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艦機已經越來越多廠商走入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1 吋感光元件市場。當然,以現在的技術來看,在手機界中也沒有早期底大畫質就更好的誓言,反而是靠硬體調整、計算攝影等方式達成。這次要來對決的,則是年初以 2 億畫素感光元件的三星 Galaxy S23 Ultra,以及用了獨家堆疊技術,加上處理器紅利,頗有王子復仇感的 Sony Xepria 1 V 兩款的攝錄 PK。
以基本規格來看,S23 Ultra 有著更大的螢幕、S Pen 加持與獨家的悠遊卡功能,Xperia 1 V 則有 4K 畫質紅利、3.5mm 耳機插孔與記憶卡擴充,還有相對輕巧的機身。效能部分雙機皆是採頗受好評的高通 S8 Gen 2,不過 S23 Ultra 的定製版在時脈上來的更高一些。

相機部分。S23 Ultra 採用極端的 2 億畫素感光元件廣角,並可因應日或是夜景變化單位畫素提升畫質外,基本的 3x 與 10x 光學變焦鏡頭也維持;Xperia 1 V 則有獨家的雙層電晶體畫素堆疊設計來全面提升感光與畫質表現,前代的 3.5x / 5.2x 變焦也一樣存在之餘,在UI 上也有加入更為方便的直幅設計,以及堪稱本次殺手鐧的創意外觀功能了。
本篇除了將針對雙機外觀、螢幕與效能上做基本比較之餘,重點自然是相機的評比了,另外,由於上次 Xperia 1 V 拍攝時天氣不佳,這次天氣好了再加上創意外觀的加持,也另外會設一區專屬創意外觀的攝錄實拍,千萬不要錯過!


▌外型與效能

首先來看外觀部分,Xperia 1 V 整體造型維持歷代風格,不過在背蓋上用了康寧大猩猩 Victus 之餘,以霧面層線的質感上不僅有抗指紋的性質,觸感上也用了全新的雕刻技術來提升止滑感。

這邊也放大來看一下背蓋細節,上方有著滿滿的小點,實際抓握時的觸感相當與眾不同,拿指甲刮阿刮也頗有舒壓的效果

- 實體快門鍵
- 3.5mm耳機插孔
Xperia 1 V 外型的其他特色上,首先在中框用了類似先前 PRO-I 的刻紋手上,一樣能提升握持時的穩定性;另外,還有歷代主打的獨家實體快門鍵,以及目前旗艦機中少見的 3.5mm 耳機插孔,還有支援 microSD 記憶卡的退卡槽,而且卡槽也是不需退卡針的開啟方式,我自己是蠻喜歡的。指紋辨識則是與電源鍵整合,在方便性就見仁見智了。

S23 Ultra 整體設計則是幾乎延續前代的孤島式設計,機背則是用了更好的康寧大猩猩玻璃 Victus 2,並搭配會有些許漸層背光的霧面質感呈現,整體也是與 Xperia 1 V 類似,都用了目前少見的方正收邊設計。

S23 Ultra 在外型的配置上,雖說沒有 3.5mm 耳機插孔,最核心的功能自然就是延續 Note 靈魂的 S Pen 了!另外,雖說與外型無關,但內建悠遊卡的機能也是讓不少人對三星手機難以割捨的一大賣點。

實際也把兩機放在一起做個比較,Xperia 1 V 尺寸為 165 x 71 x 8.3mm,與 S23 Ultra 的 163.4 x 78.1 x 8.9mm 相比之下,由於螢幕尺寸與比例的設計不同,前者會來的比較狹長一些,後者則是相對寬闊外,Xperia 1 V 的厚度也比 S23 Ultea 輕薄不少。
- Xperia1V重量
- S23U重量
重量部分,Xperia 1 V 與 S23 Ultra 官方重量分別為 187 / 234g,實際以電子秤測量,得出 185 與 235g。Xperia 1 V 也是目前旗艦中少見能把重量壓到 200g 以下的產品了。

Xperia 1 V 螢幕整體規格與前代差異不大,具備 6.5 吋 4K 解析度 21:9 比例 OLED 螢幕,並有著 HDR、120Hz 更新率等規格之餘,保護玻璃也提升至康寧大猩猩 Victus 2,不過被蓋是用 Victus。

雖說官方給的螢幕資訊不多,但在與前代規格差異不大的狀況下,不難看出與其是升級幅度有限,不如說是前代的規格已經給到頂了(?),主打的標準與導演兩種顯示模式,在 Xperia 1 V 上也有得選。

