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故事思考輯】(08)生命的最後三件事《2024年十月我在夢中許願:我要讓所有人都是悉達多》

【音樂故事思考輯】(08)生命的最後三件事《2024年十月我在夢中許願:我要讓所有人都是悉達多》

___*小故事原文*___
【生命的最後三件事】
○小啟示: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我們沒有想過要成為什麼名人、英雄,有點敬業精神、負責任的態度,就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對的世界,就是一個充滿責任的世界。
有位公車聯營公司的巴士司機,在行車的途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鐘裡,他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
把車緩緩地停在路邊,並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第二件事。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第三件事。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他只是一名平凡的公共汽車司機。他在生命最後一分鐘裡所做的一切也並不驚天動地,然而許多的人卻牢牢記住了他的名字。



___*歌詞➕文章*___
我是一位公車巴士的司機,當你看見我的故事時,代表我已經離開這世界了。我的離去,讓世界從此多了一個小故事。

這是我的故事,有一天我在開車途中,突然心臟病發。當下的劇痛,讓我差點沒掌控好方向盤,不過還好,我總算撐住了。

我知道,我只剩下約一分鐘的時間可以保護車上乘客。強忍劇痛的我,成功做到的第一件事,是把車慢慢的停在路邊,並用盡我生命最後的力量拉下手動剎車。第二件事,打開車門讓乘客安全下車。第三件事,我將發動機熄火,確保車子和乘客們的安全。

這是我在這世界,我在生命最後所做的三件事情。我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就是我的故事,我是一名公車巴士司機,這就是我在生命的最後所做的三件事。

雖然是簡單的三件事,卻帶著深深的責任心,尤其在病痛來襲的當下,還能穩住一切操作,這需要強大的愛心驅動責任心。

我們的生命、職業、地位無貴賤之分,只有作用不同之分,還有作用的大小之分。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作用大,就輕視其他小作用。

身為小作用,也不需嫉妒或羨慕大作用的世界。這世界是公平的,當你願意付出努力,且行走在正道上,該是你的終歸於你,不該是你的你也能坦然釋懷。

到底是眼鏡的作用大,還是蛙鏡的作用大呢?一切都是隨著環境不同而有所變化的,或許換了環境作用就小,再換了環境作用又變大了。

我的作用是什麼?把自己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無論作用大小,責任心是無論何時都要具備。如果,我們能做到自然升起責任心,那是最好。刻意擁有責任心,會比無責任心好。而自然升起責任心,又比刻意的責任心好。越是自然升起的心意,行動起來才會是順暢無阻礙的,內心歡喜自在的。

有些事情,雖然一開始不會,但是會在運行的過程中,慢慢產生興趣了。所以,即使從小無責任心,也能慢慢學會和理解並喜歡責任心的狀態。就好像一開始怕騎腳踏車,怕跌倒受傷怕痛,可是慢慢學會了,就騎出興趣了,內心歡喜自在了。

許多無形能力也是如此,一開始不懂,可是當自己願意學習,踏出最難的第一步,接著就會越來越容易了。

每一天的我們,都會做著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有時候難免會想敷衍,每次練習給自己多一點點責任心,會發現事情原來沒有想像中困難。

在這世界,能夠把自己的心「困於難中」的永遠只有自己,外界或許能困住我的軀殼,但困不住我的心啊。
這是一則小故事,和我的一點小思考。驅動責任心的是愛,我們天生有愛,只是長期生活在這充滿刻意的世界,久了就把刻意內化,也忘了自然的愛著,和自然的展現責任是什麼模樣了。

只要不棄本心,愛永遠都會在。
責任本不刻意,愛是一切源頭,
許多名詞存在,是為表達溝通,
不需執著字語,我們心心相印。
在故事中思考,與故事心相印。

只要不棄本心,愛永遠都會在。
責任本不刻意,愛是一切源頭,
許多名詞存在,是為表達溝通,
不需執著字語,我們心心相印。
在故事中思考,與故事心相印。
☸️傻媽咪思考魔法樂園 用音樂讀故事.慢學思考.重建邏輯
2025-07-29 11:24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