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X86末日到來:ARM A72真小!Intel 14nm的四分之一


catlook wrote:
為什麼都沒人說到重...(恕刪)

你才搞錯重點吧,a72是arm的新架構並不是蘋果的,還有a72本來就是arm開發出來取代a57的架構任何ic設計商只要付的起授權金都可以使用,所以搞錯的人是你......
dennis168 wrote:
ARM的進步快速,其實主要除了指令集改變,最主要還是透過製程/時脈提高/核心數來達到這樣的進步,而且看的出以前INTEL的發展縮影。
Intel看他的發展,真的PC市場,因為無敵手,所以也就慢慢搞。
而ARM給了Intel刺激,對消費者來說是好的。
我只是比較看好一個方向。ARM的無法跑windows OS(只出過RT版,後續好像也沒有繼續推了),但是Intel卻是可以吃兩邊(說不定是最後可以吃三邊,安卓、Windows和MAC OS),等到Intel的相容性和價格到位,會不會在移動市場成功真的是很難講,但是目前起來至少是正面發展。


ARM處理器的進步「並不是來自這些外在的原因和架構改良」也不是「架構」的進步 而是「微架構」的進步

架構和微架構差在哪 架構是IC整體的DIE上的部局

1.改良架構:物理核心數增加、時脈增加、製程、GPU

X86架構同樣也能增加和堆核數這方面ARM沒有任何優勢存在

但是比較「微架構」也就是CPU核心內部 這就是ARM的優勢了 靠堆核是沒有辦法增加單執行緒(單線程)效能的

「微架構」主要是改良什麼?

2.「微架構」改良指的是內核發生的變化:指令管線化深度、超存量處理、亂序直行架構、分支預測命中率、快取延遲和暫存器等等

這些改進是發生在內核的微架構 因此ARM架構才不斷能夠提高DMIPS/MHz

而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核數增加和時脈提高 而是每秒的指令提高

10年前CPU主頻P4EE已經破3.7GHz 線代處理器時脈維持一樣卻有更高的單線程效能

這是IPC的概念 也就是「每時脈週期的指令條數」

例如主頻是2GHz 代表的意義是CPU頻率(單位赫茲)是每秒20億次

而2*10的-9次方秒 20億分之1秒內發生的事情就是一個CPU時脈週期時間

在上個世紀的時代1個時脈週期 也就是1Hz 的時間內 CPU只能完成一條指令

而現代的ARM或X86處理器能在1時鐘週期內跑6~10條指令、在2000年代大約3條 在1980年代突破1條

在這之前需要數個時脈週期才能跑1條指令 因此單純時脈高是沒有用的

Clock cycle Per Instruction):每執行一個指令平均需要的時脈週期數,另IPC 為其倒數


目前華碩的營收來源,主力還是主板跟NB,恩,丸子兄


開版既然能確定x86末日,那至於什麼時候會死掉,能夠說來聽聽嗎?
繼續幻想ARM讓X86末日吧
30年內基本上不可能
用消極的心態面對這個問題----

看著電腦的世代演替,即使超越或是不超越又如何???
迪吉多、IBM、INTEL、AMD、APPLE.......................等等

在一般人手上,還不都是 " 複製+貼上 "
開機+玩遊戲+上網+找BT+看迷騙+工作

再怎麼換,EXCEL的公式也不會因此如魚得水,程式也不會憑空冒出來
也不會開個機就可以瞬間把數量算完,也不會開個機瞬間完成工作排程

再好的架構,沒有對應的工具,就跟廢鐵一樣
超不超過INTEL又如何

反正對應的作業平台不要出問題就好

換了ARM超越了INTEL ,怪一樣照打,點數一樣要照買

就當作輪迴文吧 <<週期比月經長多了>>
--------------------------------------------------------------

積極的看~~

自從WINDOWS 10 的 CPU 改用超現代的ARM
瞬間眼睛明亮了,頭腦變清晰~~~~~開機超快

考試都得100分~從此上高中 上大學 平步青雲

---------------------------------------------------------------
當然也會希望晶片的效能更高,玩遊戲更加流暢~這是必要的
不然花點數玩遊戲,沒有應有的效能,只是被打假的
潛水中

abc003 wrote:
X86末日到來:ARM...(恕刪)


當初Power PC出來時, CISC末日的言論也差不多...
結果勒...
iceoff wrote:
當初Power PC出來時, CISC末日的言論也差不多...
結果勒...


  所有這類PK歷史的結果永遠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銷售決定一切。品質相對較好最後PK輸的可是不勝枚舉。
INTEL的功力十分雄厚這大家都知道

我相信再過個2~3年INTE再行動晶片這塊領域上將會領先其它對手
扯這麼多,實情是i社緊緊巴著wintel 大絕, 高效能桌上應用,伺服器與高階晶圓技術這些肥肉。

受到的挑戰是arm 入侵 wintel, linux+android 打入各項家用設備,
以往pc應用功能的瀏覽器與使用界面受到很大的擠壓, 以前 IE 還曾一家獨大現在慘兮兮。

windows作業系統市場也是,現在才開始推免費有奌慢了。
堪稱難兄難弟


linux/UNIX 以前被windows侵略的多人多工伺服市場也可能吐回去,
個人認為這塊要arm/ risc搶回反而最難,因為軟體的問題最後還是需要大量人力去搞定。
且偏高耗能換得效能不是arm強項。


intel的製程在x86上沒話說,但是為何遲遲推不出高階製程的行動平台? 因為辦不到!
這事只要你夠內行自然會瞭解。搞arm那幫人決不是笨蛋。


家用與瀏覽器終端則不用比了,wintel直接躺平。


這就是市場萎縮的緣由
就這樣。

iceoff wrote:
當初Power PC...(恕刪)

你似乎搞錯一件事情,首先英特爾走下坡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不是什麼未來或是還沒發生的事情而是這就是現況,目前英特爾和微軟還沒有找到辦法阻止pc的下衰退趨勢,而手機市場又久攻不下自然只能看arm慢慢蠶食鯨吞整體的市場份額。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