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hing 相信大家對這個廠牌應該都不陌生了,從 2021 年推出首款耳機,再到 2022 年推出 Nothing Phone(1) 後,主打的就是一個頗具 Y2K 時期的透明科技設計,手機則是主打獨家的 Glyph 燈效。然而在近期推出的新機 Nothing Phone(3),倒是做了蠻大一項改變。
對於 Nothing Phone(3) 來說,一樣維持透明的機背與特殊設計,並有定位上相對輕旗艦的高通 S8s Gen 4 處理器,以及包含 3x 光學變焦的三鏡組。不過 Nothing 手機一項打的不是規格戰,主力還是在特殊設計以及自家的獨特 UI 功能上。
要說 Nothing Phone(3) 最大的改變,無非是先前旗下所有手機皆有的 Glyph 燈效,沒了!改以所謂的 Glyph Matrix 點陣螢幕設計,雖然少了全螢幕顯示的燈效,但 Glyph Matrix 整體玩法來得更為多元。

外型開箱
功能效能
相機實拍
小結
▌外型開箱
- 外盒正面
- 外盒背面
另外,拆盒方式也跟前幾款機型相同,都是用小範圍的貼紙做封裝,不像早期會破壞整個盒子。

移除外皮後就能看到收納本體,掀開上蓋後一樣會有基本的介紹文案,右方就是手機本體以及配件區了。

配件區則是巧妙的用重疊方式,將保護殼、充電線、退卡針與資訊文件置入其中。Nothing 標誌性的充電線還有膠囊的透明退卡針相信也不需多說了。

這次 Nothing Phone(3) 共有黑、白兩色,跟上一代是一樣的。這次開箱的是白色,可以看到機身設計一樣是採透明樣式設計,同時下方也有不同的極簡線條設計,但跟前代明顯的曲線跟無線充電區域設計就不太一樣。
當然,差異最大的還是少了 Glyph 燈效,而是以 Glyph Matrix 設計為主。另外,機背玻璃材質倒是用上不俗的 Gorilla Glass Victus。

這邊也附上前代 Nothing Phone(2) 給大家參考,可以看到 Nothing Phone(3) 就外型設計上的確是不太一樣,尤其是這次也標配了望遠鏡頭。

真的要說的話,Nothing Phone(2a) 的設計就跟 Nothing Phone(3) 比較一脈相承了。

保護殼則是基本的透明款式,畢竟機背設計那麼特殊.....裝個殼全部遮住就浪費了吧

- 裸機重量
- 含保護殼重量
- 機頂
- 機底
- 左側
- 右側
不同的地方在於,Essential Key 的設計相較其他按鍵會比較像膠囊般的圓弧,同時塗裝也用了鏡面設計,摸起來的質感就不太一樣。但必須說有時候從口袋拿出來,還是會當作電源鍵按下去


退卡槽則是採雙 nanoSIM 卡設計,不支援 microSD 卡,所以在意空間的話,建議就是直衝 512GB 了。另外,Nothing Phone(3) 也是支援 eSIM 的。

螢幕部分,Nothing Phone(3) 配置 6.67 吋解析度 2,800 x 1,260 的柔性 AMOLED 面板,並有 120Hz 更新率,10bit 色深與 10.7 億色彩外;也支援 800nits / 1,600nits 戶外 / 4,500nits 峰值亮度。

整體邊框也算窄,一般檢視其實亮度上也沒什麼問題。

Nothing Phone(3) 的螢幕也支援 Ultra HDR 顯示,不過目前發現會有很像演算失誤的光斑,而且僅有以人像模式自拍時才會出現.....只要修一下圖取消 Ultra HDR 效果就會消失了,這就希望後續透過軟體更新改善。

螢幕設定部分則是該有的都有,顯示色彩模式有兩種,並有基本的色溫調整選項。至於更新率就是一般的 60 / 120Hz 兩個檔位。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原比例)
▌功能效能

Nothing Phone(3) 雖說是自家規格最高的機型,但整體配置比較像輕旗艦。搭載高通 S8s Gen 4 處理器,並有 12 / 16GB LPDDR5X Ram + 256 / 512GB UFS4.0 容量。電量則是 5,150mAh,並支援 65W 有線、15W 無線與 5W / 7.5W 反向無線 / 有線充電。

這次 Nothing Phone(3) 最大的改變與賣點,無非就是 Glyph Matrix 了,其是由 498 顆 LED 構成的一個圓形區域,藉此可以顯示通知、電量或是識別來電,甚至是搭配專屬的互動功能 Glyph 玩具等功能,某種程度來說,其實跟 ROG Phone 的概念有點類似(?)


