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到目前為止真正有在回覆我問題的人不多, 但小弟在這邊還是要跟那些大大們認真的說聲感謝.
大家的回覆我都有好好看, 也都有認真思考, 為何本來的一篇尋求解答的文章(我的第一篇)會演變成這樣.
這絕非我的本意, 如果各位大大覺得標題太聳動, 或是第二篇的文章不該出現, 我覺得這個都可以再做調整.
但最重要的要跟各位說明的是在這兩篇文章中出現的圖片以及影片都是我本人所拍攝, 除了調整對比亮度以外絕無作假.
若有作假, 這將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我相信這台手機的公司也絕對的擁有法律上的權益.
目前這台手機也還在我的手上, 如果大大們需要任何資訊, 我也會很樂意補充.
只是對於清晰的照片 反而增加的大家對於這文章的疑慮, 反而導致大家離題了, 對於這點我不知道那麼我到底該怎麼做.
在文章回覆中我看到幾次關於誇張的話題. 對於許網友而言, 或許使用光學器材來拍攝手機有點過了, 有些網友甚至留言有關晶片還有鑽石的檢驗等等...但實際上這就是我工作環境的日常, 或許我就是潔癖個性外加擁有這方面的專業資訊. 不管願不願意, 我就是在沒用特殊器材的狀況下看到了這些瑕疵, 我也不願意啊! 暗點入塵有關的, 其實網路上已經有很多相關文章了. 而我本意只是要詢問我沒有見過的漏膠問題, 順便把其它碰到的問題一併PO出給大家參考. 如果是我自己偏離主題了, 那麼在這邊跟大家說聲不好意思.
用顯微鏡來檢驗商品是需要時間成本的, 一般而言真的沒有必要. 會借用設備來拍出這樣的照片的原意是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而已, 而絕非一開始就用顯微鏡來檢驗. 對於這樣的問題PO了文章而為了拍出這樣的照片我借用了特殊器材, 若各位大大對於這樣的作法覺得不對, 我非常樂意將這些文章撤下或做更改.
另外一篇文章中有位大大所說的應該跟大部分網友心裡想的也一樣, 因此請允許我在最後沿用另外一篇文章對於這一位大大的留言的回復:
"
大大提到的幾個點 我自己在發文前也問過自己了...
說真的如果我看到類似的PO文我應該也會跟大大一樣的想法吧.
但無奈今天自己碰到這些問題, 而如同文章前段提到過, 雖然我從事相關產業, 但我絕非手機專家, 客服一直以來雖然有耐心也很客氣, 但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我碰到的問題算不算瑕疵, 客服至今還沒有給我一個標準答案.
一萬元左右的手機有這樣的規格我知道已經非常值得了, 我也理解價格的區別會反映在手機規格以及功能上, 但我不認為價格越便宜就等於會有越多的瑕疵. 或是說因為這是中階定位的手機所以有瑕疵也是能理解的, 這樣的想法我實在無法認同. 至少在我工作的環境, 一萬元的客戶及產品得到的服務不會比十萬元少. 瑕疵有機率出現, 但根本而言不管是低階還是高階產品都不應該存在.
說真的, 有些問題只要不影響使用或許沒關係, 但有時候越期待的新東西真的會越在意. 很感謝公司允許我借用器材來做拍攝, 但其實這些問題不用器材也一樣看得到, 本來的用意也只是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而已, 而非一開始就拿這樣專業的設備來做檢驗. 這些照片已經提供給 Asus客服, 也沒聽到它們抱怨照片太清楚.
大大想表達的我理解也虛心接受, 我相信許多的網友也有一樣的想法, 但這篇文章本來的用意真的只是尋求答案.
P.S. 我們公司真的有鑑定鑽石的設備...
"
原文如下:
各位大大好, 小弟這次發文並沒有要黑任何廠家的意思
(因此特別在標題上避免打上廠家以及手機型號)
但這是我使用智慧手機以來碰過最誇張的瑕疵, 因此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也是第一次發現原來手機還可以有這樣的問題呢.
故事說明一下, 這支手機一上市我就透過官網購買, 收到後有瑕疵也更換過兩次了.
而這篇文章的主角是更換的第三隻手機. 早鳥贈品有個藍芽自拍棒, 也因為退換貨時間完美的錯過了.
由於前兩支手機都有螢幕漏膠的問題(還有暗點以及入塵), 所以這次開箱後更是很細心的檢查了一遍. 不久就發現了很嚴重的螢幕以及框架分離的問題. 瑕疵部位在於手機的下方, 左右邊都有. 不知道是否因為螢幕以及框架之間的距離過大, 還是因為貼合膠在製作過程有了問題, 但因為是第一次碰到, 我其實也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形容這個狀況, 還是直接上圖吧.





喔對了這支手機, 我還是一樣碰到了入塵, 另外還多了天線凹洞, 以及螢幕破洞...



我很想支持國貨, 但請問各位大大, 我這次還要換嗎? 還是直接退貨了?
P.S. 若有興趣了解暗點跟入塵的區別, 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8&t=544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