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沒有耳機孔真的不方便

樂觀樂觀 wrote:
主要還是要額外充電維(恕刪)


額外充電維護?? 我Galaxy buds 光是耳機盒就有超多電耶

基本都兩三個禮拜充電一次,有時候出門發現耳機盒電池不夠用手機反向充電很快就滿了..

搜尋配對?? 手機開啟藍芽,耳機盒子打開馬上配對,根本不用搜尋阿
toxin0702 wrote:
按照廠商的說法是因為3(恕刪)

Vivo X5 Max 只有 4.75mm 厚, 還有3.5mm 耳機孔

明明就蠻方便的

多了一個話題點方便讓酸酸攻擊
樓主的抱怨文,常常讓我不敢恭維。
樂觀樂觀 wrote:
zenfone 5、6(恕刪)


....你天真的過頭..

3.5mm代表他的規格尺寸大小了,這跟IC設計完全無相關。

而且這3.5mm是插進去那根士3.5mm...他還有個座呢,那個座決定了你厚度的最下限(剛看文件要5mm)

也就是代表你殼、主機板再怎薄都要3.5mm。

至於type-c 母座則是2.6mm,相差快一倍.....
樂觀樂觀 wrote:
雖然現在流行無線耳機(恕刪)

我覺得把耳機孔取消是很愚蠢的行為,除了連接方便以外,
低於2000元的藍芽耳機音質真的難以接受,
除了雜音以外,還有傳輸延遲(3000元以上的就聽不大出延遲了)、產品壽命、續航力的問題,
有線耳機隨便3~5百元的音質就可以屌打,
也沒傳輸延遲,使用年限至少5~8年,不會有鋰電池故障或是容量下降的疑慮,
再者TYPE-C耳機轉換目前也不是統一規範,
轉接器也未必可以共用於各家不同手機,
至於增加厚度的問題更是無稽之談,
機身厚度低於6mm的手機有幾款??
沒低於6mm的厚度卻來計較3.5mm耳機孔模組放不進機身?

所以截至目前為止,我仍無法接受無耳機孔的設計,
主要還是周邊配套還沒達到與有線耳機相同的等級,

如果哪天500元的藍芽耳機在價格、續航力,
且音質或是連接便利性(這個要週邊設備廠商在加油),
與產品壽命都達到接近有線耳機的程度,
到時候再來喊「無耳機孔 yes」都還來得及。
樂觀樂觀 wrote:
主要還是要額外充電維(恕刪)

藍牙耳機只要配對過一次就好了啊!
現在真無線耳機只要打開充電艙或者取出耳機時都立馬連線了,你拿耳機還不是要插上耳機孔才能聽!
藍芽耳機真香

自從買了藍芽耳機
我的有線耳機都收起來放了

我買了兩組藍芽耳機(不同型號)
一組給桌機用
一組給手機用

500元就不錯用了
音質我覺得還好
我是拿來看影片,不是聽音樂
所以能發出聲音就可以了

主要是無線真方便
不會礙手礙腳的
Chardman wrote:
至於增加厚度的問題更是無稽之談,
機身厚度低於6mm的手機有幾款??
沒低於6mm的厚度卻來計較3.5mm耳機孔模組放不進機身?(恕刪)


我倒是覺得您想得太簡單了,3.5mm耳機口並不是單單加那個口就能運作的。
功放、解碼、獨立電路這三樣算下去的面積也小不了。
而且這三樣如果cost down了,你再高級的耳機也救不回來。
相反目前藍芽耳機的上限是傳輸協議、以目前最高標準的LDAC,也足以乘載無損音質了。
也就是說買個接收器,你也能跟手機上一樣隨插即用。
何必糾結於那個3.5孔一定要在手機上呢?

現在藍芽耳機真正的弱勢在於延遲,因為還要通過壓縮、傳輸、解壓的過程,但音樂或影片都可以經過軟體調整達到幾乎感知不出來的延遲,真正影響的只有在玩遊戲上,因為畫面是實時輸出,一定會跟聲音對不起來,這才是藍芽真正的硬傷。
其實就是打著漂亮說詞(環保吧拉吧拉的)行COSTDOWN之實,把成本外包給消費者負擔而已,從電池可換到筆電取消一堆孔再到移除3.5耳機孔都是,只是還一堆消費者買單,只能說消費者真的很好忽悠,自己幫廠商承擔了不少成本(然後廠商也沒降價,成就廠商的高股價,公司高層笑呵呵)而不自知,還沾沾自喜自己跟上潮流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