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mdawn wrote:
如此說來, 前一陣子吵得風風火火的「業配新聞」會否也是在這樣的操作手法下的極致產物呢?!...(恕刪)
你擔心的都沒錯, 用引導的方式會導致公信力有問題, 以及不客觀. 不過這些都是在 溝通和討論中出來的, 我以前也很經常的沒有辦法引導成功, 或者試用者不想背書. 這狀況就必須換人重來了.
你看到很多醫藥或者是吃什麼東西有什麼療效的新聞,其實多多少少都跟醫藥公關有關係. 所以我很早就對這些資訊採半信半疑的態度.
不過業配新聞其實不是這樣操作, 業配新聞是說, 我給A媒體下了幾千萬的廣告. 我希望A媒體的新聞部再新聞時間可以配一條新聞, 或者是來參加活動順便發活動新聞. 以前媒體新聞部比較強勢, 通常都不一定會答應, 或者就算答應了, 也會請所謂的跑業配的記者, 隨便弄 混秒數交代過去就好了. 不過近年來出錢的最大, 新聞部的人不止配合,有時候還會做專題. 更甚至已經開始有 [買新聞時段]的傳言了, 不過還好有萬惡的嗯兮兮. 會不停的裁罰新聞廣告化.
下午看新聞, 好像是說吳念真以為是眾人試用, 變成個人代言. 我真的不知道有些公關業界已經變成這樣墮落了. 因為這不只策略 價碼. 還有法律及合約問題(就算口頭也算是約定).
如果真的是這樣, 這實在是非常的嚴重, 詐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