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語(閩南語)就是方言

多年前 福建 即使是夜店 也是全福佬語
現在 廣東轉播NBA 也是用廣東話
我不認為是有創意耶!

因為他說的幾項,也許搞笑~但認真想想確實可以這樣翻!

硬要照中華民國國語這樣一字字翻方言,說實話不可行! 說出來也只有台語的音沒有義!

就恰似英文一樣,音同`意相近,便能達成此義!

所謂方言,人稱無字天書!

我一時隨便想到舉個例子,
好比說媽媽叫你吃飯,通常會說:

1.國語:去吃飯!
2.台語:企甲奔! 但 企甲奔 又可說為國語的 乞丐飯 ~
(這就是所謂音同義不同)


再例~
1.國語:香腸
2.台語:菸恩強
(香腸照字拆開念則變成,香= 乓 腸= 等) 但拆開照字念,這卻又是完全錯誤的念法!


所以,台語就像英文的某些含意卻不盡然可套用,
有些音可同,但反之有些義可同,音又不可同~


這樣的文字天書,只能從老一輩的人口中念出來最正確!
很多人常覺得台灣的鄉土劇很難看~
但述不知鄉土劇的演員都不用國語對話時,
整場戲都要用方言對話~
其實也是一門藝術!

blu-ray wrote:
台語在時代變遷下,似乎沒有什麼進步!
誰可以用台語順利念出以下的字?


一些看起來普通的字
例如:

極度乾燥
神盾局特工
藍芽無線傳輸
遙控器
殭屍
絕對領域
進擊的巨人
饑餓遊戲
玩命關頭
惡靈戰警
地心引力



就算勉強念出來,恐怕也沒有人聽懂!
...(恕刪)



台語是方言難道北京話就不是方言嗎?
只是剛好北京話被選成國語好不好!
再說這些話用台語保證念得出來。



blu-ray wrote:
哈哈,有創意!
不過每一次講話,可能會都不一樣!
因為是用「形容詞」的方式表達,不能算是「名詞」。


你想要的只是把每個字能用台語唸出,
唸出是沒問題的,但是利用這樣的方式來討論台語只能說你不懂。

國字可以拆開可以合併,像英語一樣,但是比英語多了許多不一樣的,如象形會意。
這部份是融入了民族的情感。

猛彽要求台語抽離掉那種情感來達到你需要的名詞讀法,
我想你不夠了解鄉土語言。
同意14F 大所言~

光是 ''象形會意'' 之字, 別說外國人來~

光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國語,真要認真學也夠難的..

正所謂中國文學博大精深,但閩南話又是另外一個不同卻又深奧的境界
大家可以查教育部的台灣閩南語常用詞典,像是殭屍就是khiong-si,像地心就是te-sim,仰臥起坐就是the-do-lian-io 國字是the倒練腰,像最近很紅的金罵沒ang,國字應該是今ma無翁,查查字典就知道了,中文本來就是表意文字,同一個字廣東話,台語,國語都念的不一樣,像尬車根本不對,國字應是較車,較這個字國,台語念法不同
語言本身就會自己進步了

不然每年多收錄那麼多字幹嘛
照樓主的邏輯,恐怕日本語也只能算方言。

以前就沒有這些名詞、東西,當然就沒有台語的念法。

只能用外來語的方式,直接念出音來。

你說國語都能唸出來,也只是國字的組合發音而已。
唐宋時期的官話就是閩南語或客語,
台語好日本語就會容易點學,
學佛經裏面的咒語就會發現用台語發音會正確許多,比較像巴利文或梵音。

時代的演變台客語變成方言不是大問題,
但以歷史的角度方言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也許某天北京話又變成了方言。

近代新名詞的產生是因為北京話的使用,
完全用台語唸有時候會很彆扭。
如果國語變成閩南話、客語、甚至廣東話,
自然產生的詞彙會些許不同,
就像大陸一樣是用北京話,但翻譯用語就是跟我們有差別。
譬如光盤、光碟之類…
而像殭屍不是新詞,用台語念自然沒壓力。
硬翻我相信會台語的應該都沒問題
但語言這種東西應該是不只要讓人聽得懂更要讓人了解
像上面有棟樓大大翻神盾局特攻.....
誰能知道你在講啥(沒有冒犯意思)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