S23 Ultra 螢幕則搭載 6.8 吋三星 Dynamic AMOLED 2X 曲面螢幕,最高可到 3,088 x 1,440 WQHD+ 2K 解析度,並支援 1-120Hz 動態更新率、HDR10+、1,750nits 峰值亮度外,也是採用康寧大猩猩玻璃 Victus 2 做為保護。
- 亮度對比
- S23U額外亮度開
這邊將雙機亮度都固定在 100%,並於攝影棚內做拍攝,可以看到 S23 Ultra 在沒有開啟額外亮度功能時,整體亮度明顯是比 Xperia 1 V 要低;不過開啟額外亮度後,亮度就會比 Xperia 1 V 高了。另外,在色溫呈現上,Xperia 1 V 用的是標準模式,S23 Ultra 則是鮮豔模式,可以看到 S23 Ultra 螢幕色溫會來的偏暖調一些。
- Youtube HDR範例(導演模式)
- Youtube HDR範例
- Youtube HDR範例(導演模式)
- Youtube HDR範例
接下來換成 Youtube HDR 影片的呈現,亮度一樣是 100%,可以發現 Xpeira 1 V 在標準模式時,色溫反而會偏冷調,對比也不知道在高什麼;切換成導演模式後,色溫就來的比較正常一些,同時陰影的亮度也有明顯提升,整體呈現相對正常不少外,導演模式下的亮度甚至比 S23 Ultra 來得高。
- Xperia1V安兔兔
- S23U安兔兔
效能部分,Xperia 1 V 配置高通 S8 Gen 2 處理器,並有 12GB LPDDR5 Ram + 256 / 512GB UFS 3.1 容量(國外是有說 UFS 4.0,我再問問官方吧)兩個版本,S23 Ultra 則是訂製的高通 S8 Gen 2 for Galaxy 處理器,其實就是時脈提升至 3.36GHz,並有 12GB LPDDR5X + 256 / 512GB / 1TB UFS4.0 三個版本。
實際以安兔兔 V9.6.0 進行跑分,Xperia 1 V 分數為 1,156,808 分,S23 Ultra 則是較高一些的 1,250,330 分。
- Xperia1V 3DMark壓力模式
- Xperia1V 3DMark壓力模式
- S23U 3DMark壓力模式
- S23U 3DMark壓力模式
換成 3DMark Wild Life 壓力測試,Xperia 1 V 分數區間為 12,980- 10,549,穩定性 81.3%,最高溫為 40 度,消耗 11% 電量;S23 Ultra 則是 13,816 至 9,809 的分數區間,穩定性 71%,最高溫 37 度,消耗 12% 電量。
- Xperia1V 3DMark壓力模式
- Xperia1V 3DMark壓力模式
- S23U 3DMark壓力模式
- S23U 3DMark壓力模式
接下來是 Wild Life Extreme 壓力模式,Xperia 1 V 分數區間為 3,637- 2,449,穩定性 67.3%,最高溫為 43 度,消耗 11% 電量;S23 Ultra 則是 3,812 至 3,108 的分數區間,穩定性 81.5%,最高溫 41 度,消耗 14% 電量。這邊就能看出 S23 Ultra 的效能相對優異一些,但我自己覺得雙機在效能的表現上,都是目前頂規的表現了。
- Xperia1V PCMark續航
- S23U PCMark續航
雙機電量都是 5,000mAh,不過 Xperia 1 V 快充最高為 30W PD,S23 Ultra 則是 45W。這邊將雙機螢幕亮度固定於 50%,並搭配 120Hz 更新率、連接 Wi-Fi、關閉藍牙與定位做 PCMark 3.0 續航測試。Xperia 1 V 得出 11 時 25 分,S23 Ultra 則是較高一點的 14 時 15 分。
▌相機規格
- Xperia1V主鏡頭
- Xperia1V前鏡頭
Xperia 1 V 相機這次在廣角配置以雙層電晶體畫素堆疊設計新技術加持的 Exmor T for mobile 感光元件,感光元件面積比前代大 1.7 倍,同時也可提升 3 倍光線儲存量,以及低光時降低 2 倍雜訊等,在對焦也用了 AI 技術加持,詳細技術說明可參考先前的測試,相機規格則條列如下:
・Exmor T for mobile 1/1.35” 52MP(實際 48MP,支援像素 4 in 1 12MP)感光元件,等效 24mm f/1.9 光圈廣角鏡頭(有 OIS)
・Exmor RS 1/2.5” 12MP 感光元件等效 16mm f/2.2 超廣角
・Exmor RS 12 MP 1/1.35” 感光元件等效 85-125mm f/2.3-2.8 潛望式望遠鏡頭(有 OIS)
・12MP 1/2.9” 前鏡頭
- Basic模式
- 手動模式
- Basic錄影模式
Xperia 1 V 相機介面維持之前的 Basic 自動與手動幾大項,但部分相機功能有所更改,最大的除了新功能的導入,還有手動介面終於支援直幅的拍攝顯示,不然之前的設計真的有點反智.....

- 創意外觀
- 夜景模式
拍攝的新功能部分,則是有源自 Sony α 相機的六種創意外觀濾鏡,以及終於加入手動開啟的夜間拍攝,前者可以說是本次 Xpeira 1 V 的大殺器功能,不僅靜態、動態也可適用的狀況下,可以說瞬間躍升至 2023 年錄影手機的前段班!不過夜間拍攝功能部分則不是單純開啟,而是開啟後還需要靠手機自動偵測,而且偵測開啟的條件其實相當嚴苛.....大概跟 iPhone 差不多嚴苛吧

