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英特爾的雙核心與高通四核心

無心朽空 wrote:
那#9這個Z2580...(恕刪)

z2580 SoC TDP 3W

遊戲時、CPU、GPU都高負載

一般手機的gpu是不設降頻的

z2580 CPU的部分本來就設定800Mhz作為min frequency

也就是說高負載時為了維持TDP不超過3W 會啟動TDP throttling,cpu是會被控制在800Mhz~2Ghz之間調整

溫度 thermal throtting的設定則是cpu低於90度允許turbo到2Ghz

90~94度不允許turbo,只能跑base clock 1.3Ghz

到達95度 關機

所以說intel標時脈老實其實也沒有

雖然受溫度影響而導致不能turbo的條件設的很高,看似能夠無時無刻都維持2Ghz

但是本身還有功耗的限制,該降時還是會降
其實zenfone配的atom z2580 已經是Intel上一代的行動處理器
新的是z37xx系列,真四核22nm制程 (z2580 是32nm)

目前還看不到用在手機上,win8的平板倒是很多
(win8系統的肥大程度,跟Android我想是沒得比的)

像我現在用的Asus T100就是z3740
外接螢幕、鍵盤、滑鼠當文書機很夠用
唯一的缺點就是RAM太小,只有2GB



Intel雙核處理器的能力 可以從近幾年(22nm)桌機低端的Pentium與Celeron系列看出
雖然只是雙核 可是面對AMD四核 效能上也沒人說差 而且技術上是更省電 溫度更低

當ASUS搭了Intel Atom雙核處理器 而且還玩雙核四緒手段 一看到這種組合
未看心想 高通四核的一定佔不了便宜 瀏覽一下各試用評論 果不其然跟我想一樣
它的單顆核心效能 跟其他大廠並不是平行競爭 而是硬生生的領先一階

先不管高通處理器市佔率多高 是要看Intel有沒有決心要擴大版圖至行動市場
因為在製程.架構.技術上 Intel根本沒人撼動的了 若在價格上也決定不在讓步的話
短時間內祭出同效能下不管高通賣多少 我就比他便宜多少幅度這種手段 市佔率會整個翻面

至於多核就強的想法 有些人永遠無法看破 看事物都只看表面
這種人我身邊還真是不少 就很難去說服 反正他爽就好了
強尼戴 wrote:
看來也是要等更多人拿到實機
問題才會知道
不過等等目前熱銷也好
更多人幫你試機



誠徴「白老鼠」,
測試 INTEL x86 架構 CPU 和 APP 的相容性,
意者請選擇華碩 ZenFone。
hjfrank wrote:
誠徴「白老鼠」,測試...(恕刪)


Zenfone 並不是第一隻用intel CPU的手機
其他手機早就用了

我現在手上拿的 差不多是半年前出的吧 fonepad note6 就是 Intel 的CPU
還OK 沒有感覺到有相容性問題,用起來感覺跟一般Android手機差不多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hjfrank wrote:
誠徴「白老鼠」,測試...(恕刪)


ZF4~6 都是白老鼠手機的話

假設相容性不合 也改善了 那是不是半完美狀態?

這樣到時候華碩跟英特爾是合作廠

重點是

哪天出了22製程 到時候高階的轟動上市會跟三X 高通 趕上愛鳳的晶片

這時候ZF4~6 是經典手機
天使專屬 wrote:
我比較好奇這次的ZF...(恕刪)


說實在的...這位大大您拿了一台5000元的手機跟一台至少貴兩倍以上的手機做比較

基本上立足點就不同了吧

ZF跑分約20000分而已 跟36000分的比較似乎有點太...
1. Intel之前的確是有基頻專利問題,打不進手機市場.
http://www.cool3c.com/article/73015

2. 早期手機晶片的代工成本較低,用40.45nm的製程,Intel早沒這種製程了,成本拼不過
直到最近手機處理器進入32/28nm製程,才有可比性(這次華碩的Z24x0 CUP是32nm.出清庫存貨還是消化產能!?)

3. 早期Intel跟Google關係不好,雖然沒有專利問題,但google只要小改一些東西沒通知,整個系統或APP就可能不能執行(早期window也常常發生這樣的事情)
現在已經有合作關係,甚至開發出x86專用的轉譯器,未來反而有可能某些程式Intel的CPU可以跑,ARM的不行!?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3702-android-framework-arm-force-x86-challenges-efficiency-compatibility-range-of-fully-tested?page=1

4. 以前Intel也找不到相對應的國際大廠,願意主打他的CPU.姑且不論Intel目前頂級手機CPU效能還比不上Q牌,哪家大廠敢把自己的旗艦機換成Intel? 而中低階的手機基本上就是旗艦機的閹割版,更不可能因此轉換CUP.

移動裝置勢必是未來市場的大宗,Intel是不可能放棄這塊的
而Intel的外星科技確保了
a. 在相同製程相同頻率下,效能勝出:多執行緒專利
b. 領先代工廠一個次代的製程:14nm今年推出,tsmc今年才到20nm,這確保了同樣Mhz下,效能領先,耗能較低

長期來看,Intel比較有可能搶下手機頂端市場.而ARM架構會轉戰Glass.Watch這種處理量比較小的移動市場
但,未來誰知道勒..說不定tsmc也得到外星科技,直接衝到10nm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