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果然沒破萬!ZenFone 2 / 4GB / 64GB / 5.5" 1080p 版本。


ECOTY2009 wrote:
怎沒人問 4G RAM...(恕刪)


我看有網友指出 32-bit 用不了 4GB RAM 是 Windows 的問題。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或許 Google 一下會有答案吧。
Android 屬於 Linux based 系統,所以情況應該與 Linux 相同。
ECOTY2009 wrote:
怎沒人問 4G RAM 裝 32bit 只能用 3G 的問題, Android 沒有這個問題嗎?

32位元的 Windows Server 就能用 4G 了 ...
所以 Linux 系統沒這個限制吧!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inben2 wrote:
32位元的 Windows...(恕刪)



沒錯!這是CPU記憶體定址的問題 跟32bit & 64bit無關


參考來源:http://www.computerdiy.com.tw/
(http://www.computerdiy.com.tw/all-articles/articles-memory/2326-32-4gb?start=1)
我引敘一段:

■ 定址線、資料線,傻傻分不清?

由於記憶體當中駐存的資料,主要皆由中央處理器所運算產生,因此我們必需稍微瞭解中央處理器是如何和記憶體傳輸溝通,簡單來說,主要透過三種傳輸匯流排加以完成。

首先,處理器透過位址匯流排(Address Bus Line︰俗稱定址線),指定接下來所要存取的記憶體(RAM或ROM),或I/O埠的位址,而定址線的多寡,則決定了記憶體所能設定的容量大小。舉例來說,早期Inte 80286處理器(就是俗稱的286)擁有20條定址線,每條可以傳送0或1的訊號,因此最大相容220 = 1MB的記憶體容量。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為︰定址線的訊號均由處理器發出,故為單向性流動,因此只能由處理器指定記憶體位址,無法逆向由記憶體來指定處理器位址。

另一方面,處理器與RAM、ROM或I/O埠之間,是透過資料匯流排(Data Bus Line︰俗稱資料線),彼此傳送資料,資料線的多寡代表每個週期能夠同時傳送資料的Byte數,舉例來說,64位元的處理器就有64條資料線,換句話說,擁有每次傳送64位元資料的能力。與定址線不同的是,資料線內的資料訊號係屬於雙向性,可以透過處理器丟出資料至RAM、ROM或I/O埠,亦可自RAM、ROM或I/O埠將資料回傳中央處理器。

從上述觀念可以知道,「232= 4GB得證32位元只支援到4GB記憶體」的錯誤說法,完全把處理器當中定址線與資料線的觀念混在一起變成撒尿牛丸,張冠李戴。

更重要的一點是,對於32位元作業系統當中,記憶體定址方面的問題,處理器巨擘英特爾早在十多年前便已先知先覺,在1995年時推出的Pentium Pro系列處理器當中,開始具有36條定址線,因此實體定址空間高達64GB(236),其後推出所有量產型之32位元處理器,也都至少搭載36條定址線;因此,我們可以得到第一個結論,在硬體方面,絕大多數使用者電腦裡的處理器,絕對擁有支援4GB記憶體的能力。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