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上個月份2011/6/得知預定的BC可調避震器來了
現代i10改裝品要尋找..做足了1年的功課才找到避震器可改呢
可以說是...改個車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呀...

i10車友~您終於不寂寞了

因為早上有跟預定的保養廠預約..所以一進PIT區馬上四輪落地...

前輪原廠(麥花臣)避震器..車子雖小..但硬度頗高..(對於這種小車..算硬了)
買了3年了才開了1.3萬公里...此避震器還算新呢..

主角坐快遞到嘍~BC30段高低阻尼可調避震器
坦白說為了找I10可用的避震器..我可是花了不少功夫詢問才得知BC已開模出來了
而其他大廠避震器..我也有詢問過
不是要留車開發...
不然就是價格無比的高...(訂做品一套就要快3.5萬??)
總之小車嘛...有的改就偷笑了

HYUNDAI 08年起I10專用
別再信一些業務跟您說跟舊款ATOS通用
其實車重.與細節還是略有不同
(這點也是我剛開始搜集資料得知的)

原廠大卷式跟改裝直卷式的差異

雖說是整套套裝避震器..不過上座還是得用原廠的....這點讓我覺得套裝
跟本是叫"整套包裝"好的...哪來整體呀?
算了...可能上座要附..還得開模製作..耗工費時成本增加吧


後避震也是全可調產品
未改裝前原廠車高


降低後車高



新改款i10車尾

降低後尾端

車側高度比較


(原廠高度)(吉普車仕樣)為了台灣拉力路面與底盤安全...只好妥協了
裝上後調整車高...
原預計是要前後一指就好
不過家裡上坡太斜
怕上下山不方便
所以還是妥協為兩指

終於達到我理想車高了
接著就是整體試乘的調整與調性了
(以下調整視個人習性所為..設定值為個人參考用...安全第一)
首先車高設定為兩指(這也是較普遍的設定)
但如果需要更低..BC此組可以調到輪拱內....(極低)車頭可能剩一個拳頭高

調整部份都以筒身為主
彈簧部份BC給這部I10設定為前6後4的公斤數
算是比較偏軟的設定(不過軟硬還是取決於阻尼)
首先剛出保養廠是設定在軟硬前後15段先參考

假日前往北海岸試車
坦白說路感得確比以前更加硬朗(說白一點過坑洞後座還是會跳)
所以15段可能的話後方還是得降一點
所以說二次回廠後..我決定一口氣降到前8後8的阻尼
(我的設定是0段最軟~30段最硬)
所以要設定的車友可以參考


後來降到前後8段後...得確50KM以下舒適多了
(偶爾還會有換回原廠的錯覺)
不過好景不常...
因為後方有載小朋友(9個月大)
路過橋接縫或坑洞...震動還是大了點...
畢竟現在這狀況想要熱血也要再等等..

以自行用千金頂頂高後輪..
鑽入車底調了後避震...
調至0段(所謂最軟)
果然.....
跟網友說的 前後差10段會有意想不到的感覺(軟)
不過變成彈跳感變大了...
行經承德路石牌附近路段...
60KM時..
後座起伏變大了....
可能是阻尼跟不上彈簧所致
所以.後輪又上調了5段.
達到了目前的前8後5的段數
乘座感已經接近原廠了...
或許哪天有空再把他們調到最硬..或最軟看看吧
以下是簡單的改裝心得:
整體乘坐感坦白說在10段以上得確比原廠硬的多.不過高速穩定度無話可說..比原廠指向性好太多了
不過一般道路坑洞彈跳感還是略為明顯...約在50~80km間
但順順開的40km以下卻又異常舒適
一星期才開一次的車況之下
目前嘗試過15段 .8段 .前8後0 .前8後5
至目前前8後5還是可接受的範圍
比較希望可以調到前5後5試試
坦白說bc這組避震器滿意度已經有70分了
不過可能是車型方面..調整不易
不然如果可以隨時隨地調整的話...
這組避震器c/p值就更高了
繼續嘗試調整至比原廠更舒適看看嘍.
以下附上幾張北海岸兜兜風的照片分享吧



文章出處與部落格同步
http://www.wretch.cc/blog/gn00138847/7358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