Glyph Matrix 基本的玩法之一,就是可以顯示時間,同時除了一般時間,還有可以判斷太陽位置的功能,根本是數位日晷(?)
- 音量調整
- 音量調整
- 靜音

當然不僅音量調整,Glyph Matrix 在充電時也一樣會有指示,而且跟以前 Glyph 燈效不同,Glyph Matrix 的充電是會顯示百分比的。

Glyph Matrix 自然也有專屬的設定介面,可以看到有燈光、鈴聲與通知等先前 Glyph 燈條也有的設定,重點還是在新增的 Glyph 玩具上。

Glyph 玩具目前共有八種可選,其中可以看到兩種右下方有圖案的,代表是社群第三方創造的,也就是說 Glyph 玩具其實可以自行 DIY 編輯新的功能並分享。
- 旋轉酒瓶
- 旋轉酒瓶
以旋轉酒瓶來說,長按的話則是會進行旋轉並指向,朋友聚會的時候不用真的拿酒瓶轉,拿你的手機出來就能讓其他人嚇一大跳(?)
- 碼表
- 碼表


我自己最喜歡 Glyph Matrix 的功能,就是猜拳了!一樣長按之後就會觸發猜拳機制,不管是有多台 Nothing Phone(3) 可以一起猜拳,還是直接實體對戰都沒問題!!!


至於這個 8 號球有點像是求籤功能,按下後就會出現不同的英文「籤詩」。

還有一個讓人蠻意外的功能,是個點陣的數位水平儀.....


點陣圖大家應該都會想到圖片之類的,而在 Glyph Matrix 中也有一項魔鏡功能,可以透過相機將取景直接點陣化並投在 Glyph Matrix 中,此時長按白色鍵也能做拍攝。可惜的是拍攝後會是一般照片,而且也不能將其他圖片點陣化。


最後也附上播放一些鈴聲時的專屬動畫給大家參考。
- Nothing小工具
- Nothing小工具

另外,這次在 Nothing Phone(3) 上,一樣也支援 ChatGPT 整合的相關小工具,同時還有一個會以 AI 語音方式講要聞的 Essential 新聞功能,但僅支援英文就是。

另外,這次在 Nothing Phone(3) 的 APP 抽屜部分,也支援以 AI 方式自動分類的排版方式。


Essential Key 之前也有介紹過,簡單來說就是按下後會即刻截圖,長按的話還能錄音,此時 AI 也會針對截圖內容做分析並生成摘要。

Google 的畫圈搜尋以及 Gemini Live 影像辨識也是目前手機少不了的功能了。

連線功能部分,Nothing Phone(3) 支援 Wi-Fi 7、VoLTE 與 Wi-Fi 通話等,機身也內建基礎的通話錄音。

其他設定其實就跟原生 Android 類似,主要不同之處是 Nothing 手機幾乎都有的 Apple AirPod 耳機支援等。

效能部分,這邊也直接附上安兔兔、GeekBench 以及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壓力測試的結果給大家參考。基本上 Nothing Phone(3) 日常生活使用絕對 ok,整體配置比較像輕旗艦,但從跑分的溫度來看,不難發現控溫上可能會是個隱憂.....如果要玩高效能的遊戲,就可能要注意一下。

續航這邊我以 50% 亮度、120Hz 更新率並連接 Wi-Fi、關閉藍牙與定位做 PCMark 3.0 續航測試,得出將近 17 時的成績。
- 原廠線充電
- 第三方線充電
▌相機實拍

相機部分,Nothing Phone(3)配置 50MP OV50H 1/1.3 吋感光元件等效 24mm f/1.7 廣角 + 50MP 三星 JN1 1/2.76" 感光元件等效 15mm f/2.2 超廣角 + 50MP 三星 JN5 1/2.75" 感光元件等效 70mm f/2.68 3x 望遠三鏡頭組合,前鏡頭也一樣是 50MP 規格,並配置三星 JN1 感光元件等效 24mm。

閃燈部分除了主閃燈,也是能讓 Glyph Matrix 點亮,但應該補不了什麼光.....


