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ly wrote:重點是規格公布的時間...(恕刪) 問題是可以不開心可以罵但以民粹式地要求「同款一定要兩岸同價」(某牌的同款咖啡有二岸同價嗎?台灣還比較便宜。像樓主這類思維的人抗議過嗎? 台灣較便宜,樓主等要補差價嗎?)就很奇怪了聰明如你該可分辨出二者心態的不同心態不對再卑微的要求也變得毫無正當性
台灣市場不大是不爭的事實! 手機並不是每天買, 但是電話你卻是每天打、月租每月付, 所以電信三雄的收入跟華碩是二碼事。這麼多的手機廠牌, 若以台灣2000萬用戶, 每2~3年就會換手機一次推估台灣每年的手機需求量應該有700~800萬之譜吧?! 換算成每個月約有60~70萬支手機的需求, 紅米一個月也賣不到五萬支, 大概市佔還不到10%, 這樣的市場不算大! 雖然台灣市場不大, 但是台灣人的消費力還算強 (台灣人的實質消費力是高於日本, 韓國的), 也就是說每月需求60~70萬支手機的需求幾乎沒有減少過, 這樣穩定的市場, 誰會想放棄呢?? 不過版主開版就說是『分析』了, 何必牽扯太多呢?!
妮呀 wrote:國人反彈? 01只是...(恕刪) "國人反彈? 01只是少部份而已好嗎"→ 對!01是少部分沒錯!!但用這份分析去問每位台灣人,我相信是"大部分"都會有意見 ~ CP值低導致爽度不足,這是消費心理學...跟01是不是少數人沒關係(少在哪邊說"支持國產貴個五百 你可以接受"...支持國產跟買貴是兩碼子的事!國產不等於較貴!消費者沒必要真心換絕情)"出貨日一直往後延就是銷售量十分亮眼的證據"→ 出貨日一直往後延的原因有很多因素: 缺料、良率低、某電子元件被斷貨導至出不了貨...等都是常發生的,這並不能拿來當銷售量十分亮眼的證據! (你的思考邏輯太不客觀了)
這次華碩的危機處理勉強算是過關。不過我倒是蠻好奇HTC Desire 816在大陸售價rmb 1799, 大約9000台幣,但台灣售價卻要價10000~12000左右,這部分不知道各位網友的看法和反應會如何
morgan0512 wrote:大陸稅務制度不是這樣...(恕刪) 是嗎?台灣的營業稅法是"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目前稅率是5%,應繳的稅就是加值稅,你所說的5%是總額型營業稅,不是一般營業人的稅率.請查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