- Video Pro
- Video Pro
- S-Cinetone for mobile
如果是在相機 APP 錄影時,最高畫質會被固定在 4K 30fps,需要 Video Pro 手動錄影模式才能自選到最高 4K 120fps,而錄影不僅可以套用上述提的創意外觀濾鏡,也有一樣源自相機的色彩描述檔 S-Cinetone for mobile,讓影片可以拍出低對比有著日系風情的色彩樣貌。
- S23U主鏡頭
- S23U前鏡頭
S23 Ultra 相機其實講了蠻多次了,詳細技術層面可以參考這邊,相機規格如下面條列:
・200MP 三星ISOCELL HP2 1/1.3" 感光元件等效 23mm 廣角,f/1.7 光圈,支援 50MP 1.2um 或 12.5MP 2.4um 單位畫素切換廣角
・12MP f/2.2 等效 13mm 120 度超廣角
・10MP f/2.4 等效 69mm 3x 光學變焦(有 OIS)
・10MP f/4.9 等效 230mm 10x 光學變焦雙望遠鏡頭(有 OIS)
・12MP f/2.2 規格
- 拍攝介面
- 人像模式
- 超穩定動態錄影
- ExpertRAW
S23 Ultra 在拍攝介面上則是大同小異,同時支援 2K 畫質的超穩定動態錄影,以及整合手動、可拍星空或雙重曝光的的 Expert RAW 應用程式。

至於雙機整體拍攝的差異,除了濾鏡與美顏的不同(Xperia 1 V 僅有柔膚效果開 / 關),錄影規格會是比較不同的地方。Xperia 1 V 主鏡頭可錄製 4K 120fps,S23 Ultra 則是 8K 30fps / 4K 60fps,前鏡頭雙機都是 4K 60fps。
穩定錄影部分,Xepria 1 V 防手震最高為 4K 30fps,S23 Ultra 為 2K 60fps;最後在景深錄影,Xperia 1 V 為 FHD 畫質,S23 Ultra 則是可到 4K 畫質。
▌實拍

拍攝條件部分,Xperia 1 V 本篇皆是使用 Basic 模式,S23 Ultra 則是自動模式,HDR 都是以自動偵測方式開啟,比對的組別 Xperia 1 V 都是以 ST 標準的創意外觀做拍攝,其餘濾鏡的差別會特別開一區給大家當福利社,雖說 S23 Ultra 也有濾鏡,但這次結合相機的 Xperia 1 V,在操控上我自己覺得會比 S23 Ultra 來的直覺不少,也加強了使用的機率,當然這點就是見仁見智了。畢竟濾鏡這種東西還有第三方 APP 可以套....只是就相當不公正的感覺來說,Xperia 1 V 本次的創意外觀,在設計、拍攝的實作上,真的是能讓人長時間選擇並拍攝。
日拍
- Xperia1V廣角
- S23U廣角
- Xperia1V 2x
- S23U 2x
- Xperia1V 3.5x
- S23U 3x
- Xperia1V 5.2x
- S23U 5.2x(數位)
- Xperia1V超廣角
- S23U超廣角
第一組是標準的戶外場景,色溫上可以發現 S23 Ultra 稍微來的冷調一些,Xperia 1 V 有點綠,但比 S23 Ultra 更貼近真實色調一些。亮度部分 Xperia 1 V 維持自然攝影樣貌,幾乎沒做什麼壓光,同時陰影亮度也比較高,對比看起來就比 S23 Ultra 低,而後者則是有明顯對亮部調整,在天空,甚至樹葉在牆壁的反射陰影都比 Xperia 1 V 來得明顯。
放大檢視畫質,雙機雜訊處理方式明顯不同,Xperia 1 V 是以維持,S23 Ultra 則是塗抹。真的要說這組廣角 Xperia 1 V 髮絲會來的更清晰一點。2x 部分雙機都有一定程度的畫質衰減,這組真的要看的話,S23 Ultra 髮絲也是來的相對好一些。
同是光學變焦的 Xperia 1 V 3.5x 與 S23 Ultra 3x,雙機在髮絲表現也是差不多,真的要看的話 S23 Ultra 在這組相對銳利一點。換成 5.2x 焦段時,雖說 S23 Ultra 完全是數位變焦,但整體表現幾乎不輸 Xperia 1 V,只是銳化感稍微強了一點。超廣角兩機就幾乎是同個水平了。
接下來這組環境與上一組類似,但我會覺得 Xperia 1 V 偏綠的狀況多一些,而 S23 Ultra 在膚色呈現則是比 Xperia 1 V 來的暖。畫質部分,這組廣角與超廣角端的髮絲呈現上,Xperia 1 V 細節來的更好一些,不過 2x、3.5x 上反而銳化有點過頭,沒有 S23 Ultra 來得自然。
下一組則是綠蔭多一些的場景,可以看到 Xperia 1 V 還是維持低對比的樣貌,比起來 S23 Ultra 對比真的高不少,亮部壓光同樣也是 S23 Ultra 較多,色溫部分 S23 Ultra 會稍稍暖一些,但這組雙機白平衡其實都算準確的,主要還是對比差異最多,但 Xperia 1 V 超廣角的亮度就有點偏低了,不如 S23 Ultra 來的討喜。
畫質表現部分,這組除了 Xperia 3.5x 會比 S23 Ultra 3x 來的鬆散一些,其餘表現幾乎都是同級的水準。主要還是在雜訊的處理方式不同,以膚況來說,即便 Xperia 1 V 有開柔膚效果,但皮膚雜訊還是會比 S23 Ultra 來得多,但縮圖幾乎是看不見的。
再來一樣是在綠意盎然的地方拍攝,Xperia 1 V 與 S23 Ultra 的最大的差異還是在對比上,前者對比明顯較低之餘,S23 Ultra 在色溫上多少還是有點偏暖調,間接也影響了膚色的討喜程度。
畫質部分,由於對比差異,感覺上 S23 Ultra 會扎實一些,不過就髮絲細節來看,這組在全焦段上雙機表現說真的相差無幾,難能可貴的是 S23 Ultra 5.2x 是數位變焦,也能跟 Xperia 1 V 光學變焦有著同等級的表現。
再來則是有些逆光的場景,對比的差異這邊就不多談,不過 Xperia 1 V 在 3.5x 這邊對比就有點太低,背光的小葆就有點霧狀之餘,似乎 Xperia 1 V 在背光環境時,超廣角亮度也有點拉不起來,另外,S23 Ultra 色溫還是有些偏暖。
畫質表現上,這組由於是相對逆光的環境,畫質就能看出差別了。首先廣角端我還是會判斷雙機是同級表現,不過在髮絲的鬆散狀況上,就能看出 Xperia 1 V 採維持雜訊、S23 Ultra 則是塗抹的效果,尤其是在廣角最明顯,2x 與 3.5 / 3x 望遠端雙機衰弱的程度也更多了,但 S23 Ultra 在這組表現會來的比較好,尤其是 3x 上。
接下來換成室內的組別,一樣可以看到 Xperia 1 V 對比較低,亮部不壓光的樣貌;不過 S23 Ultra 這組色溫偏暖的狀況就有點誇張,尤其是超廣角與 3x 整個黃掉,跟廣角與 2x 相當不一致.....
畫質部分,廣角與超廣角雙機表現則不相伯仲,2x 這組 Xperia 1 V 銳化程度明顯較高,3.5x 與 3x 這邊感覺 Xperia 1 V 好一點,S23 Ultra 有點糊掉,但細節還是能辨識的。
接下來換成逆光的環境,這組 Xperia 1 V 對比低的狀況還是有,但相較順光組別則是比較輕微,而 S23 Ultra 一樣在 HDR 效果上比較積極(尤其是高光),不過這組全焦段幾乎都是色溫偏暖的狀況,需要花點心思做修正。
可以看到 Xperia 1 V 畫質表現上,逆光似乎就是罩門。首先廣角端的雜訊相對 S23 Ultra 來說就壓不下來,細節雖然有維持,但看起來就沒有 S23 Ultra 舒服;換成 2x 雙機其實衰弱的程度差不多,但 Xperia 1 V 已經有點出現塊狀了,換成光學變焦的 3.5x 與 3x,這邊則明顯是 S23 Ultra 表現較好。
再來是太陽直射的大逆光環境,有趣的是這組 S23 Ultra 反而色溫有做校正,反而是 Xperia 1 V 比較暖調一些,不過 S23 Ultra 的高對比,反而讓已經背光的小葆主體顯得更為暗.....
畫質部分,這組除了超廣角雙機一樣糊,還有 S23 Ultra 3x 明顯銳利之外,其餘組別都是 Xperia 1 V 表現佔優,Sony 終於有台可以與其他旗艦機種一拼的大殺器了

