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X86末日到來:ARM A72真小!Intel 14nm的四分之一

14NM 的 INTEL CPU似乎沒有在手機上應用

但大陸很多二線平板廠都有使用Intel T3 Z8300 Cherry Trail 1.84GHz

我跟我爸各有一台14NM INTEL CPU平板,實際體驗仍然是個悲劇,跟當年ZF2的22NM INTEL CPU/ZF5 32NM INTEL一樣超級耗電,基本我們都是長期插著充電線當電視機使用,不插電2-3小時就沒電啦,而且有些APP仍然有不相容及不穏定情形,完全不能跟高通最低端的14NM S625(我有紅米NOTE 4X)比較,連我在使用的ZF3 MAX的高通低端S430 28NM也比平板好用多了,我覺得看到INTEL CPU的移動產品跳過就對了,除非真的超級便宜
(兩台INTEL 14NM CPU平板:Chuwi 馳為Vi10 Plus 及Teclast 台電科技X80 PRO)
抱歉我真的不是專業的~也謝謝指教~
skysinger wrote:
2.Android 卡頓,Windows Mobile省資源
=>我四種智慧型平台(Android、IOS、WinPhone、symbian)用過,Android卡頓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跑JIT,他底層就是一層模擬器在運作了! 而windows phone是使用C跟C++為主,自然省資源,不說wp,ios也比android省很多,你說這個表示你不知道android老早就跑在模擬器上。

Android是運行在模擬器上這我是蠻清楚的啦!這也是Google、Samsung近年來致力優化的地方。

我想聽聽大大的高見,說真的一個人的觀點很片面!

我本來想討論的點不是技術啦!XD(說真的就像大大說的,我不熟)我也知道Winphone、iOS說真的比Android的架構優秀這個我很清楚;既然Winphone本身架構上比Android優秀,我想知道為什麼最後Windows phone最後落敗給Android?是技術落後嗎?

如果方便可以解釋一下Android本身的模擬器嗎?我之前有看過相關資料,但是看不是很懂XD

skysinger wrote:
macOS就能多開好幾個windows
你知道為什麼我要提macOS嗎?
跟macOS同樣達爾文系列發展出來的ios
我相信要能發展出各種模擬器不無可能
當然有些指令集要突破的問題,不過你知道現在APPLE怎麼做麼?

我不知道XD,所以在ARM版的iMAC有辦法高效率的執行現今的MAC APP嗎?如果可以我相信MAC轉換成ARM如果技術上簡單,商業考量可以APPLE應該近年來就會執行了。
skysinger wrote:
他新推的iMAC有包含A10 CPU可以增加運算速度,我猜他們嘗試採用這種方式,先讓他家的ARM CPU練功

我知道他有用自己家的ARM晶片在觸控等等方面,想問有A10方面的證實嗎?比如說官方資料或是拆機發現?或是軟體發現嗎?這方面我沒有關注到相關資料。


skysinger wrote:
5.Atom X7-Z8700
=>我用過x5-Z8500,資料也寫2W,但你得先搞懂他不叫TDP 2W,而是SDP 2W,你可以先去了解什麼叫做SDP,因為實際耗電比你想像恐怖,他無法再手機推廣就是功浩大的最大證據

了解~忽略了,解開我的疑惑~
skysinger wrote:
6.你真的不知道軟體是什麼...LINUX多開100開模擬windows都不是問題,現在最大問題是指令集效益跟時間發展

在什麼硬體上100開?指令集(嗎?)效益是什麼意思?