相機介面就跟先前介紹的 Nothing Phone(2a) 與 CMF Phone 2 Pro 相同。而 Nothing Phone(3) 基礎焦段可延伸至數位 6x,最遠則是 60x。前鏡頭則是有 1x 與 1.2x 兩種可選。
另外,Nothing Phone(3) 也支援長焦微距功能!基礎是 3x,並可延伸至等效 140mm 6x 做拍攝。

拍攝功能這邊跟先前的機型差不多,但浮水印這邊多了一款切邊而不是直接壓在照片上的,相當推薦使用!

專業模式一樣支援 Raw 無損格式拍攝,夜景這邊則是給大家做參考,畢竟手機支援自動夜景偵測.....

人像模式部分可選的景深、美肌效果也與先前幾款手機類似,不過 Nothing Phone(3) 可拍 1x / 2x / 3x / 4x 四個焦段,為什麼不是預設的 6x,可能是因為 4x 等效是人像常用的 100mm 焦距吧?又或者是因應畫質考量


另外,這次 Nothing Phone(3) 除了 Google 相簿,也支援自己的原生相簿。但人像模式的照片一樣僅能透過 Google 相簿調整,而且也不是原始效果編修,是 Google 相簿自己的效果,還是蠻可惜的。

預設的效果部分也差不多,一樣有著多種參數的自由設定,喜歡拍一些固定效果的朋友,相當推薦創造出自己的拍攝配方。

這次相機改變較多的,應該就是濾鏡功能,除了新增多款濾鏡,整體 UI 也做了大改,算是易懂也好用。

在 Nothing 原生的相簿編修中,也能加入新增的濾鏡功能。但可惜的是定番的玻璃濾鏡不能藉由後製方式套用,只能在相機直接拍攝。

雖說 Nothing Phone(3) 是自家定位最高規的機型,但錄影功能還是稍嫌陽春一些。最高就是 4K 60p,並支援 HDR,並無景深錄影等功能。
日拍/微距
日拍這邊可以發現 Nothing Phone(3) 整體色彩還是偏討喜的風格,不過超廣角對比會稍微高一點,廣角與延伸的 2x 就相對清淡一點;至於 3x 對比風格與廣角類似,但色溫會有明顯偏暖的狀況。畫質表現在如此光線的表現下基本上不需太過擔心,只是超廣角放大還是有相對明顯的塗抹,縮圖倒是不影響。
- 超廣角
- 廣角
- 2x
- 3x
下一組一樣是日拍環節,這邊則是延伸到 6x 與 10x 數位變焦。有趣的是這組超廣角、廣角與 2x 反而因為環境關係,色調會比較偏暖綠,但 3x 反而就校正了。至於 3x 起的望遠端則是相反,在相機的色準表現上,可能是 Nothing Phone(3) 可能需要再進步的地方。
畫質部分這邊我們直接看 6x、10x 的組別,在這樣的光線下,跟 3x 比雖然還是有衰弱,放大看會有些雜訊與鬆散感,但縮圖絕對是夠用了。
- 超廣角
- 廣角
- 2x
- 3x
- 6x
- 10x
再來一組大逆光的環節,可以看到壓光算是做得不俗,但稍微有點不太自然,我自己是可以接受,同時陰影的人像部分也沒有硬拉亮度。至於畫質部分,雖然說是逆光,但這兩組整體光線還是蠻充足的,比較暗的第二組放大看雖有衰弱,但縮圖一樣沒啥問題。
- 超廣角
- 廣角
- 2x
- 3x
- 超廣角
- 廣角
- 2x
- 3x
色溫的差異部分,這邊來一組室內的檯燈就能看出差別,主要還是 3x 跟超廣角、廣角相比會有比較明顯的色調偏移,就端看現場環境色溫去做決定。像這組檯燈光線偏暖,3x 反而會有積極的校正,而不是廣角延伸的 2x 會以現場色溫為主。
- 2x
- 3x
微距部分也能在遠景的距離加持之下,有著相對明顯的散景,而且只要光線充足,基本上 6x 拍攝縮圖也都是可用的,尤其是在餐廳拍食物真的相當好用。
- 3x微距
- 6x微距
- 3x微距
- 6x微距