再來是強光搭配些許逆光的情境,雙機在色溫上倒是差異不大,不過 S23 Ultra 在超廣角、廣角與 2x 則是做了偏冷的校正,3x 一樣不合群的變得更暖調。Xperia 1 V 則是頗為一致。
畫質部分這組雙機在強光下,表現幾乎是同級的,真要細看的話,Xperia 1 V 在髮絲頂端的表現,會比 S23 Ultra 再清晰一點,尤以廣角、2x 與超廣角最明顯。
再來是相當極限的逆光環境,雖說 Xperia 1 V 壓光沒有 S23 Ultra 多,但這組呈現起來倒是沒有大過曝的樣子,陰影也沒有一片死黑,在測光表現上也是不俗的,S23 Ultra 還是有對比較高的狀況外,部分焦段還是有色溫偏暖的問題,而 Xperia 1 V 則是有偏綠的狀況。
這組畫質表現雙機也是差異不大,不過廣角端 Xperia 1 V 會在更清晰一點,不過 2x 明顯是 S23 Ultra 較優,3.5x 與 3x 與超廣角則是差異不大。
- Xperia1V超廣角
- S23U超廣角
- Xperia1V廣角
- S23U廣角
- Xperia1V 2x
- S23U 2x
- Xperia1V 3.5x
- S23U 3x
- Xperia1V 5.2x
- S23U 5.2x(數位)
- Xperia1V 10x(數位)
- S23U 10x
看完了一般人像,接下來就是純景物的場景,第一組是稍微有些逆光的樹蔭。可以看到這已經跟壓不壓光沒有關係,S23 Ultra 全部的亮度都比 Xperia 1 V 來得高,色溫一樣也是偏飽和的樣態。反之你也可以說 Xperia 1 V 拍出來的樣貌就真的與相機拍出來的類似,色調與曝光相對中庸,簡單來說就是欠修(?),但這倒也不是缺點。
放大檢視畫質,在如此亮度下雙機表現真的相當接近,超廣角與廣角則是,不過 S23 Ultra 陰影在拉高曝光的狀況下可能會顯得有點影響,2x 與 5.2x 這邊雙機表現其實差不多糊,至於 3.5x、3x 以及 10x 的表現上,則是 S23 Ultra 明顯較好。
- Xperia1V超廣角
- S23U超廣角
- Xperia1V廣角
- S23U廣角
- Xperia1V 2x
- S23U 2x
- Xperia1V 3.5x
- S23U 3x
- Xperia1V 5.2x
- S23U 5.2x(數位)
- Xperia1V 10x(數位)
- S23U 10x
接下來是亮度相對平均的戶外場景,Xperia 1 V 在亮度、色調上相較 S23 Ultra 一樣比較中庸,而這組對比則是更低一些。畫質部分,Xperia 1 V 在這組幾乎僅有超廣角、廣角與 2x 能勉強與 S23 Ultra 相提並論,3x 之後幾乎就都是 S23 Ultra 的天下了。不過 5.2x 這邊 Xperia 1 V 有點晃到,是可以不做數啦。
再來以一組稍微逆光的室內廣角來做個風格差異分析,我自己覺得 Xperia 1 V 在白平衡的調性上,會比 S23 Ultra 來得更貼近肉眼,像是這組 S23 Ultra 就有做明顯校正,但其他狀況下又會偏暖,不如 Xperia 1 V 如肉眼般呈現就是。
對比部分雖說有時 Xperia 1 V 會明顯偏低,尤其是太過逆光的場景,但只要能有效避開,基本上整體拍出的風格反而會比較自然,相較之下 S23 Ultra 對比就明顯重不少,或許風景沒差,但拍人討喜度就會有差異了。
人像
人像這邊屏除景深的強度差異,雙機在景深過渡感、以及摳邊的成功率上都是目前的一時之選了,或許對於 S23 Ultra 來說是小菜一碟,但以 Xperia 1 V 的表現來看,可以說是歷代景深表現最優秀的......之前的 Xperia 機種,最讓人詬病的就是景深表現幾乎不是旗艦機的水準,至少這代終於改正,而且可用性根本是大提升啊!
另外,就先前提的的風格來說,先屏除對比對於人像的差別,在 S23 Ultra 大部分都是偏暖調的色溫,以人像膚色來說就沒有 Xperia 1 V 來的討喜。畫質表現 Xperia 1 V 在廣角背光的地方,雜訊就顯得有點多,整體來說雙機細節差不多,但 S23 Ultra 會更好一些,不過縮圖真的看不出來。
換一組相同順光並切換成望遠端拍攝,可以發現這兩組 Xperia 1 V 對比一樣偏低,但個人覺得色溫就有點太冷調了,同時在不壓光的狀態下,人像的表現就有些過曝,是不是有點像單眼曝光補償開太高的樣子?反而 S23 Ultra 雖說對比較高,色溫也暖一點,但風格上會比較特殊,但第二組 Xperia 1 V 的表現就好一點了。
不過在畫質的呈現,這兩組都是用 3x 範圍,Xperia 1 V 畫質還是不如 S23 Ultra。
一樣是用 3.5x 與 3x 在室內順光的環境拍攝人像,完全能體現本次 S23 Ultra 在色溫上真的是偏暖.....跟前代真的蠻不同的。另外,雙機在腳趾的虛化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瑕疵,畫質表現部分,一樣還是 S23 Ultra 佔優,Xperia 1 V 的雜訊已經多到有點出現偽色的狀況了。
換成反差高一點以太陽直射的室內,搭配廣角人像模式拍攝。此時 S23 Ultra 色溫校正就會比較明顯,相對來說 Xperia 1 V 比較能還原現場氛圍,景深效果上雙機表現差異不大,不過 S23 Ultra 在第二組的指甲被誤判成散景,看到 Xperia 1 V 在景深模式比其他旗艦機成功,某種程度來說真的很感動啊.....至於畫質部分,換成廣角端雙機表現就是伯仲之間,比較明顯的還是對比與色溫差異。
至於逆光人像部分,兩機則是有個決定性的差別。或許 Xperia 1 V 還是要以自然攝影為宗旨,雖說人像景深效果提升頗多,但景深模式時,HDR 就不支援了.....這個差別之大相信不需多說就能看出,我是覺得多少可以支援,就給使用者決定要不要開會比較好;另外,這組也能看出在大範圍陽光時,S23 Ultra 的白平衡就會積極做動。
這一組也是有相同的狀況,但或許是太陽光沒佔構圖太多,S23 Ultra 在這邊色溫就維持比較預設的暖調性。
再換成大面積太陽光逆光,S23 Ultra 的白平衡又會做校正了,真是讓人難捉摸(?),另外,Xperia 1 V 這組拍起來,窗外高窗與背光人像的曝光,完全就是單眼相機沒有計算的自然攝影感.....