我的確非軟體方面的專業,對於軟體多半是略知皮毛;隔行如隔山,謝謝指教。
來淺談一下好了。


首先,有個絕對性的定理,現在所有晶片(無論CPU、GPU、SSD、RAM、16bit的妖怪8086、蘋果A10、高通S835)

都無法脫離一件事情,那就是訊號都是~0跟1。沒了。(撇除量子電腦這個還無法量產商用的東西以外)

而所有晶片都是由"電晶體"去組成。而電晶體狀態就是負責0跟1處理,無論是及閘、或閘、反及閘等等鬼東西組合成的,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晶片"

而設計晶片時候,線路的配置規劃嚴重影響效能跟耗電,配置不好,讓訊號多繞一圈,等於就是浪費時間(也等於效能)跟電量。

畢竟,大家都知道會有損耗問題吧?在晶片上也不意外,總會有頑皮的電子跳出規劃好的跑道。這就是漏電現象,當然,這是電不死人了,請放心。

在設計上,理想是通道只有一個電子經過即可,這樣會大幅度的降低耗電量。 (一顆電子決定0跟1的狀態)

然而實務上,是幾乎不可能做到,太過狹隘的通倒容易讓電子跳脫發生漏電現象,太寬的通道則導致電子的浪費。

所以,製成縮小事實上算是在解決耗電問題。 效能?同樣"架構"及"電晶體數量"下對於效能影響不大,路縮短那麼一點點點點,其實不大啊,但寬度縮短一半,耗電就理論上縮減一半。

這也就是為何某廠牌的nm明明比某廠牌還要大,但跑出來效能就是不太一樣。

所以,晶片設計規劃影響效能及耗電

製成縮減則影響耗電,以及可以塞更多電晶體後造成的效能提高。

製程的改變(無論是FinFET還是FET啥小的) 嚴格說起來算是在解決耗電問題。 對於效能提高也是有幫助,但比起晶片設計好壞顯而沒那麼的重要性。


好,晶片硬體就只是這樣子。

那,接下來稍微談一下指令集是啥小好了。

如果要比喻的話,好比用水泥鋪一個地板好了好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水+水泥砂等等混再一起(寫程式、作業系統)

接著在鋪到地面上等它乾(玩遊戲、看A片等等)

至於水分子、矽酸鹽還是鋁酸鹽啥小的(電晶體),要如何混合再一起成為一個我們要的水泥,這都不是我們去管,是由大自然已經定義好(指令集)

然而,不同的成分的水泥大自然都已經預先規畫好了,所以我們只要挑符合屬於自己需求的,看是要耐酸、耐鹼、防熱等等。

這就是指令集。

如果指令集寫得不好,需要的電晶體過多(例如水還要再加上鹽巴、然後加熱等等之類才能變水泥漿)

那呈現出來就是耗電跟效能差的問題,畢竟同樣時間,前者只要把水跟水泥砂到下去啦一拉就好,後者還要準備水、鹽巴、熱水、水泥砂,這不就是浪費時間跟人力?

這樣,應該大致上能理解吧?XD



那,X86跟ARM到底在吵什麼?

x86,包山包海什麼都想要,就好比它弄了一個萬用型粉末,加了水會變水泥漿,加了鹽巴水會變成橡膠,加了某某就會變成AA東西。
ARM就是,林北就是拿來當水泥漿!要橡膠?請找隔壁的ARM!

但聽起來x86好像很厲害啊,但問題在於這萬用型粉末不是單純加了水就變水泥漿,儘管它期望的是這樣。

事實上則是要先加熱後再加水,加讓萬用型粉末攪拌後在加一定比例的鹽巴後才能變水泥漿。

所以,x86跟ARM之爭,大概能明白吧?

某部分來說,其實各有各的好處跟缺點,雙方其實都可以做到雙方的事情。 只是耗電問題跟體積大小,會影響結果。

由於x86什麼都想要,決定了它必然性的耗電。以及相對的體積。
至於ARM的專注及精簡,決定了它的省電,以及相對的體積。



那,x86到底能不能在手機上跑?先不管效能問題好了,畢竟這部分軟體商、系統商決定了一半以上的生死。光是耗電問題就是已經不爭的事實。畢竟這不是桌機,或者有龐大儲電的筆電,手機只有那麼一咪咪的電池可以用,必然省電是絕對選擇。

至於ARM能不能在Window身上取代x86?老實說,有很大的難度。就手機來說講好聽一點多工運行,講難聽點是半多工,或者假多工。
再者,有一半以上都被軟體商及系統商掌握著。如果這兩廠商都對於ARM興致缺缺,又或者開發的2266的,ARM要在桌機上幹掉x86?
有的等吧。

有人會說Linux,呵呵。這基本上在桌機、文書使用已經可以說是落敗了。要崛起?難之又難。

光是遊戲這部分,雖然linux可以透過模擬的方式玩遊戲,然而,一般人會去搞模擬來玩Windows就可以玩的遊戲?

