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chujy) ASUS Zenfone 9 不容小覷(圖多請注意)

2022/7 月底,華碩正式發表新一代手機 Zenfone 9,以 Compact Size 5.9吋 20:9 (2400 x 1080) 具備 120 Hz Samsung AMOLED螢幕,單手操作為主,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IP68防水防塵、4,300mAh電池。

搭配 5000萬畫素 SONY IMX766的主鏡頭,具備 Hybrid 雲台技術,可自動校正正負 3 度內的晃動,整合 OIS 光學防手震與 EIS 電子防手震,另外提供長時間曝光的光軌模式,可輕鬆拍出車軌、光繪、流水、人流以及星軌,另一鏡頭為 1200萬畫素SONY IMX363的廣角鏡頭,前鏡頭為1200萬素 SONY IMX663。

保有 3.5mm耳機孔,提供雙立體聲喇叭搭配 Dirac HD Sound 音訊技術,支援 30W 快速充電技術相容 PSS/PD 快速充電技術,尺寸為146.58 x 68.17 x 9 mm,機身重量為169公克,機背為砂岩紋路質感可有效防滑,不易沾染指紋。

共推出 4款顏色,分別為鏡月白、澄日紅、隕石藍和午夜黑,這次直接選隕石藍入手,就開始看看開箱囉。


先看看用 Zenfone 9拍的照片,使用現今大部分旗艦機使用的 SONY IMX766感光元件,表現水準之上。


整體趨向自然為主,沒有太多加油添醋,也沒有各家常有的 AI模式(有時候判斷不同場景時,會顯的過飽和)。


夜景,若要壓下高光,建議用夜景模式


若以一般拍攝方式來看,HDR效果不會太顯著,喜歡現場氛圍的朋友應該可以比較釋懷,該過曝就讓他過曝。


若以夜景模式,則會加強 HDR效果,如果喜歡這種氛圍的朋友,可以直接選夜景模式,或是直接將 HDR 選項全開(但會提醒 HDR全開時不支援自動偵測夜景)。


正常拍攝以現場氛圍為主


室內微光


廣角場景


近拍


色彩也能校正的不錯


人像模式,摳邊演算法也算OK



====================
開箱


就這麼一盒,簡約外觀


背面有序號以及生產地,各項認證。


打開外盒,底下為一紙盒,內有保護殼/說明書以及SIM 卡槽細針


Zenfone 9 本體現身


說真的,5.9吋/169公克,還真是輕巧,很久沒拿過這麼小尺寸的手機了


內部所有配件一覽:

SIM 卡槽細針,USB 電源變壓器 (30W),USB-C to USB-C 傳輸線,文件(使用說明書、保固卡),Zenfone 9 主機以及黑色手機保護殼。


除了沒附贈耳機外,其餘配件倒是給的很乾脆,不用為了「環保」還要你掏錢買。


好的,主角現身 Zenfone 9


先看背面,就這兩顆大眼睛造型,有點可愛,隕石藍,有點年輕的配色


上為廣角鏡頭,5000萬畫素Sony 旗艦級 IMX766感光元件,1/1.56" 大型感光元件,1.0μm畫素尺寸,六軸防手震 Hybrid 雲台

下為超廣角鏡頭,1200萬畫素Sony 旗艦級 IMX363感光元件, 1/2.55" 感光元件, 1.4μm畫素尺寸,113度 FOV,支援 4公分微距攝影


USB變壓器 (30.0 W):支援最高30W, 支援 PD3.0 PPS / Direct Charge / QC4.0


機身上方,保留了 3.5mm耳機孔,還保有傳統耳機的網友可妥善使用手中的有線耳機。螢幕上方提供一立體聲喇叭,與機身底部共兩組喇叭。另外上方有一組麥克風也與機身底部共為兩組。