遇到藍天白雲的逆光場合,Xperia 1 V 在沒有經過後製的狀況之下,為了主體亮度就會完全犧牲天空的亮度與可見細節,這點在呈現上就比較可惜,但如果你是抱持他就是相機的拍攝樣貌的話,應該就覺得沒差吧?我再後製就好!不過以方便性來說,就會比較不如目前計算攝影主流的競品了。
最後是陰天較為低光的人像樣貌,可以看到 Xperia 1 V 拍起來不壓光,以及相對沒那麼暖的色溫,就人像膚色上確實是相對討喜一些;但陰天在廣角端的畫質,Xperia 1 V 相對 S23 Ultra 來說似乎相對衰弱一些,尤其是在細節與雜訊的兼顧上,會比起有塗抹,但細節表現也更優秀的 S23 Ultra 來的弱勢一些,等等夜景時再來好好檢視。
自拍部分,雙機畫質差異倒不是我想探究的重點,畢竟縮圖可看其實就相對 ok 了,反而是在照片的風格呈現上,Xperia 1 V 對於人像來說,不太壓光、低對比與色溫較為還原的狀況下,在一般順光環境下就真的會比 S23 Ultra 來的順眼不少,或許 S23 Ultra 對比與顏色再調整一下,就會有風格相對不俗的成品了。
另外,就與主鏡頭人像模式時相同的感動,Xperia 1 V 這次在自拍景深模式上,景深自然度、成功率等綜合實力,也終於配得上自己旗艦機的地位了.....