人像/自拍
人像部分整體色調對比基本上與一般模式無異,我自己覺得還是蠻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像這幾組範例在陽光跟樹叢的加持之下,即便人像模式支援美顏,但膚色都還是會偏暖綠。至於景深部分,有多種景深樣式可選算是加分,我自己就蠻愛用旋焦的,畢竟頗有老鏡頭的效果;要注意的是如果景深強度太高,可能在摳邊上的失誤就會比較明顯,建議可以稍微降一下強度來做因應。
- 1x人像
- 2x人像
- 3x人像
- 4x人像
- 1x人像
- 2x人像
- 3x人像
- 1x人像
- 2x人像
自拍部份同樣得於 50MP 的畫素,畫質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而且逆光處理的表現也數上乘。並同樣支援主鏡頭的景深樣式;不過要注意的是色溫還是不太討喜,而且 Nothing Phone(3) 的美顏算是走「自然」路線,習慣陸廠手機那種手法的話,可能要靠第三方 APP。
至於自拍部分的景深效果,我自己覺得摳邊的成功率會比主鏡頭再差一點,像髮絲其實就比較容易有瑕疵,這點要特別注意。
- 人像自拍
- 人像自拍
- 人像自拍
- 人像自拍
- 人像自拍
- 人像自拍
濾鏡部分,除了先前 Nothing 機種有的黑白與玻璃,我自己最常用的應該是菲林,還有看現場環境的冷調與暖調,這邊就直接附圖給大家參考,如果有創作魂的話,Nothing Phone(3) 的內建濾鏡真的蠻夠用的,而且也能先拍事後再套濾鏡(除了玻璃)。










夜景
夜景表現部分,Nothing Phone(3) 主要還是以亮部為處理大方向,整體照片曝光也會偏高一點,但陰影倒是不會過於拉亮,這點倒是處理的不錯。只是要注意的是,畫質部分基本上 3x 前都沒問題,但夜景到了 6x、10x 就會有蠻明顯的塗抹狀況,縮圖都看得出來,而且色調會有相當明顯的偏移,整體飽和度會飆升......這個就不知道能不能靠後續更新改善。
- 超廣角夜景
- 廣角夜景
- 2x夜景
- 3x夜景
- 4x夜景
- 10x夜景
像這組一樣可以看到 Nothing Phone(3) 在不同教段與環境之下,色調拍起來真的都不一太一樣.....像這組超廣角到 2x 是一個,到了 3x 又有校正,至於 6x 則是一樣有明顯的塗抹以及高飽和度,尤其是第二組,感覺是沾到螢光劑......
- 超廣角夜景
- 廣角夜景
- 2x夜景
- 3x夜景
- 6x夜景
- 超廣角夜景
- 廣角夜景
- 2x夜景
- 3x
- 6x夜景
最後也附上未成組的照片給大家參考:




















▌小結

Nothing 手機其實一直以來,都不是給人高性價比的印象,主要還是透過別致一格的設計與 UI,來打出一條不同於競品的路。以 Nothing Phone(3) 來說,則是將這個功能更進一步,像取消了 Glyph 燈效改以 Glyph Matrix 呈現,整體可玩度來的更高,一開始玩真的是蠻有興趣的,我就猜拳猜了快 5 分鐘

對於相機來說,Nothing Phone(3) 整體規格也算不俗,連長焦微距都給了,加上海量的濾鏡與景深效果,拍起來也是樂趣橫生,畫質也絕對夠用於社群平台創作。
只是就跟先前幾款機種相同,又因應品牌還算新生,對於照片的色調演繹與穩定度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進步空間,尤其是數位變焦時嚴重的色偏

當然 Nothing Phone(3) 整體還是一台相當有樂趣的機種,而且也有夠吸睛的外型,我近期使用時就有不少人問這是什麼手機。但就外型設計來看,我自己覺得 Nothing Phone(3) 在機背下方還有足夠的空間,一定夠放 Glyph 燈效,就不知道是不是成本考量了。
畢竟以規格來看的話,Nothing Phone(3) 就是款輕旗艦,但售價卻是旗艦機的價格.....某種程度也是蠻考驗品牌力的。

▌小惡魔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