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邊先附上 Razer Phone 2 的特色與簡易規格,由於外觀與泰半功能在開箱篇都已經有闡述過了;除了本篇會提到的功能,各位同學也可以先轉檯至《Razer Phone 2搶先開箱!規格趕上、Chroma背光總算登場》來複習複習~

▍螢幕
正如先前小編在開箱時所介紹的,Razer Phone 2 螢幕上搭載與前代幾乎相同的 5.72 吋 IGZO 面板(更新率最高 120Hz,支援 HDR 技術)、解析度 2,560 x 1,440 2K,並有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亮度則是 654nits(typ.)/ 470nits(min.)。

簡單複習一下螢幕的功能,在設定內可調 60 / 90 / 120Hz 更新率,解析度也能在 2K 與 FHD 中做調整;基本上更新率小編直接開到 120Hz;不過肉眼要辨識說真的也有一定難度,至少小編請不少同事同步看支援 120Hz 的格鬥遊戲《鐵拳》,60Hz 跟 120Hz 之間的差別可以說幾乎看不出來.....操作層面上也覺得差別沒有很多就是了。
解析度是建議開 FHD 就可以了,畢竟螢幕尺寸來看的話,兩者間的差距其實並不會太大,但在耗電量上則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先賣個關子~電力篇再來說說)。
- 可調更新率
- 可調解析度
- 可調解析度

在支援的影片內容中,也會出現 5.1 聲道以及 HDR 的圖示。

這邊也翻拍了幾個支援 HDR 顯示技術的影片給大家參考,基本上顏色的飽和、對比度都顧及得相當不錯,暗部(可看最後一張)的呈現也不會有灰灰的感覺。不過自己覺得在影片原始亮度就不高,搭配現場光比較亮的地方,Razer Phone 2 的螢幕亮度就稍微有些不足之感。
- HDR 範例
- HDR 範例
- HDR 範例
- WebGL Aquarium測試
- WebGL Aquarium測試
- WebGL Aquarium測試
- WebGL Aquarium測試
▍音效與散熱
稍微說了一下螢幕,接下來說說 Razer Phone 2 另一個亮點,也就是 Dolby Surround 5.1 環繞音效,按照慣例一樣來複習一下操作介面。Dolby Atmos 可以從音效設定,或是控制中心的 Dolby 快捷鍵做開啟,像下圖的動態就是快捷鍵了。

Dolby Atmos 設定上大致上分為「動態」、「電影」、「音樂」、「自訂」四個功能,其中電影模式有專屬的對白強化器,音樂與自訂則是有額外的四種等化器可以做選擇;至於動態模式可按照播放的內容自動做調整,因此小編在本次測試上最多也是使用動態模式做體驗,也比較符合一般消費者的聆聽習慣。
- Dolby Atmos
- Dolby Atmos
- Dolby Atmos
- Dolby Atmos
至於螢幕旁的雙喇叭,小編先以分貝計,並讓手機與分貝計距離約 30 公分,來測量開啟 Dolby Atmos 前後的差異。

無論開啟或是關閉 Dolby Atmos 時,搭配的都是同個旋律,並以計得的最高分貝數來做為結果。其中一般模式最後得出 68dBA 的數據,至於開啟 Dolby Atmos 的動態模式時,則是得出 70.7dBA,可以發現開啟之後音量確實有比較大聲,但成效可說不僅如此而已。
- 關閉Dolby Atmos
- 開啟(動態模式)

Razer Phone 2 定義上就是台玩遊戲用的電競手機,因此在長時間遊玩可能造成的發熱上,官方也用了一個所謂的 Vapor Chamber Cooling(石墨烯奈米鍍層均熱片)技術,簡單來說就是用上大面積的導熱版來做散熱。
小編也拿了目前比較主流的兩款 3D 遊戲來做測試,分別是《RO 仙境傳說:守護永恆的愛》,以及《黑色沙漠 MOBILE》。並以起始溫度搭配各十分鐘的方式做測試,其中皆關閉省電模式來模擬持續遊玩的狀況,並搭配安兔兔的監測工具來查看 CPU 與電池溫度;另外,遊戲皆是以最高效能的方式來看最極端的狀況。
首先是《RO 仙境傳說:守護永恆的愛》,在開始遊玩前起始的 CPU 與電池溫度各為 33 / 29 度,10 分鐘的 CPU 小編忘記截了.....

- 起始CPU 33度
- 起始電池29度
- 10分後電池38度
- 20分後CPU 47度
- 20分後電池41度
- 37分後CPU 46度
- 37分後電池43度
- 起始溫度29.5
- 10分後36.2
- 20分後38.5
- 37分後40.2

回到正題,在開始遊戲前,手機 CPU 的起始溫度為 31 度,電池則是 26 度;跑了十分鐘後 CPU 與電池的溫度分別為 39 / 33 度;20 分後 CPU / 電池的溫度為 42 / 36 度;三十分時 CPU 與電池則是 43 / 37 度。
- 起始CPU 31度
- 起始電池26度
- 10分後CPU 39度
- 10分後電池33度
- 20分後CPU 42度
- 20分後電池36度
- 30分後CPU 43度
- 30分後電池37度
- 起始溫度27.7度
- 10分後34.6度
- 20分後34.4度
- 30分後37.5度
▍電力續航
Razer Phone 2 內建電量為 4,000mAh,並支援最高 QC 4.0+ 的快充,以及 Qi 無線充電;但小編沒有拿到專屬的無線充電板,這邊就以隨附的充電器與線材來呈現充電的測試。
專屬的充電器在正與背面都印有 Razer 的字樣與專屬 Logo,需要注意的是連接的線材為 USB-C,要是搞丟原廠線材的話,就要另外再找一條雙 USB-C 公的線材了。充電功率則分別是 5V 3A、9V 3A 以及 12V 2A。
- 充電器
- 採用USB-C
- 充電規格
- 一般續航測試
- 效能續航測試

