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關於快充行電電源的充電次數以及很多人都會搞混的mAh以及Wh說明
相信很多人有很多經驗,分辨不清楚mAh和Wh差別
筆者簡單作的淺顯易懂得說明
很多人看到行動電源例如華碩9600mAh或者小米10000mAh
然後再看自己的手機電池例如寫著3000mAh
最早以前的概念是以為用9600/3000=3.3次
然後實際上常常遇到只能充兩次不到因此以為是電池虛標
後來政府介入需標示額定容量以及通過BSMI認證
然後才會看到小米10000mAh會標示額定是6200mAh
因此會自己換算6200/3000=約2次
的確這個概念是對的,因為這個額定指的是5V之下的額定值
但是當看到華碩ZENPOWER PRO時
額定容量:
5.1V/6400mAh/32.6Wh 或 9.1V/3400mAh/30.9Wh 或 12.1V/2400mAh/29.0Wh
然後假設知道自己的手機是支援QC2.0快充
就會以為如果插著快充孔假設以9V快充
就會以為是3400/3000=1.1次?
然後如果用12V充電變成 2400/3000=0.8次?
因此筆者周遭才會有人問我快充無用論?
但是問題在於因位以前只有5V充電,所以才能直接用額定/手機電池
就會知道大概充電次數
但是實際上要看Wh才是正確值,Wh是代表能量,mAh只是電流
W=V*A
舉例來說,一台3000mAh的手機,因為電壓是5V,所以是
3000mAh*5V=15000mAh*V=15Wh <<<這個才是手機的電池能量值
所以拿zenpower pro來說
用5.1V/6400mAh/32.6Wh這個普通孔充電
是可以充32.6/15=2.17次
假設一路都能用12.1V/2400mAh/29.0Wh快充孔去充
那能充29/15=1.93次
因此實際上使用的效率用快充頂多只是浪費10%能量
而不會像是上面的2次 VS 0.8次這種錯誤計算方式
當然QC2.0很多手機的規範是
在極低電量0-20%可能是用12V去充電,20-60%是用9V充電
是屬於階段式電壓,因此綜合起來,平均起來也大概是2次左右和原本差不多
以上屬於筆者簡單說明,希望各位不要再對於快充的充電次數有錯誤觀念
謝謝各位不吝嗇的收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