右方為音量鍵,以及電源鍵,提供了 Zentouch功能,整合電源,指紋辨識以及快捷鍵功能,還可使用滑動控制,很有趣的功能。


機身底部則為雙卡雙待SIM卡槽,不支援 microSD擴充,麥克風,USB Type C插槽以及立體聲喇叭。


左側則相當乾淨,什麼按鈕都沒有


背面,使用砂岩紋路質感背蓋,好拿,不易髒。


雙鏡頭突起處,沒有潛望長焦,厚度基本上都還可以接受。


套上保護殼後,鏡頭都可以受到保護


另一面


上方


底部


兩顆大眼,造型真的還頗有趣


和 Samsung S22 Ultra 6.8吋比一比,Zenfone 9 的5.9吋的確小巧迷人,握持手感極佳。



====================
系統解說


原始開機後畫面以及 App


內部預設 App,整體風格跟原生 Android 12 很像,手機資訊顯示相關訊息


設定部分也無特殊之處,相當容易上手


本次重點提示,可透過各說明瞭解 Zenfone 9 的特點


音效魔術師,可針對多種娛樂情境優化音質,3.5mm耳機孔支援 Hi-Res Audio 192k Hz / 24-bit 音頻標準


顯示部分,可選擇五種色溫調整,也可自定義,另外支援 DC 調光,但螢幕顯示率需調整為 60Hz才有作用


螢幕更新率最高可選120Hz,也支援 AOD


系統配色可使用深色


至於支援 Zentouch 的電源鍵,可提供不同設定,讓 user 定義自己喜愛啟動的 App,無論是按兩下/長按或是滑動等。


智能管家可針對各項做優化


遊戲精靈,讓玩家可設定不同功能


側螢幕,可將常用的App放在側邊邊條,滑動即可叫出


至於 OptiFlex可有效控制 App的使用時間,螢幕截圖當然使用三指最方便


至於電池部份,可選擇不同模式,有不同效能/耗能等選項,並且能夠以緩衝方式充電,延長電池壽命,也可設定時間充電或是設定充電上限。不過個人已經習慣快充/充滿,電池問題就等後續更換即可,因為時間就是金錢。


至於使用時間,搭配4300mHa電量,其實測試起來,約可跑個14~15小時,依照不同螢幕顯示速度,算是相當優異的。而要讓手機快或是使用時間長,可透過系統模式選擇不同選項,如高效能,就是使用 120hz螢幕顯示速度。


動態效能使用 90hz,長續航就是降到 60hz。


也支援應用分身,大致功能如上所述。



實際充電約達 27.5W




====================
再拿來拍一拍


晚上就善用夜景模式,至少在 HDR效果上會比較顯著,細節也較佳


手持即可,曾用過搭配CMOS SONY IMX766手機拍照過,很少會有失誤的,算是相當成熟的產品


以為要結手印使用我的查克拉才能吃麵


超廣角,但畫質就沒有主鏡頭來的好,慎用


2倍數位望遠,雖然沒有光學變焦,但也還可以接受


人像效果講究淺景身以及被攝物摳邊,還有改善的空間


室內微光


原本用夜景模式,發覺整體畫面太平,故改用一般模式,才拍出光邊以及氛圍。所以也不是一昧的壓制高光就有好的視覺效果,端看你要的是怎樣的照片


本張左方高光比照在柱子上,若用 HDR或許可以壓下高光,但其他部分畫面就平了。看自己的選擇,選用哪種方式。


人像效果,摳邊還可加強,淺景深也算自然


暖色氛圍


很鮮豔的廣告,拍攝起來各顏色算呈現的不錯


這張對比現場來看,實際上有點過冷,應該暖一點才是


一頁書也來個人像模式,AI 淺景深範圍的挑選,可再進步


有時得注重焦平面,該把對焦點放前面,這次按到恐龍牙齒上,以為會在同一焦平面上


用來拍攝廣角場景相當好用


人像模式,可以選擇光圈大小(淺景身效果多寡)



====================
相機設定以及功能

本次主打「六軸防手震 Hybrid 雲台」,能在拍照/錄影時取得穩定的畫面


另外,提供長時間曝光模式的選項,只要手持(除了星軌),就可以拍出相關的光軌,喜歡玩這方面的網友,可以試看看,不過加個減光鏡,拉長曝光時間可能有較好的畫面


設定部分與一般 Android 相機類似


錄影時,選擇模式:
8K UHD (7680x4320) 每秒24格高畫質影片錄製 + EIS
4K UHD(3840 x 2160)每秒30 / 60格高畫質影片錄製 + EIS
超級防手震 1080p FHD 每秒30 / 60格高畫質影片錄製

如下面畫面,4K/60Hz/non-HDR/標準防手振


4K/30Hz/HDR/標準防手振,FHD/30Hz/HDR/超級防手振


一般拍照設定


人像模式,左邊選項可調整光圈大小


右邊則為人像美肌設定


也可以切為專業模式,最高曝光時間為32秒


一般都可以手持拍攝,只有星軌建議使用腳架,也可切為專業錄影模式,自行調整各參數



====================
實際拍攝

廣角鏡頭


超廣角,畫質就比上面要差一些尤其在邊緣


超廣角夜景模式








人像模式


食物顏色























測試車軌








2倍數位光學





超廣角





20220805 更新:
日拍也不錯,去士林吃個回憶,同時間拿 Samsung S22 Ultra一起拍,回家放大看,成相竟然比 Samsung好,讓我驚訝了。

生炒花枝一定要吃





腦髓湯必點


炒腰子還是要用麻油,不要用蠔油..太甜了




====================
結語

Asus 推出 Zenfone 9,算是將其押在 compact size 尺寸的手機上,各家看法不同,有人認為應該同步推出 8 Flip翻轉鏡頭,承襲一貫傳統,但現實面是鏡頭模組過大,有人認為應該推出 9 Pro 大尺寸螢幕,讓市場普及率提高,或加上潛望長焦,讓消費者有另一種選擇,有人認為應該加上 microSD 插槽,無線充電功能等等,其實,各有其市場考量,市場最終會告訴業者正確的答案,這裡就不當網路總裁了。


