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速讀這個詞
在google上搜尋竟然還有一些專門教速讀的速讀班!!!
想請問版上的人,速讀真的有用嗎
就自己的經驗看要完整看完一本書確實要花不少時間
但是往往看完後,對於書中的內容好像也無法完整表達!!
有人會這樣嗎??
看到網路文章是這樣寫如何學習速讀,不知道有沒有效
-----------------------------------------------------------------------------------------------------
可以運用這個原理來達成速讀,為了快速讀完這本書,只要把這本書的內容變成你熟悉的內容就好,那具體要如何操作呢?
快速閱讀目錄前言後記
第一步就是快速閱讀目錄,快速把目錄、前言和後記的部分來回最少看十次。直到你非常熟悉書本的內容大綱,這時候腦袋已經對即將要面對的資訊有所準備,你的理解和吸收力會比你沒有看目錄之前的狀態來的好很多
瀏覽的方式看完書一次
第二步強迫自己用瀏覽的方式至少看完全書一次,關注的重點不是每個字句,而是書中的標體或者是粗體字,這個抓關鍵字的過程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更進一步了解書的內容
重複上述方法
第三步,重複第二步的動作,再次快速瀏覽,多瀏覽幾遍都沒關係,會發現通過這種重複不斷快速瀏覽,即使不用逐字閱讀也能夠漸漸理解每個段落的意思,這時候可以再選擇喜歡的部分詳細閱讀即可
文章出處:https://www.samchoulove.com/snowball-speed-reading/
1. 讀的慢未必記得更好 : 你可以這樣理解。你的專心程度會決定你腦內刻痕的強度。讀的慢反而很容易進入漫遊的模式,像我們無聊划手機。在這狀況,你一小時(所謂)讀完一本書,和10分鐘,可能是差不多的。甚至速讀還比較好。
2. 越熟悉越能速讀 : 似乎是廢話,但有深意。這意味,你必須根據閱讀素材調整你的速度。簡單說一份資料你熟悉的背景架構有80%,你可以速讀了。
3. 深度文學可以速讀嗎 : 別的專家會告訴你可以。我的經驗是,效果不好。因為文學精彩不(單)是架構,更多是細節。你可以理解成還原成架構,生老病死,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也不過如此。 但很顯然我們並不這樣感覺我們的人生。
4. 數學、物理、理工素材可以速讀嗎 : 可以。因為你可以迅速掌握架構。但這類抽象為主的學科,你的嫻熟建立在各種模型(ex. 公式)的掌握,需要大量的實作練習。這樣說好了,你慢讀做得到的事,速讀大多都能。不能之事,速讀亦不能。
5. 最方便的應用 : 當你閱讀,有點熟又陌生的題材(設50%)。比如新的環境議題論文、地緣政治的某種主張......你透過慢讀一遍的效果,速讀可以三遍以上。(依每個人速度)。速讀一邊可能輸慢讀一遍(自己跟自己比)。但速讀三遍以上應該不太可能輸慢讀一遍了。因為進入第二遍後,你應該是探索式閱讀(有問題意識),第三遍後你可能邊讀,腦中都可以自動反對辯論了。這不是速讀的優點,這是多重閱讀本來就該有的優點。
我不代表速讀,僅是個人意見。
熊啊阿福 wrote:
個人是 20,000(恕刪)
我沒練過速讀 但是從小愛看書 所以閱讀速度倒也不慢
一小時多少字不知道 但是像倪匡小說之類的
一本大概也就一小時以內看完
磚頭書 像是龍紋身女孩 一本大概也就三四小時
至於記不記得住 說真的 完全憑個人
我的話 對有興趣的東西可以記的很繁瑣
電影雖然沒辦法背台詞 但是看過的電影 只要晃一眼幾秒鐘 就可以知道是哪一部電影
沒興趣的東西 無論如何也塞不下腦子裏
記憶是分時間性的
短期記憶約略在幾秒之內。類似玩翻圖湊對遊戲 翻了幾個還能記得住 翻到後面就忘記前面
中期記憶大概是 幾分鐘到幾小時 類似考前臨時抱佛腳 考完就忘了
長期記憶約略幾小時到幾年。
速讀只是通過訓練 讓你的閱讀速度加快 然後放在中期記憶裡
也許在工作時要緊急作簡報 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很有用
甚或股票交易腦子裏資訊更新是以幾小時為單位的
但畢竟腦容量是有限的 你加強了某部分 必然要犧牲某部分
還是要看個人怎麼取捨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