐字或逐句翻譯.
等你把這些片段組合起來以後就非常沒有中文味

以前我都是把整本書看完, 再回頭逐段逐章閱讀, 以充分培養進入情節的情緒, 然後才開始動筆.
所以某種程度上那是再創作. 但這完全不違反信, 達, 雅的原則. 這樣翻譯出來的作品讓人讀起來就會順暢而有中文味.

當然這樣做非常耗時與耗神. 這也是後來我改行的原因.

如果譯者和出版商不是當文學作品來處理一項譯著, 而將它看成一項生產線上的商品, 在追求量大與效的壓力下, 譯者是不可能有那般細緻的心思與情境去了解與體會原著的內容的. 那樣譯出來的東西自然生硬沒有情感.




大嘴盧魚 wrote:
我以前就是幹翻譯的,...(恕刪)


謝謝您的解釋,非常詳盡也讓我們對這工作有了認識~

tom7629 wrote:
我越來越害怕看翻譯書...(恕刪)


樓主你看的那本書,書名該不會是:快思慢想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