單純以使用者來說,5.9吋/169公克的手機,真的是好上手,好握,這無庸置疑,外觀設計上的也更佳成熟,有吸引到外貿協會的眾人,包括顏色以及背蓋材質,都算是相當優異。加上硬體方面的重點: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IP68防水防塵、4,300mAh電池,有效使用約14~15小時,散熱由 8代的熱管(heat pipe) 改為 9代的均溫板(vapor chamber),拍攝部分使用 Sony IMX766 感光元件,搭配六軸防手震 Hybrid 雲台,讓拍照/錄影有其一定水準。以這些特點來打約 2萬左右的手機,也算是有其特點。


以上手機拿到後的三天使用心得,若您覺得寫得不錯也剛好有空, 請您不吝滑動一下滑鼠, 於文章下方按個讚, 救救寫稿肝苦人!感謝您~

(chujy) 其他文章

ZenFone 9 重點規格
● 5.9 吋 120Hz Samsung AMOLED 螢幕,解析度 FullHD+ (2400 x 1080),Delta E <1 高顯色水準,112% DCI-P3 廣色域、E4 螢幕機材、康寧 Victus 強化玻璃
● 高通 8+ Gen 1 處理器,3D 均熱管 + 處理器置中設計
● 最高內建 16GB 記憶體 (LPDDR5);最高內建 256GB 高速 UFS 3.1 儲存空間
● 5000 萬畫素 f/1.9 光圈主鏡頭、Sony IMX766 感光元件,支援四合一像素合併技術,6 軸 OIS + EIS 穩定器防手震技術
● 1200 萬畫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支援雙像素對焦、支援微距拍攝
● 1200 萬畫素前鏡頭,IMX663 感光元件、支援雙像素對焦
● 立體揚聲器,Dirac 調校音效
● 內建 4300 mAh 電池,支援 30W 快速充電技術相容 PSS/PD 快速充電技術
● Type C 充電傳輸接口 / 3.5mm 耳機接口
● 支援 5G 高速行動網路、5G 雙卡雙待
● 5G 頻段支援 n1/n3/n5/n7/n8/n12/n20/n25/n28/n38/n40/n41/n66/n71/n77/n78/n79
● 整合指紋辨識智慧按鍵,臉部辨識
● 802.11ac/ax 高速無線網路、2×2 MIMO 天線設計,Wifi 6E / 藍牙 5.2
● IP68 防塵防水


(chujy) ASUS Zenfone 9 不容小覷(圖多請注意)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2022-08-04 11:16 發佈

心動但是那個背蓋讓我擔憂😩

chujy wrote:
(chujy) AS...(恕刪)



真的讓我有驚豔的感覺
chujy wrote:
(chujy) AS...(恕刪)



真的讓我有驚豔的感覺
boy3230 wrote:
心動但是那個背蓋讓我(恕刪)


哈哈~一概換保護殼。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DR3100柴聯自強號 wrote:
真的讓我有驚豔的感覺(恕刪)


其實還不錯,雖然我還沒有經歷過子龍任務。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一發表沒展機就線上入手用了兩天
配置都是一時之選沒啥好嫌的
外觀設計OK
系統流暢度OK
相機效果OK
側邊指紋辨識也比ZF8很瞎的螢幕指紋好用多了

但是
那個震動回饋 手感空虛 質感極差阿
這麼重要的人機互動設計ASUS一點都不重視?
2022年了旗艦機還在給Z軸馬達
給一顆X軸馬達是會增加多少成本?
有的中國廠牌連中階機都給了

直接申請退貨

我知道很多人不在乎震動這種東西
甚至手機一律不開震動
所以也不用來跟我辯
但如果你想明白啥是好的震動質感
去展間同時打打看ZF9和ROG6就知道差異了
ASUS不是沒有好的馬達 是不願意給
休憩時刻

小尺寸手機...還要看塞不塞得進去,要塞進去可能電池少300mA吧

2022-08-04 18:03
designaudi

現在X軸馬達體積和Z軸差不多大好嗎....

2022-08-05 8:51
拍照真的不錯欸
太小了,今年放棄華9...

華5,6,7都有買,但都要大螢幕,拍照強!!
華9可惜了...
designaudi wrote:
一發表沒展機就直接入(恕刪)


因為馬達,好的,這原因倒是第一次聽說。

可能因為個人連震動都關...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designaudi

的確很多人不重視馬達 有機會試試好的X軸馬達 打起字來真是爽快

2022-08-04 16:55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