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保養時記得關心一下愛車,不要只在休息區吃餅乾

算你運氣好有發現
不然沒洗引擎錢照收
iori530 wrote:
今日回現代保養廠做三...(恕刪)

其實二難
一方面要尊重專業、別人的工作區
一方面又常被不用心的技師亂搞


我是在年度保養後,回家將保養單歸檔時,
發現我的輪胎胎紋愈跑深(比之上一年度)。
技師一定認為我的車才二年多,
輪胎紋不會有問題,隨便量一下


此事驚動保養廠廠長、經理,
二人都親自道歉。
結果退我前後二個年度的保養費,加上約四千元的保養券。


你說怎麼辦?
不同意車主無權進入維修區的說法
今天你是車主,付錢的人,你就有權利監工
要不要做,是每個車主的抉擇
我就遇過機油號數加錯及將油加到水箱內,你不去看,你怎知道?
還有一次保養後卸油螺絲滲油,維修時竟拿桶子要將油收集後再加回去,我當場阻止,換新.但那桶油還是留下來,不知加到誰的車子裡?

bibliophlist_32 wrote:
同意二樓的說法。
台灣現在應該很多原廠都不讓客戶進保養區。
我認同這種做法。
這是尊重專業與確保安全的做法。
設身處地,假設你是公司白領職員。
有客戶直闖你的辦公室,站在你位子後面,指導你怎麼工作,你會怎麼想?
這邊分享一下 十幾年前 我在某原廠服務過
包含一些同學們(汽修科)在各廠的的經驗

簡單講亂七八糟的是 各廠都有 哪個廠我就不講了
以前 車廠提倡1000 5000 10000 每5000換油
1000 高機率 不換油 只換油芯 甚至敢一點的 連油芯都不換
其他消耗性零件來說 來令片3萬公里就報 看客人換不換
看車上剩多少(每個人煞車習性不同)有些人3萬 還有3分之2
哪就直接收進口袋 不到3分之2的 哪就換給客人 提前換賺業績(當然也有特殊案例 有人不到3萬真的磨平)
火星塞 傳統火星塞壽命較短 跟客人鼓吹煥白金火星塞
但是 保養紀錄不會自動帶入 下次週期到了 一樣叫你換 然後收進口袋
空氣濾網 清一清裝回去 收進口袋...
甚至有些人還有大絕招 買該廠牌車 凹特殊零件
客人的車過保了 換下來的故障零件
用自己或親朋好友的車子行照去跟公司申請保固
所謂的保固 幾乎都是技師/技師長主觀判定 除非是變速箱 引擎 特別貴重的物品 總公司才會介入

到現在 個原廠幾乎都把機油 瓶裝 改成 桶裝 用油槍加機油
不過....你以為這樣就沒有師傅牌機油嗎
她們會自己找桶子 換機油時 不要漏乾淨 油槍是固定的配額
把多出來的機油 打到空桶 再找機會
等客人自備機油 人又不在現場 在加給客人 自備的外廠機油 就進了技師口袋
一些油精之類的 就不用在多說了吧...
按規矩的師傅 絕對有 只是比例...在我哪個年代 很少
現在按規矩的會變多嗎? 你想賭嗎? 不想賭就去現場關心自己的車吧


總結...不過你懂不懂車 在現在陪自己的愛車 是很重要的事!!!





要夢 wrote:
坊間自己出來開的保養廠 技術都比所謂的原廠技師強多了


無論是原廠或是仿間保養廠,都一定會有學徒,
不然這些專業技師從何處誕生的!

原廠當然是對本車系比較熟悉,但專業度不能一桿子打翻一船人,
坊間的維修廠,為了客源需要學習各廠牌,
基礎的換油保養當然差異不大,
但較專業的維修時,相信原廠會更勝坊間維修廠。
Toyota也一樣啊
二月保養還給我忘了清洗鼓煞
還好我有去看

大頭澤 wrote:
Toyota也一樣...(恕刪)


這一整串看下來,好像覺得還是得監工一下比較好。
跟工程一樣,做完了誰知道裡面做的怎麼樣。
不過前提真的是得自己也懂車子的基本,不然被人家
在面前胡來自己都不知道。
樓主+1。我也分享一下第一台車S牌,一向忠於原廠保養及含驗車。直到幾年後的一次回廠保養,菜單列出尾燈更換-數量20。現場抓包從此只回來驗車。
去年買了N牌X-頂的,逛逛01就像是看報紙一樣。網路爬了一陣子,雖然風評不好,因近最後還是在內湖廠下單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現場下單用不到兩個小時,只繞了一圈連試開都不用就買了。想砍尾數五千不給說送前兩次保養。第一次回廠,坐在休息區菜單送來看一看嗯兩千多還好,就告知買車送保養。菜單馬上被收回。保養好了技師還給我看換下的機油芯,連單子簽都沒有第一次就這樣給過了。
五千回廠,一樣坐好椅上,送上菜單⋯⋯有點像上餐廳。又看了看一樣兩千多,兩次加起來也近五千了也算公平,又說一次,菜單又被收走,真78。坐了十幾分鐘,想說一百一十一五的車菜單列了7、8項來去給它看一看,奇怪車子怎還在車道上沒上架。好吧!就說這家生意好要排隊的,又過十幾分鐘下去看,咦!車子在洗車區都在沖水了。有點不爽又回位子上,幾分鐘後叫我去牽車,這次一樣沒簽單沒濾芯沒換下的耗材。心想說新車磨耗期就這種保養法以後還得了。跟接待聊了一下趕時間就走了。心裡00XX的。
幾天後女客服打來問滿意度。呵呵!說了一遍,還問我還會回廠嗎?我說那妳說呢?最後會回去 討論就沒下文了。三月後換個業務來告知車保要到了,又說了一遍,說幫我回報。過不久一位廠長打來,又說了一遍。最後希望能再回廠能見個面。
最後,你我都是消費者回原廠保養要的就是認同原廠的 技術專業及品質服務。進廠保養都有一定的sop流程。做事如此草率當消費者是啥碗糕?天作孽(大環境)有可為,自作孽...。業務賣車跟技師修車兩者業績利潤是分開,當技師被業務牽著鼻子走廠會 很難看。
請大家支持優良原廠 所謂:真金不怕火煉。
以上說的是我的經驗分享,過程通話有錄音保留及菜單照片。
現在各廠牌保養廠都學toyota那套

等候室裡的服務、態度、接待、點心、咖啡 都是表面工夫

實際保養情況

以我自己進保養區的眼見為憑 根本漏洞百出

很多都是打馬虎眼就過去了

各廠牌都一樣啦 真的不盯不行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