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

SantaFe CRDI<山土匪進化論Stage-3之還沒開始就結束>

cchsux wrote:
鱷魚大....小弟我...(恕刪)


還是被發現了,不過,這還真是個好物~^^

後李仔串,我是在更換後下拉桿一年之後更換掉;原因是左右兩邊的橡皮都破損而產生異音,這其中常跑山上,我想,應該是這個原因導致它提早掛點........


期待EBC來令與X7行車紀錄器的文章上架~^^
Hello~
上週四9/24終於交車(全省9月份最後一輛黑土匪),盼了2年我終於正式成為土匪的身份了~!!
在這向各位拜個碼頭~!!
以後請多多指教~
請問有族貼or 柴油貼可以取得(購買)嗎?!
liholiho wrote:
Hello~上週四9...(恕刪)


恭喜喔~
有時間來開箱一下吧!
要洽各區角頭辦理喔...

您是哪一區呢?
小弟新竹區(黑土匪)
角頭不會是C董吧?!
已在U-CAR先開箱.
C董這兒稍後補嚕~!!
liholiho wrote:
Hello~上週四9...(恕刪)


恭喜恭喜!

最後一台...頗值得紀念^^

重點是要開的舒爽....敗家之路還很長~但是別擔心!

反正有很多人陪...哈哈...
liholiho wrote:
小弟新竹區(黑土匪)...(恕刪)


誤會誤會....我不是新竹區的角頭啦(沒記錯應該是酷熊貓!)~

其實多數的時候...我都被我家那兩隻稱為"豬頭"~"~
<重大發現:關於TTC緩衝墊>
這問題…打從我裝完後下平衡桿,就不停的在我腦袋裡盤旋?

彈跳? 彈跳? 我知道台灣路爛是事實(也是必須面對的事實)…我也知道因為要增加操控性(主動安全),所以會犧牲部分舒適性…但是…就不能有個完美的平衡點嗎?(至少對每個車主而言~因為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

早上,趁著把車架高,更換來令片(評估中)之際…我再度仔細觀察土匪的懸吊系統!

我在想…有沒有可能緩衝墊在避震彈簧上的位置會影響彈簧阻尼特性的表現?

假設我們把彈簧分成三等份,也就是上中下三段…那麼,緩衝墊在這三個位置上的表現又會如何呢? 從我淺薄的物理知識推論…絕對不一樣^^

其實,我認為緩衝墊並未改變彈簧原本的阻尼(除非常態性的壓縮到底),而是改變了原本阻尼反應的時間,而這個反應的時間又跟緩衝墊在彈簧上的位置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看了一下我目前車上的現況,不管是前懸吊還是後懸吊,緩衝墊的位置都是在下段! 這也說明了…2年多以來,我感受土匪的操控性多於舒適性甚多~莫非是要我先苦後甘…有一種可能是~這些店家在幫忙安裝的時候,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那就挑個最簡單的來裝,自然就會裝在下段了~"~我也相信,多數人的緩衝墊或許也都是裝在下段…所以感覺很硬,不輸胡…不爽,被家人幹譙…所以裝了又拆! 但是拆了之後又發現操控性大不如前,所以拆了又裝! 拆裝之間,除了耗時費工…什麼都沒得到? 白來一遭,何苦來哉???

就不能摸蛤又洗褲嗎? 當然能…因為我是CC大(為了生存+完美進化~以打不死的蟑螂為師)^^ 哈哈…

於是,我稍微動了一下緩衝墊的位置,把原本處於下段的前緩衝墊順時針旋轉約180度,讓緩衝墊的位置變成中段偏下一點點,這主要是考量到前輪負責傳動/轉向,因此還是要稍微往操控性靠攏一點!

至於,後懸吊(土匪的後懸吊是彈簧與避震桶分開的多連桿形式)就把它調到中段偏上的位置! 主要是因為後輪已經有SPR後下平衡桿強化,對於操控性有一定程度的輔助效果,所以緩衝墊的裝設就可以稍微偏向舒適一點!

要留意的是,左右邊的緩衝墊位置盡量調到對稱,否則輪胎磨耗可能會不平均,車子也會不好開~"~

考試的時間到了^^
上路…咦??? 這…這…真的是我的車嗎??
原來過去我認為的舒適好開…不是真的! 因為現在的設定真是好開太多了…
舒服…真舒服! 除了舒服還多了一點成就感^^ 對於路面坑洞,高低起伏的處理整個人性化許多,死硬的感覺不見了…一路Q,就連碎震的感覺都大幅減少,就算大濫路偶有出現但細膩程度卻是前所未聞…奇特的是…從懸吊以下傳來的運轉噪音…也變小了! CC兄…這真是太神奇了^^ 更重要的是…操控感覺依然~原本過於神經質的路面反應已經不複見…我真是太滿意了今天^^ 呵呵~

還沒完! 說過不能只是自爽而已~
晚上,趕快拉著女王公主上車…二話不說往新竹市最濫示範道路”中山路(天公壇段)”一路衝衝衝! 不一會兒~神經大條如麻繩的女王終於忍不住出聲了…………"啊你今天是又去亂搞什麼了? 你的車怎麼坐起來好像變高級了…不像之前一樣神經兮兮的亂跳?"哈哈…當然要把我作的鳥事擴大渲染再歌頌一番(我有學到台灣媒體的精華手段)!

理論上:
1.緩衝墊裝置於避震彈簧上段: 操控down, 舒適up! 因為緩衝墊在懸吊行程的末端,所以壓縮力道先經過下段彈簧的吸收再由緩衝墊作最後把關.
2.緩衝墊裝置於避震彈簧中段: 操控/舒適 各占一半, 因為一條彈簧最弱的地方就是正中間(也就是最大壓縮行程的地方,所以感覺軟!),越往兩端,抗拉與抗壓能力越是提昇(但是壓縮行程也越短,所以感覺硬!) 其實這也是最標準的裝法…因為緩衝墊存在的目的不就是要性能/舒適兼顧?
3.緩衝墊裝置於避震彈簧下段: 操控up, 舒適down! 因為緩衝墊在懸吊行程的開始端! 意即,任何壓縮行程一開始就已經被緩衝墊介入,除非緩衝墊已經壓縮到底…才會再往上延伸!

今天,我已經驗證過 2/3跟理論完全一致^^ 所以1應該也不會有意外~
原則上就是緩衝墊裝的越高越軟越舒適(但還是比原廠搖晃少),裝越低就越硬朗,效果也越明顯(但是彈跳也會跟著嚴重起來)!

所以,那些還在猶豫避震墊裝是不裝的人…趕快觀察一下,捲起你的袖子,試著按照上面的理論微調一下自己的緩衝墊! 或許也有機會調出專屬的設定^^ 在自己與家人之間,在操控與舒適之間重新取得”完美平衡”! 讓土匪把滿足全家人的需求的角色,發揮到超越完美的境界吧~~~


C大~
雖我還沒去裝甜甜圈,但也多少膯人說過它的優劣.
也因此~還沒有想裝的念頭.
今日聽您試驗的結果,以燃起了我想來去感受的念頭.
感謝您~
cchsux wrote:
<重大發現:關...(恕刪)


甜甜圈將避震器
變化成可調式
真是太神奇了!!

sabarose wrote:
甜甜圈將避震器變化成...(恕刪)


差不多是這樣的意思!

等你調完再來分享喔~

如果車沒有....也同時會失去許多樂趣喔^^

  • 4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