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到現在,來小開箱下。
目前家庭成員小舅子是等不及過年前,買了A款。
把全車咬花防刮料拆卸,噴塗了類似韓國N-line款的同車色套件樣貌。
並將車頂+後視鏡做了特殊水珍珠藏青啞黑噴塗,讓諾大的車體,有了雙色車的質感。
並將A款的下護板,噴塗了電鍍銀特殊珍珠漆。











防刮料,這類塑膠射出放電咬花的PP材質料,號稱防刮,其實完全防不了刮,而且刮花了,還沒得救,只能換新料。
新車3~4年後,咬花面又很容易白化,如果不經常靠塗矽油這類還原劑修補,耐候性其實沒辦法撐個8年10年,乾脆全改烤漆面,一勞永逸,好洗、好整理。
A款其實配備了很齊全,唯一可以考慮增補的,便只有電動尾門,增加點方便性。
其餘的,其實97萬價位帶來說,可以說是甚麼都不缺了。

只有一個字--->真大。XD
有香。
或許南陽總代、三陽生產,為了抑制成本,目前看到是原車後箱原本設計應該有快倒裝置。
該部位只剩內凹槽無機能結構。
但97萬,幾乎想得到的配置它都給了,實在也沒啥好挑剔。
目前開這台車跑了1000公里,本來想說,這麼大一台,應該會重拖,但實際上路,它的動力輸出挺充沛,提速比我2017的 KUGA 1.5T 4T旗艦還要猛。
而且引擎運轉聲浪頗精緻,有點之前我開工廠VW Tiguan 380 TSI R-Line的加速運轉的質感,這點頗令人激賞,精緻度,比我的老KUGA 4T優異。
空間就更不用說了,Tucson L應該是同級距數一數二的大,或許CRV MK5還可以拚一下,我開new RAV4也沒這台艙室大。
各方面,都很有水準。
拆卸噴塗時,也有查看了下這台車的車體結構。
三陽的生產質量還是很優的。






扣點都是歐規車設計,密度高。
前後保桿內的內鐵支撐,也都很完整。
後保桿採用的是射出PP+GF40%強化纖維。
前保桿下方,也有同歐洲高級車除了前保桿內鐵,下方也有一跟防撞桿(紅圈),這支也是PP+GF材質。
如果能用SMC熱壓碳纖維製作,就屌了。

因為車身尺碼比較大,操駕上,比較沒辦法像KUGA短小精幹,彎道循跡有比較鮮明的差異。
但以一台家庭用中型SUV,這副底盤,也很歐洲調性了,開起來有更好的舒適性。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愛像VW Tiguan 380 TSI R-Line硬梆梆的跑車化懸吊。
方向盤轉向比較輕手。
就產品工業設計面,目前它的頭燈在前保桿左右中間帶,如受小區域偏撞,會相較於CRV MK5傳統靠近引擎蓋往上方的角度,更容易被撞爆。
這顆頭燈總成,一看就不便宜,單邊可能得要破2萬。
後擋雨刷隱藏在尾翼下方,這個設計我覺得很讚。
因為這樣雨刷壽命會比較長,有小屋簷住,不會像一般掀背車型,後雨刷位於後擋玻璃下方,風吹雨打日曬久了,雨刷橡膠劣化較快速,有尾翼幫擋風擋雨擋太陽,橡膠比較不會劣化太快。
內裝設計坐乘操駕,頗舒壓,比較不會像我開上KUGA,會拉5000轉。
應該是目前我開過new RAV4、CRV MK5、VW Tiguan 380 TSI R-Line、KUGA MK2.5 / MK3這幾台當中,比較舒壓型的坐艙氛圍設計,這點是不錯的。
等天氣更穩定點,在找時間,把車拉去找個好山好水拍一下完整的開箱。
PS :
許多車友在問防刮料噴塗是否密著。
塗裝基本要能過國際福特亞太FLA耐水解、耐衝擊(鐵砂碎擊)測試。
咬花防刮料塑膠料噴塗介面耐衝擊廠內高壓水柱衝擊測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lHpl-9eeTY&ab_channel=%E7%8E%A9%E8%BB%8A%E5%92%96%E8%88%87%E5%8B%95%E6%BC%AB%E5%AE%85
通過檢測報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