這邊也附上一組同樣是順光場景的室內範例給大家參考,可以看到此時不壓光的 Xperia 1 V,與 HDR 的 S23 Ultra 就有蠻大的風格差異,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覺得 Xperia 1 V 不僅色溫,臉部陰影的表現更是討喜度獲勝的原因吧?
大逆光環境之下,雙機對於主體的亮度提升反而都相對有限,不過 Xperia 1 V 霧化程度會比 S23 Ultra 來得更高,對於逆光這種需要高度計算攝影加持的環境,雙機的呈現比起中國品牌都是相對自然,這組要是給 OPPO 或是 vivo 拍.....成果一定會不一樣

夜景
- Xperia1V超廣角
- S23U超廣角夜景
- Xperia1V廣角
- S23U廣角夜景
- Xperia1V 2x
- S23U 2x夜景
- Xperia1V 3.5x
- S23U 3x夜景
- Xperia1V 5.2x夜景
- S23U 5.2x(數位)夜景
第一組夜景則是有些反差的國家戲劇院,這組 Xperia 1 V 無法觸發夜間拍攝模式。在色溫的呈現上,可以看到 S23 Ultra 明顯有偏冷的校正,反之 Xperia 1 V 在白平衡上就真的是還原現場所見。至於亮度部分,有夜景模式的 S23 Ultra 整體亮度則是稍微偏高。
放大檢視畫質,超廣角與 3.5x 部分雖說雙機鬆散程度差不多,但從暗部的樓梯與屋簷來看,S23 Ultra 細節幾乎都被抹光了,都是 Xperia 1 V 表現明顯較好,以是日拍表現普遍優勝的 S23 Ultra 3x 焦段,這個結果蠻讓人意外的。至於廣角、2x 與 5.2x 部分,雙機則是不相伯仲,
- Xperia1V超廣角夜景
- S23U超廣角夜景
- Xperia1V廣角夜景
- S23U廣角夜景
- Xperia1V 2x夜景
- S23U 2x夜景
- Xperia1V 3.5x夜景
- S23U 3x夜景
- Xperia1V 5.2夜景
- S23U 5.2x(數位)夜景
- Xperia1V 10x(數位)夜景
- S23U 10x夜景
接下來是標準的城市景色,這邊超廣角與廣角 Xperia 1 V 有觸發夜間拍攝模式,不過整體亮度,尤其是天空還是 S23 Ultra 較高。雙機色溫這組差異不大,真的要說 S23 Ultra 還是偏暖調一點。
放大檢視畫質,超廣角、廣角、2x、3.5x 與 3x 表現差異不大,5.2x 雙機細節差異不大,但 S23 Ultra 雜點反而比較多,應該是數位變焦終於撐不住了,最後 10x 就很明顯是光學變焦的 S23 Ultra 佔優。
- Xperia1V超廣角夜景
- S23U超廣角夜景
- Xperia1V廣角夜景
- S23U廣角夜景
- Xperia1V 2x夜景
- S23U 2x夜景
- Xperia1V 3.5x夜景
- S23U 3x夜景
- Xperia1V 5.2x夜景
- S23U 5.2x(數位)夜景
再來是在黃金色溫下的自由廣場牌坊,S23 Ultra 在這組陰影還是有做比較明顯的亮度提升,不過壓光上雙機按焦段不同也有差異,在廣角、2x 與 3.5x 反而是 Xepria 1 V 在亮部的調整較多。比較有趣的是在廣角端上,Xperia 1 V 天空的色調與亮度,跟 S23 Ultra 比起來更有計算攝影的感覺,飽和度跟亮度整個爆表....這點倒是蠻讓人意外的。
放大檢視畫質,超廣角與廣角這邊硬要說會是 Xperia 1 V 來得較好,S23 Ultra 在暗部比較模糊一點,至於 2x 以後雙機則完全是平分秋色的狀態。
我這邊也把 Xperia 1 V 創意外觀改成偏自然色調的 NT,天空的色調與亮度與 ST 標準比起來,就更偏向肉眼所視了。
- Xperia1V超廣角
- Xperia1V超廣角夜景
- S23U超廣角夜景
- Xperia1V廣角
- Xperia1V廣角夜景
- S23U廣角夜景
- Xperia1V 2x
- Xperia1V 2x夜景
- S23U 2x夜景
接下來是幾乎全黑的中正紀念堂本體,這邊 Xperia 1 V 我有搭配夜景開跟關做對比,不過開啟後感覺像是一味的對亮部與陰影做曝光提升,似乎沒有分開做調整,至於色溫上 S23 Ultra 還是較為偏暖,同時陰影加亮的效果也比 Xperia 1 V 多。
畫質表現部分,Xperia 1 V 超廣角關閉夜景時反而畫質最好,開啟後亮度提升,反而影響了畫質,甚至比 S23 Ultra 還糊。廣角端的表現類似,但 S23 Ultra 在夜景表現會比 Xperia 1 V 開啟夜景要好,但細節些微遜色於 Xperia 1 V 的一般模式。2x 焦段雙機不管哪種模式表現就差異不大了,都蠻糊的.....
接下來是 3.5x / 3x / 5.2x 與 10x 的畫質表現,Xperia 1 V 在 3.5x 似乎有點晃到,不過在其他焦段,甚至 S23 Ultra 是數位的 5.2x,在畫質上還是都略遜於 S23 Ultra,其中也以 10x 最明顯,這也是 S23 Ultra 本次最明顯的優勢了。
最後我以超極端的樹林與天空,現場亮度幾乎是全黑的狀況下拍攝。可以看到雙機在皆有觸發夜景模式的狀況下,S23 Ultra 演算法還是略勝一籌。雖然拍得不像真實肉眼所見,但在畫質上則明顯比 Xperia 1 V 好,只是這樣的環境真的相對極端,一般夜景拍攝雙機表現倒不會差那麼多,甚至 Xperia 1 V 還有贏面,只能說是算力的差別


