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春花秋月何時了,詩文知多少?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Helen823 wrote: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恕刪)
30公分 wrote: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恕刪)


30大,尚不捨人去樓空啊?

^ ^


給始終努力在顛簸路上尋找幸福的各位:



取一抹妍麗的虹

撒進了巨輪的膛磨

拚落我一身斑駁

死命著推動

那漫徹的聲響

似旁人鼓譟般喧囂

流洩出晱晱的星芒

卻是我僅存的一縷哀愁

取一杓

預攪著思念的離憂

塗抹上無邊無穹的泥塑

那是妳的顏

妳的髮

那是我燃燼余生

仍無法釋懷的輪廓

^ ^
倉央嘉措情詩 于道泉譯

若要隨彼女的心意,
今生與佛法的緣分斷絕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巔間去雲遊,
就把彼女的心願違背了.


同一首詩,譯者相異,味道亦不同,與諸君共享之!


倉央嘉措情詩 曾緘譯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吳宇森電影劍雨故事中有一段劇情講述著陸竹和尚愛上女殺手細雨的橋段。陸竹在無意間救了細雨的性命,從此對細雨相思入骨不能自己,多次向細雨勸說放下屠刀別再造殺業,細雨絲毫不領情。陸竹佛學造詣高外,對於劍法亦有精深見解,他警告細雨劍法雖凌厲,但有四招未學成,如遇強敵,性命恐不保。

於是陸竹以身試劍間接傳授了細雨劍法中之不足,人也中劍躺在細雨的懷裡。細雨問陸竹為何要如此對待她,氣若游絲的陸竹才娓娓道來:佛陀弟子阿難出家前,在道上見一少女,從此心中愛慕難捨。佛陀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那少女,阿難回答: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只求此少女從橋上走過。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許。倉央嘉措的佛心被情人化成情心;陸竹的癡心融了細雨的冰心,兩位僧人皆為愛欲而苦,也為愛欲而死。一方面靜悟佛法,究竟涅槃;一方面心猿意馬,情不自禁。兩人雖不是道德英雄,卻充滿道德勇氣淡然面對芸芸眾生的非議,實屬不易。


最後獻上四招劍法供01文人騷客們參詳參詳(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藏巧於拙,用誨而明,寓清之濁,以屈為伸.(菜根譚.洪應明)
Economic 兄,

好學問。

沒想到在這看到您。
送您五分。

致敬

economic wrote:
現在是怎樣,閒聊還...(恕刪)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哈哈哈
這什麼歪詩。
好恐怖。
讓我度過今天愉快的夜晚
送您五分。

prettyguy wrote: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恕刪)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柳如是 wrote:
倉央嘉措情詩 于...(恕刪)


柳兄好學養

^ ^

30公分 wrote:
推薦我的最愛,唐代...(恕刪)


古詩可以把男女之事寫成這樣真的是很優美,白話就缺少一種美感。

引用這首詩,表達心境

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ray2538 wrote:
30大,尚不捨人去樓...(恕刪)

aappcc wrote:
前幾天看到的一則訊...(恕刪)

aappcc wrote:
前幾天看到的一則訊息,借海倫大大的版面,分享給喜歡詩詞的朋友參考。
我之前沒聽過主講者馬叔禮老師。
但是看其介紹,他就這個主題《千古詩人赴盛會》,在中正紀念堂開講多年,倒是真的。


馬叔禮老師當年是三三集刊的作者群,

也就是現代台灣文學作家朱氏三姊妹跟它們的爸爸朱西甯創立的出版社,
三三集刊的作者群之一。

可以維基百科搜尋一下"三三集刊"。

三三有其含意,
他們跟胡蘭成有關係。

當年三三集刊有很多好作品,
擊壤歌,
鐘曉陽,停車暫借問。
出版許多作品。

華視的電視劇"守著陽光守著妳"
劇本好像?也是他們的小說改編的。
當年算收視率高的電視劇。
取材清新,
貼近社會寫實。
很受好評。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大哥,

我現在才發現,
你這個簽名檔不錯耶~

呵呵。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比這好, 哈哈。



現在是怎樣,閒聊還得要求文學素養喔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絕望的冬天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我們前面什麼都有,我們前面一無所有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for good or for evil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相比而言,那時跟現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
雙城記---狄更斯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