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forever wrote:
不得不給你個尤其最後...(恕刪)
所以我都是慢慢洗腦慢慢爬文
推薦比南韓品質更好的東西給朋友

allenchao33 wrote:
我自己就身在面板業,你說的都沒錯,但商場真的不是那麼單純的國對國而已,美國為了要錢不狠嗎,反托拉斯法怎麼讓面板業爬不起來又跌一跤?當時AU面板對大陸投資案,政策的搖擺又如何喪失契機的?
韓國人的手段是大家都不齒的!大家都還在語言上反制,卻又沒人真正想去了解原因出在哪?究竟都已經知道韓國人會出啥手段了!為什麼在商場上大家還是會敗給他們?
我們自己的市場評估有沒有問題?行銷策略又是否比得過韓國?政府的支援是否能像韓國對他們的企業一般,讓他們有足夠的資源與"手段"與世界其他廠牌競爭?
每每都只有聽到要抵制韓貨的消極做法!但卻都沒真正看到大家理性的去想想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說手機好了,HTC上次的S風暴其實道出了很多台灣企業主的心態與策略問題;
說車好了,台灣車廠對台灣人價位定位與世界比較,(安全)配備的比較;其實消費者都是被砍殺的一群,不分日韓歐美廠牌,但是消費者卻還是在意在某牌的車一定很爛的心態問題打轉...
每每看到身邊的朋友,對著買韓國貨的朋友說三道四,盡情酸苦;都覺得這是一個自由國度,自由言論所該有的行為嗎?真的很想衝過去跟他說:你有權表示對韓國的不滿,但是不可以因此歧視買韓國貨的台灣人。
colytw wrote:
美國環保署的連結看來...(恕刪)
meridian wrote:
美國Motor Tr...(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