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zukaman wrote:
跟民族情結不是太大關係
主要是產業重疊性太高有70%
也就是相互競爭
她賺得越多你就賺得越少
韓國廠商民族性又強
比如一家韓國企業跟一家台灣企業同時在大陸設廠
請問韓國企業會買你台灣的設備嗎會用妳台灣的材料供應商嗎?
相對地台灣的企業,就會大部分用台資企業的設備及材料供應商
如果你的親人都在這些台資供應商上班不就有更多的工作可以接單
你是賣雞排的在這些台資供應商員工有更多的收入不是比較可以有事沒有去給你買個雞排
這叫做經濟循環,你的錢給外國賺去,這些錢就會在他國內循環
況且你被韓廠賺的錢很多是她又拿這錢來跟你自己的公司競爭
溫水煮青蛙,一時幾年之間感受不到,但是跟十年前比呢二十年前比呢
台灣不是從本來的領先韓國到落後韓國
政府當然有責任,但是政府的組成也是人民
如果人民本身沒有這樣的意識,國家發展落後只會怪人民自己組成的政府,
不就永遠無法改變,不也是自己造成的嗎?
如果人民本身有這樣的意思,她當上了官員才會去落實改善困境,設法提高競爭不是嗎
所以我常說如果你貪圖CP值去買韓廠商品
這是人性跟跟教育造成,因為你不是韓國人
可以把國家全民的利益看得比個人私利還重要
那無可厚非,但是也不需要搧風推波助瀾
把韓廠產品說的多好,自己國家生產的東西多爛
這不僅限在汽車產業任何產業都適用的
為何台廠沒有CP值
為何納廠要用韓國變速箱,韓國機油
你只想到競爭,但人家想到合作雙贏
到底你想的對還是那些公司想的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