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才使用短短的100km,就發生行進間鈑件互相摩擦的異音(左側後行李箱三角窗旁);只要道路稍有一點不平整,行進間造成車體有些微的扭曲,就會發生明顯的"搭搭、搭搭"的異音。就連高速公路這種已經很平整的路面,也會持續產生異音。
因此,在開這輛車時,這個明顯的鈑件異音,就成車室裡令人不舒服的干擾。

於是,才開了100km的新車,就到現代服務廠報到,並把後行李箱的飾板拆個精光,以進行異音根源的找尋。
由於異音相當清楚,故異音所在的位置很快就被找到;但因為異音根源,是落在鈑件之間;因此,對於現代汽車/三陽工業是否能根絕此問題,一開始就有點擔心。
雖然如此,還是選擇相信現代汽車的說法,讓其維修。
然而,每次維修之後,只要再開數百公里;異音就會再度發生;前前後後至今(行駛 6500km);就一共進廠維修7次;每次3~7天。
花了這麼多的時間,維修了這麼多次;現代汽車卻始終無法解決這個品質問題。只是讓車主不斷重複 " 送修、取回、行駛後再發、再送修" 的輪迴。

期間,由於服務廠的消極處理態度;也曾透過現代汽車的正式客服管道,客訴到現代汽車總公司;才得到相對的重視。當下,現代汽車亦已請三陽汽車,派遣技術人員共同處理問題。
只不過,即使經過三陽汽車+現代汽車的聯合處理;維修後的車輛,僅再經過1500km的行駛之後,異音還是再度跑出來。
經過了這麼多次的持續維修及再發,對於現代汽車及三陽汽車的修復能力(聯合維修三次),已經完全喪失信心。
因此,在不勝其擾之下,透過當時購車的業務及服務廠的廠長,表達要求現代汽車折價買回的期望。
然而,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歷經消保會的協調會議;得到的,只是現代汽車願意將車輛拉回再度維修。
至於維修後可以保證多少里程不會再發;或是再發之後的後續方案,對談人員一概表達未獲授權,所以無法回應。
幾個繳學費後的心得:
1. 即使韓國現代汽車,已經是世界銷售量前幾大的車廠。 但台灣現代汽車≠韓國現代汽車。
台灣現代汽車的組裝的品質,是三陽汽車的品質水準; 他不是韓國的現代汽車。
2. 即使你有買一台車用個十年的打算;市場對於品牌的折價水準,最好還是考慮一下。
因為,你不知道你會不會遇到類似的品質不良,讓你不得不選擇放棄這台車。
這時候,驚人的折價幅度 (96.8萬-->63萬 ;使用6500km ),就是消費者的切身之痛。
3.車輛是跟現代汽車(南陽)買的;可是遇到品質問題,現代的人員,經常都會提到,車是三陽汽車做的;所以品質要問三陽、協商要問三陽、什麼事都跟三陽有關。
好像消費者是跟三陽汽車買的;現代汽車(南陽)能夠提供給你的方案;就是不斷地要你回廠維修;至於其他的解決方案,則都不再選項之內。
對於一個有歷史的汽車公司,這樣的品質水準、維修能力及善後的消極的態度,只能說真是令人失望!
現代汽車(南陽),選擇了你,真是令我後悔~

110km 進廠維修單


1,060km 進廠維修單

2,793km 進廠維修單

與現代汽車技師溝通維修事宜


後行李箱飾板拆個精光;
異音發生在鈑件之間;現代汽車卻寄望藉由外部的鈑件補焊,可以解決異音問題。
結果當然是.... 無效~

到第五次維修時,已經要求現代汽車技師,去使用內視鏡類的工具,去找出干涉點;以進行後續的補強。
但,應該是沒聽進去;也沒有做對的事。
所以在3千多公里時,又再發生異音;所以就只好透過客訴的管道,反映到現代汽車總公司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