▍實拍
看實拍前也來複習一下 Razer Phone 2 的相機規格,主鏡頭搭載 1,200 萬畫素 f/1.75 光圈 + 1,200 萬畫素 f/2.6 2x 望遠鏡頭。感覺與一代差不多,但感光元件從原本三星更換為 SONY IMX 系列(型號未公佈);且標準鏡頭也導入 OIS 光學防手震,Dual PDAF 對焦則是相同的。

前鏡頭則是與前代一樣的 800 萬畫素 f/2.0 光圈規格,並支援美顏、景深(不可調程度)等功能。

日拍部分先來看一下綠葉的表現,首先在顏色上,Razer Phone 2 的調性是走一個清新路線,飽和度不算太高,但也不會說太過平淡。開啟 HDR 前後可以發現樹叢暗部,以及右上方較亮的地方亮度有下修,整體對比與鮮豔度也多了一些。
放大檢視畫質,整體的銳利度還可接受,但沒有到讓人驚艷的地步;另外,從右下方邊緣的樹葉看起,畫質變得比較鬆散。
由於最近都是陰天,拍日拍實在是讓人有點難受.....這邊就來看一下一般與 2x 變焦時畫質有無差別。一般模式時放大檢視,建築物的線條維持的還不錯,並不會出現鬆散的狀況:2x 變焦時就可發現線條變得比較鬆散,不過整體畫質與一般比較之下差別其實不大。
近拍一張紐澤西護欄上裸露的鋼筋,一般模式與 HDR 在這邊就有蠻明顯的差異,可看到 HDR 為了拉高動態範圍,整體效果就變得有點 Over。放大檢視畫質時,也能看到 HDR 為了拉高亮度,鋼筋的暗部雜訊就變得比較明顯。
Razer Phone 2 在遇到夜景時,自動測光一樣會將整體曝光拉得亮一些。HDR 也是將照片整體拉亮的方式作呈現;放大檢視畫質時,一般模式下雖說天空有些雜訊,看起來不夠純淨,建築物上的線條以及雕刻細節都算顧的不錯;HDR 部分或許是因強迫拉高亮度,在光學防手震的狀況下可以看到還是有些微手震出現。
至於 2x 變焦的成果,一般與 HDR 的效果上與上一組差別不大;畫質上從縮圖就可以看到建築物中央柱子的三條線有稍微鬆散一些。
這組街景可以看到 HDR 主要是針對過曝的白光做處理,暗部沒什麼動的狀況下,整體效果看起來蠻自然的。
前幾天跟家裡貓咪玩的時候,剛好他躲到光線蠻暗的櫃子裡面,趁機就拿了手機來拍一下。櫃子裡的亮度其實跟全黑差不多;不過自動測光還是會把整個照片拉亮,有把櫃子的木質色調與貓咪的虎斑色拍出來,但從縮圖就可以看出畫質已經有抹除的狀況了;開啟 HDR 後櫃子內部亮度提升,但拉高亮度的結果就是出現明顯的雜訊.....
這張則是在亮度更低的櫃子內拍攝,基本上從縮圖的鼻子、手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明顯的抹除感,不過整體氛圍、顏色與對比表現倒是蠻不錯的。

▍小結
在當初拿到 Razer Phone 2 開箱外觀時,對這款前代沒有引入,但品牌精神吸引不少人的這款手機其實有著相當程度的期待。以外型設計來看,延續 Nextbit Robin 方正的樣貌,應該也會吸引一些有情懷的朋友,但在玩遊戲時,方正造型多多少少還是會影響握持的舒適度。
另外,與指紋辨識結合的電源啟閉鍵做的與邊緣切齊,就外觀來看一體感蠻好的,然而在非目視的狀況下,其實要在邊緣滑一下,感覺觸感有變才會知道是電源鍵,這點其實有點困擾,左側的音量鍵位置也做得比一般手機來得低,在按壓時也要重新習慣一下。
遊戲體驗部分,Razer Phone 2 的效能基本上已足夠應付市面上的手機遊戲;不過原廠雖然還有搖桿等相關配件,以裸機的遊戲功能來看,和有著超音波按鍵、還有類似電競筆電功能的 Rog Phone 來說,Razer Phone 2 在這點說是夠用,還是會希望能做得更到位,對死忠的玩家似乎僅有搔到癢處而已;更別說 Rog Phone 像是拼了老命出的超狂周邊配件了.....
至於相機體驗上,大家似乎對電競手機不會太過要求,但畢竟它還是一台 S845 的旗艦手機,相機的表現上來看,真的只能說是普普通通;尤其在夜景暗部的表現上,HDR 雜訊的表現可能還需要韌體做進步的修正,希望未來在相機的調校上也能做進一步的提升,畢竟在一代時就有類似的更新了~
然而 Razer Phone 2 在其他體驗上,反而是有著更為體貼的一面,舉凡 IP67 防水防塵規格、無線充電(還可以配上超級 Fancy 的充電板),以及延伸到遊戲以外-同歸娛樂的影音體驗上,有著 120Hz 的 HDR 的 2K 螢幕(雖然 2K 對不少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沒必要);搭配真的相當有感的 Dolby 雙喇叭,讓小編覺得影音體驗反而是 Razer Phone 2 與眾不同,甚至是在電競手機相比可以脫穎而出的最大特質;且 2萬6 有找的售價,對比同級機種來說相對也是親民的。
▌首圖合成: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