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X86末日到來:ARM A72真小!Intel 14nm的四分之一

所有的CPU只要跑的快都會耗電增大, 天底下並沒有省電效率高這種東西存在,
PC有PC的市場定位, NB有NB的市場定位, Server有Server的定位,
大家互不相干, 手機平板只是簡易的行動裝置, 這類商品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always CoCa Cola wrote:
所有的CPU只要跑的快都會耗電增大, 天底下並沒有省電效率高這種東西存在,
PC有PC的市場定位, NB有NB的市場定位, Server有Server的定位,
大家互不相干, 手機平板只是簡易的行動裝置, 這類商品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微架構的優劣決定能耗比 能耗比=效能/功耗 或是稱每瓦特效能

省電效率高的例子有非常多 例如LED燈泡在同樣發光照度下的電力更省

PC之下同樣可以用英特爾和AMD的能源效率做個對比 AMD的功耗和效能是雙輸的局面

而在移動處理器來說

X86要省電 又要高效能 成本就會非常高 IC就需要造的非常大顆 然後去挑選體質好的晶片降壓降頻

這樣只能用在平板之上的Core M永遠不可能降低到200美元以下

在不然 就是Atom 功耗 成本 效能都輸給三星Exynos 7420的情況下 是三輸的

1.ARM成本優勢----------

目前英特爾造不出比7420 或是A8X 能耗比更好的處理器

而且他們的成本一顆IC才10多美元 Atom系列 而Core M更不用說了 成本遠遠高於ARM

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很難便宜到哪去

2.ARM效能優勢----------

效能更不用說了 目前測試來看Exynes 7420 或A8X都是贏過Atom 即使是Core M也只能打個平手

3.功耗優勢----------

雖然最近幾年X86功耗有所降低 但是這是依靠更多的電晶體來達成的

頻果的A8X時脈才1.5GHz可以跑得比其他同類的2.5Ghz的8核還快

原因就是使用更多的電晶體

但是86在使用更多電晶體的情況下功耗下降的幅度和比例遠遠低於ARM

這是根據我1樓的DIE Size和其他統計資料得來的


abc003 wrote:
微架構的優劣決定能...(恕刪)


這你就搞錯了
蘋果跑快 因為他是用原生機械碼在運作
比起安卓用轉譯的方式 基本先天就快了3~10倍效能

不是硬體快 只是作業系統的先天限制罷了
安卓改用ART後 可以稍微縮小差距

以目前來說 系統效能最好的應該是WIN10

vampire527 wrote:
這你就搞錯了蘋果跑...(恕刪)


跟平台本身沒有多大關係

這裡比較的就是純硬體效能 測試條件盡量排除系統優化的影響

編譯器是相同的 也沒有用那些特殊的優化編譯器例如ICC編譯器

相同硬體在Geekbench3在各種平台上的跑分都幾乎是相同的 超過20%以上的差異幾乎不存在

I7 4770K在不同平台上的跑分機乎大同小異

5Y71也不同平台也沒什麼區別

例如同樣的Core I7 4770K同一款硬體 在WIN7 8 OS X Linux 三個不同平台上幾乎都是相通的分數

GeekBench3 本身的測試項目很多是有關解碼 圖形 壓縮 加解密 光線追蹤等等

這些項目客觀反映出使用者效能 所以國外許多專業硬體測試網站也是拿該軟體來測量 而不是什麼安兔兔

Android的APP雖然可以用JAVA相融的語言寫在用虛擬機去跑 但是實際上該款軟體和許多程式並不直接用JAVA虛擬機因為效能很差 而使用ARM庫裡的
哈哈! 講到CPU好像台灣人多厲害, 殊不知錢怎麼都被老美賺走了哩!
講更難聽一點台灣人都是懂皮毛最多, CPU內部在搞什嗎鬼誰知道呢?
Datasheet給你亂寫你也不知道錯在哪哩!
abc003 wrote:
跟平台本身沒有多大...(恕刪)


既然 GeekBench3這麼好用, "相同硬體在Geekbench3在各種平台上的跑分都幾乎是相同的, 超過20%以上的差異幾乎不存在." 不妨看看: http://browser.primatelabs.com/geekbench3/search?page=1&q=+Z3736F&utf8=%E2%9C%93
注意看Frequency的差別, 以Intel Atom Z3736F為例在windows 32-bit性能通常遠高於Android 32-bit.

Windows 32-bit和 Mac OS X 32-bit都於純粹執行於X86機械碼, 當然差異很少.
但是 Android 32-bit卻有Dalvik Virtual Machine的轉換層, 效率本來就有減損. 加上X86還有機械碼額外的轉換, CPU性能被低估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Dalvik Virtual Machine不是問題, 那Google在Android 5.0轉用Android RunTime (ART)編譯虛擬機器是哪招? Google還號稱效能可提昇四倍, 是鬼打牆嗎?
abc003 wrote:
跟平台本身沒有多大...(恕刪)


程度跟常識都很缺乏的話
並不需要勉強回文的

蘋果的CPU本身又爛有慢是事實
蘋果用的GPU就確實厲害許多了
丸子兄 wrote:
取代PC?你會不會...(恕刪)


什麼心境讓你對 PC 產業不屑, 對 Wintel 不爽, 發此言要證明你抓住時代尖端? 酸一下 PC 就是潮?

要知道手機內部晶片(ARM/Power/wifi)到外殼的開發和製作過程, 晶圓, 封裝, 測試, 開模的機台, 流程物料控管,以及 EAP/SPC/AMS 系統這些絕大部分使用 PC 架構當作工具, 沒有這些你所謂的夕陽產業, 連個屁都生不出來, 不用妄想這些生產工具全部轉成 ARM, Linux 系統, 好維護效率高是這些開發和生產人員的 KPI.

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定位, PC 產業持續鞏固在企業界生產工具的領導地位, 也陸續轉型到消費市場的電競產業, LOL/COD 的神人比玩手機遊戲的老百姓所得到的注目高了好幾百倍.

always CoCa Cola wrote:
所有的CPU只要跑的快都會耗電增大, 天底下並沒有省電效率高這種東西存在,
PC有PC的市場定位, NB有NB的市場定位, Server有Server的定位,
大家互不相干, 手機平板只是簡易的行動裝置, 這類商品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1. 這叫打迷糊仗, 行動手持裝置的功率屋頂就橫在那裡,
想要榨出最高效能是各憑本事的。




2.如果能做的事太少,那英特爾現在就可以洗洗睡了,
只是一覺醒來發現床垮了是很正常的。


這問題也能吵成這樣.....很多人還搞不懂重點在哪?
只看atom在行動市場市佔率低就認為intel要倒了似
卻不知intel到底在打啥如意盤算,說坦白intel一樣可以學其他廠商向ARM買授權
來發展自己的行動市場CPU,但是intel卻不想這樣做不是沒原因
intel在PC市場盤據已久可以說是獨占事業
atom在行動市場這領域雖然賣的不好但還有PC市場可以賣
現在許多低階筆電就是採用atom架構,intel打的如意算盤
就是想集中火力開發atom用一種架構通吃所有平台
而ARM發展到現在只會耍嘴砲說要幹掉X86,但是卻沒有一項產品能實實在在攻進這PC市場
intel都已經在你家門口布署重兵了每天操練,ARM卻只還在本島喊反攻大陸
intel一步錯還有PC市場可以回防,ARM一步錯市場就整個被吃掉了
我怎看都覺得intel高明些






daidouji wrote:
最重要的效能跳過,...(恕刪)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