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用ASUS ZE554KL手機測試充電頭充電和行動電源充電,
瓦數的部份都在9W左右的數值去跑,
可是原廠和副廠充電頭,電壓在5V電流再1.8左右
用行動電源去充(小米),電壓到8V左右,電流再0.X左右,
這兩者的瓦數都差不多,想知道的是一個手機或者筆電充電速度,
到底是要看甚麼做為依據呢?? 電壓比較大充電跟電壓比較小去充電,
會有甚麼優缺點嗎??
“瞬間”瓦數越高充得越快。
接下來是快充有分為高壓低電流跟低壓高電流,以兩部手機為例:
第一台小米MIX2S支援18 W快充,使用的是QC 3.0的高壓低電流9 V/2 A,但是“鋰電池”的最高工作電壓大約在4.5 V(顯示100%電力時的電壓對比值)左右,用9 V去充還需要透過充電IC降壓進入電池,導致熱損失,效率較差也容易讓電池升溫,電池耗損的快,但是成本低且好推廣(同時也促進手機汰換顆顆),故深受各廠商愛用。
第二台是OnePlus 7 Pro,充電規格是WARP閃充30 W,規格是低壓高電流的5 V/6 A,電從充電頭到電池裡的降壓過程中損失較少,充電效率較高也比較不容易加熱電池,但相對的因為規格特殊,通常是手機廠商獨立訂製的,而且充電頭跟充電線的需求更高(講白點就是成本高),故較少廠商會在手機上多花這點心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