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中的:《論語》、《大學》、《中庸》(ps.因為我只讀過這三部)30~35歲已經有些社會歷練了在人心不古的社會風氣下,應該也面對過不少狗屁倒灶的事情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很容易讓人產生偏差這時身旁必需有一些可以把自己拉回的人事物(例:親友、書籍……)但任何人事物無法直接給你人生目標,因為如您標題,人生目標是需由自己探索而經典古籍之所以為經典,就是它能一讀再讀,隨歷練的增加而有不同的體會它能讓你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思考就能多理清一些頭緒我好像在寫作文BTW,如果以前學生時期有上過這些課,書也還在,就拿出來回味一下,想必有不同的體會
Zafir wrote: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自慢...(恕刪) 看過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最後的演講與神對話1還有幾本嚴長壽寫的都是不錯的書書可以給你指引,但人生方向自我的探索還是要靠自己去起而行不然心靈是永遠無法滿足的
sny5060 wrote:適合30~35歲男性...(恕刪) 每個人的人生就像一本書.看看你親朋好友.你的父執輩他們是怎樣過人生的?他們事業.感情.婚姻和處事態度.聽他們說自己及別人的過去.不同階段的模樣.就是一個很好參考對象.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樣". 大塊文化出版見博克來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6121把他的標題想成-->成功的人有那些特質.你就不會覺得俗氣了. 我覺得不錯.很輕鬆,很容易.他會告訴你,當你碰到失落無聊鬱卒的事,成功的人是如何面對.
我來推薦一本比較不太哲學的書:項塔蘭上下兩本,有點長應該是個真實的人生故事(?!)作者本身敘述自己逃亡印度經歷過九死一生的經驗,包含了愛、生活、貧窮、文化、人性、鬥爭、戰爭等,看完讓你感覺脫胎換骨、有目標時應該即時進行~作者生命可真是多采多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