再來文書部分,如果要提到台灣政府現在開始推動ODP/ODT/ODS等等開放式檔案格式,但事實上,裡面還是用微軟的Office。
這就是不爭的事實阿........年年還是繼續微軟EA呢。完全沒有想改LibreOffice、為Apache OpenOffice呢+_+

Linux的兩條路就是,Server應用跟嵌入式應用,想在桌機打掉Windows,還有得等了。

至於手機取代桌機、筆電?這老實說,還是有得等。不是不可能,而是要繼續等。如果要順利推動,那有個可能性,螢幕要能夠全面支援Airplay/Chromecast,而且價格要跟一般螢幕一樣,而不是要額外再花錢購買。

畢竟,8成都是平凡沒錢的死老百姓(我也是),1成多是稍微有錢的人,剩下則是超級有錢的。

市場由那些沒錢的死老百姓掌握著。 (除了房價XD)

好啦XD 好像扯太遠了~~~

總而言之,硬體不是絕對,還是要看軟體商及系統商的態度,不然就跟Windows Phone一樣下場。
系統商很積極配合沒錯,但軟體商跟硬體商不賞臉阿~

至於Android x86,老實說系統商跟軟體商沒有很積極的態度阿,跟Ubuntu比真的天差地遠 (但Ubuntu還是輸了,茶



最後傳奇的蘋果。

說它傳奇其實一點也不誇張,這是搞電腦的期望、希望以及理想。理論上,硬體商,軟體商,系統商三者都要配合,才能創造完美的效果。 (有沒有市場其次..)

只是,那高貴的身段..............以及跟Linux一樣的問題(遊戲面),還是很難打掉微軟阿....


嘛嘛,就這樣了~~~~

ARM會不會打死x86,出貨量來說早就打死了 (不管手機也好、硬碟內控制晶片也好、Wifi也好、交換器也好,都是ARM的天下阿~)
ARM效能會不會打死x86?就跑分來說,製程提升確實會有這機會。但回歸的現實面又是一回事,畢竟如果有豬隊友(系統、軟體),屠龍刀還是只能變菜刀。

嘛,下台一鞠躬Q.Q
jiahsien wrote:
來淺談一下好了。首...(恕刪)


寫得不錯
不過您是偏硬體的
軟體上有些概念比較老了

關於linux那段,早年的linux方式真的如你所說的,全部都是慘敗
要討論真的請談他子孫

玩遊戲別跟我說忘了ps4 ns
他們全都linux
linux跑遊戲不是問題
甚至比windows好
不過這裡有個問題在於指令集
因此我相信軟體不是問題
而是怎麼轉換到ARM上

那麼ARM玩遊戲這麼不堪麼?
玩遊戲圖形介面ARM的GPU相對不是問題
他們一樣可以處理DirectX跟一些PC常用的物理特效
目前市佔就是手機第一名
社會科學的資料統計也是如此
其次線上遊戲也是賺不少錢的部分
另外高單價遊戲主機還是賺比得比電腦單機多錢
NS雖然廣告做很大,但他就是ARM系統,所以不是問題了
其實軟體這裡已經在轉變
這是個有趣的事情

關於文書那段
最急著把office用在ARM的就是microsoft
其實microsoft已經在RT時代嘗試把所有office轉移過去ARM系統上
而且非常成功
但是沒成功不是office怎樣
而是我假設有ERP、POS系統等等,用非.netframework更早期的軟體在RT上不能使用
所以現在android ios才能看到一堆office付費完整版的軟體,因為他們做出來了,但RT系統不完整,所以業務要找出路生活

舉個例子說RT不行的原因,微軟必須這次做出ARM支援32bit的WOW軟體
例如我用SAP ERP
跑的是C++基本的架構
跑在ARM不行
自然造成工作上困難
現在使用者工作都是多樣搭配的
至於為什麼現在microsoft敢再衝一次
簡單來說她解決了這問題
而且.netframework也開始有直接RUN ARM的能力了
microsoft azure已經證實一段時間了
最急的就是microsoft
他因為Android輸掉手機
現在android醞釀什麼,microsoft自然也知道
如果ARM真作為PC不行,那microsoft早就不會浪費錢在那上面兩次...兩次!!