這裡也有用 iPhone 14 Pro 搭配還原現場亮度的曝光調整,就知道現場有多暗了.....
錄影
接下來則是看一下雙機的錄影狀況,首先是單純 4K 錄影設定,雙機都用了 4K 60fps,這邊 Xperia 1 V 創意外觀用的是 ST 標準。在逆光的狀態下可以看到 S23 Ultra 針對明暗做了蠻明顯的調整,Xperia 1 V 呈現上還是相對自然,但沒有演算法的加持之下,恐怕場景要有更周延的考慮外,硬要逆光可能就要搭配補光燈等器材了。
再來是穩定性的差距,這邊雙機都是開啟機身最高等級,Xperia 1 V 為 4K 30fps 的高品質,S23 Ultra 則是 2K 的超穩定動態錄影,這邊 Xperia 1 V 我有開 IN 創意外觀,一開始取景也稍微近了一點,不過在雙機同時握持並倒退跟著小葆跑的狀態像,整體穩定性都相對不俗。
人像景深影片範例上,雙機在虛化的成果來說,已經算是可用程度了,雖說髮絲邊緣還是有點誤差,但整體效果用於生活紀錄也是絕對足夠。
這裡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地方,首先是 S23 Ultra 對於白平衡設定上不如 Xperia 1 V 真實,第一組影片就有比較多的校正,但反而讓皮膚更白皙,第二組就稍微顯暖調了。另外,S23 Ultra 影片對比跟相片比起來反而比較低,這幾組影片 Xperia 1 V 在 ST 標準色調的呈現上,對比反而是較重的。
最後一點也是最核心的,如果是單就景深影片,S23 Ultra 最高可拍 4K 畫質,整體實用度會比 Xperia 1 V FHD 來的更高,這點就很難辯駁了。
剛剛在靜態照片組別中有看到的場景,換成自拍景深影片也會是相同的結果,雖說 S23 Ultra 影片對比會比相片低,但整體壓光做的有點太多,除非是有手動調整,跟 Xperia 1 V 比較起來就有點灰暗的感受。
至於景深效果雙機也是日常生活絕對可用的狀態,只是 Xperia 1 V 自拍一般雖然也能拍 4K 60fps,但景深就同樣僅有 FHD 畫質,真的很可惜.....
最後則是前代也有主打的 4K 120fps 錄影功能,對於有變速需求的朋友來說絕對夠用,可以搭配不同的情境之餘,本次的新的 S-Cinetone for mobile 描述檔以及創意外觀濾鏡,更能進一步的解放 4K 120fps 的實力!當然還有一個最為核心的點,就是現在拍 4K 120fps 想拍多久就多久,再也不會跳過熱警告了.....
平平都是 4K 120fps,為什麼這個影片要特別獨立出來講?其實沒什麼好說的,我只能講這個影片不看是你的損失啊.....

最後也以雙機未成組的照片,先當個搶先看的福利社,接下來還有專屬 Xperia 1 V 的創意外觀攝錄實戰福利!