ARM假多工也很穩
你說的可能是依賴更接近硬體層的多工
軟體層面的多工其實掌控是OS
OS好不好,目前真的大亂鬥
不過Samsung Dex多開遊戲邊上網這類多工不是問題
你如果說軟體面,多接觸你會改觀ARM多工層面
會談多工剩ios這邊比較落後

ARM用在PC
是真的有得等
因為很多部分需要慢慢統整
不過我相信軟硬體這端磨合期結束就能慢慢解決
你經歷過win3.1轉95年代麼?
很多command line使用者
大約也是花了五年才轉變到新軟體上
而那些轉移不了的,甚至程式工程師,全都是失業族群
依照目前各家統整狀況或許還要5-10年
至於學習,可能很快
現在youtuber跟網路教學這麼多,未來有什麼更好方法還未知,學不了的應該會越來越少

jiahsien wrote:
來淺談一下好了。首...(恕刪)

問題是x86的效能再好只要做成移動型態就是垃圾啊,舉凡x86有效能的處理器基本上都是需要主動散熱,沒有加上主動散熱的x86它的效能根本和arm沒有太多的差距,不要跟我說intel的m系列處理器能做什麼專業應用啦根本和arm一樣只能看看影片和輕度文書處理而已,而且它還比arm還要耗電多了.......
由於架構上問題,耗電是必然性...(跟ARM比真的很耗電,但如果跟自己比,這幾年耗電差很多了XDDD)

這是幾乎無法避免的問題啊.....

即使所有外在條件都一樣下,只要架構不變,比起ARM,耗電問題是贏不了...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至於Intel能不能開發屬於自己的RISC?老實說。或許有那實力,但太過於耗費成本。

那還不如跟ARM去簽定合約比較實在 (事實上去年也簽訂授權了,可以生產ARM)

嘛嘛,無論如何,兩個本來領域就是完全不同了阿XD


另外,PowerPC也是RISC架構,後續MAC要是哪天不要intel,其實並不難阿,畢竟之前就是用過好一陣子PowerPC處理器+_+

笨的人 wrote:
問題是x86的效能...(恕刪)
我確實是偏硬體XD

電子工程系畢業的嘛......


不過大部分都還給老師了,而且畢業之後也沒有上這條路Q.Q

因為當初其實是想走軟體面的+_+



嘛,最終還是軟體、硬體、系統三方都要配合才能跨出第一步,如果無法配合...就只會重蹈覆轍了XDD

但老實說,如果微軟搞不定軟體在ARM上執行的效能或者最根本的是否能執行的問題,那...ARM攻佔桌機/筆電市場還是有很長一條路了...QQ

不過我比較期待史塔克他家用的系統跟刀劍神域的VR..XD

skysinger wrote:
寫得不錯不過您是偏...(恕刪)
jiahsien wrote:
我確實是偏硬體XD...(恕刪)


大哥你怎麼看Linux系統裡的Ubuntu,Fedora,SUSE,Solaris,
以及Tizen和Web OS?

畢竟他們比Android還早發展,卻不紅。











jiahsien wrote:
我確實是偏硬體XD...(恕刪)

效能根本不是問題啦,只要win10版本的s835筆電能夠勝任播放4K影片和輕度的文書處理就完全夠了,你不要跟我說無風扇版本的x86能有什麼效能啦,還不是只能做到這些事情更何況它還大部分沒有整合4g的基帶,更不用說續航力和成本完全被arm輾壓了.......
jiahsien wrote:
由於架構上問題,耗電...(恕刪)


咳咳……PowerPC 這已經是過去了

Apple未來的macbook將以自己開發的Soc取代
取代Intel 處理器…


最快就是明年的A11X將會用於macbook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