▌Xpeira 1 V 創意外觀
這次我自己覺得 Xperia 1 V 最為實用的功能,應該就是創意外觀了,先前測試中已經有大略介紹到,但創意外觀不僅用於照片相當使用,加在影片上更是一個大殺器啊.....無論你會拿來拍 Vlog,或是用於一般日常生活,只要創意外觀一套,整個影片質感簡直是大加分!這邊就以同場景,搭配 ST 標準與 IN 創意外觀做個比較,相信大家就懂我意思了

也附上單純以 IN 創意外觀拍攝的影片給大家參考,為什麼場景都一樣?因為當下這個光真的太美.....
最後廢話也不多說,下面的照片全部都是 Xperia 1 V 搭配各種創意外觀拍攝的,基本上只要對比偏低,色溫正常的就是 IN,如果對比低色溫偏暖的話,則是 SH,想要營造出不同風格,且適合人像拍攝的話,這兩種會是最為推薦的,如果不想要對比那麼低,我自己覺得拍人像 NT 也不俗,可以拍出色彩更清淡的成果。






































▌小結

看到這邊,應該對於兩機的拍攝能力理解的差不多。這篇對於還在觀望 Xperia 1 V 的朋友,相信是一劑超強的定心丸。在新的感光元件架構、攝影 UI 改進與諸多新功能加持之下,當然還有實現不少功能的亮點,S8 Gen 2 處理器,讓 Xperia 1 V 終於一吐幾年前的怨氣,整體拍攝或是效能實力,都真真正正的擠身至旗艦機之林,那麼重點是,跟現在其他的旗艦,又有如何的差別?
單以規格來看的話,S23 Ultra 與 Xperia 1 V 比較之下,Ram 與 ROM,還有處理器的時脈上皆是 S23 Ultra 佔優,不過實際跑分說真的差異有,但不大,對於非死忠規格黨來說應該是覺得還可接受,只是 UFS 3.1 真的是.....



關鍵的拍攝性能,在大部分場景中 Xperia 1 V 嶄新的廣角鏡頭,幾乎是與 S23 Ultra 兩億的廣角鏡頭表現同水準,加上不抹除雜訊的狀態,部分狀態甚至看起來更為銳利,超廣角也有一樣的樣貌;不過在望遠鏡頭端,雖說相較上代有著長足進步,但部分組別還是會比 S23 Ultra 長焦來的遜色,尤其 5.2x S23 Ultra 全都是數位變焦,卻有跟 Xperia 1 V 光學變焦相同的實力.....至於 10x 的差距則是來得更大,但我自己會覺得這點可以反應在價差上了,畢竟 10x 不是每個人都有需求吧?
拍攝風格部分,Xperia 1 V 本次一樣是採較少計算攝影的自然風格,不過白平衡倒是相當準確,大部分環境都能忠實還原色調,加上較低對比的風格設定,拍起來的風格就相對舒服些;至於 S23 Ultra 在當初單機測試或比對時,可以發現比起 S22 Ultra 色溫大部分都偏暖,同時對比設定也較高,這點對於人像來說可能會有些弱勢之餘,部分場景色溫校正容易過於積極,是個需要點時間習慣、或是要靠後製調整才會有好成果的樣貌。
但 Xperia 1 V 雖然真的給了夜景,但觸發條件不僅嚴苛,在目前的韌體版本中,看起來也幾乎只是一味加亮,對畫質反而也沒有提升效果.....這點還是跟其他手機的夜景模式有些差距,不過畫質的提升程度,像是超廣角與廣角說真的還是能跟 S23 Ultra 處於同個水準。只是 Xperia 1 V 日間超廣角有時會有測光偏暗的狀況,這點要特別留意。

換做影片來說,可以發現 S23 Ultra 確實是下了不少功夫,照片較高的對比幾乎不會在影片出現,色調大抵也變得更自然,不過 HDR 有時會太積極外,在一些附屬功能如景深,可拍攝的畫質也比 Xperia 1 V 來的更高,最可惜的應該是積極防手震沒辦法到 4K,以及沒有 4K 120 Fps 的功能了。
Xepria 1 V 在錄影不僅提供 4K 120fps 相對實用的規格,雖說景深功能僅 FHD,但最大的亮點,除了色彩描述檔,自然就是動靜皆宜的創意外觀了。雖說濾鏡功能每家手機都有,但能讓使用者願意使用才是重點,像 vivo、小米的蔡司鏡頭包與大師鏡頭則是一例,換成 Xperia 1 V 來說,不僅對 Sony 相機使用者有親切感,整體開啟的過程也相對簡單,重點是拍出來的成果,真的是本次我覺得 Xperia 1 V 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最有感的提升。(當然還有處理器帶來的不過熱啦)

對於在意自己相機成品的朋友來說,多半會使用第三方 APP 做修圖或套濾鏡,所以多半不太在意手機內建的拍攝濾鏡或是功能,但這次 Xperia 1 V 的創意外觀真的很值得一用,加上目前越來越多手機都走類似的內建濾鏡功能。S23 Ultra 整體表現雖然還是旗艦等級,但對比目前競品信手捻來皆是跟傳統大廠合作,漸漸懶人拍好照的優勢越來越少,或許可能也要找個什麼大廠合作一下

是說早期三星相機部門是有跟信乃達 Schneider 合作,但現在應該不少人不知道其名號吧.....

MD:小葆、比比
▌小惡魔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