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sux wrote:
<賀喬遷之敗到...(恕刪)
哇~
C大你也未免"敗"太大了吧...
先前看你的改裝發表沉寂了好一陣子...
還以為已經"洗心革面"回家當好男人了說...
想不到是隱身背後玩更大、改更猛...

我渴望能先看到下面3樣東西的發表~
1.SPR後下平衡桿
2.EBC道路加強版(黑皮)來令
4.天行者X7 GPS/G-sensor行車紀錄器
因為進氣岐管我已經有裝"終極版"的手工金屬管~


目前已經通過1萬公里的路試...想說開個2萬公里後再來發表~
至於EGR我已經清過2次囉~


由於腦袋空空不知如何下筆...所以就沒發表...
既然C大清過了...就交給你詳述囉~
還有C大先前徵詢的"自排油冷卻器"...

小弟我跑去裝了快一年...結果裝了之後都沒機會去爬高山...
不過這個月底要去合歡山囉...到時候有機會在發表"自排油冷"的效果~
自從山土匪爬坡事件後,我沒再發表過一篇像樣的文章!
真對不起大家,放毒都沒放好…真是…~”~(算是我怠忽職守)
一方面最近是真的沒有再亂搞(除了我表列的這幾項之外,還有2項),二方面是…其實大灰目前也頗能滿足自家的需求,所以自然也不需要更多的改裝…呵呵~
但是…每當有令我心動的產品出現時,敗家的潛在意識就會蠢蠢欲動~加上我又是急性子的人,所以一旦動了念頭且經過評估後,就會立刻付諸行動,時間通常不會超過2天^^現在要談的SPR後平衡桿(防傾桿)就是一例,今天電話談好,明天此刻已經裝好試用中~"~這等效率…如果用在工作或家庭上,不知多好…哈哈!!!
言歸正傳,來談今天要分享的山土匪專用後下平衡桿(防傾桿)~但是因為樓太高,所以我簡單複習一下先前的改裝邏輯,方便新加入的車者閱讀!有看我文章的人,應該很多都有加裝SPR引擎室拉桿,搞到後來連原廠都有賣?我不知道有安裝的人是否能感受出裝與不裝之間的差異,也不知道大家感受是否如我一般…
從車輛底盤的角度來分析,其實若要減少側傾或是彈跳,最根本的方式應該是要從懸吊著手(也就是四支避震器)! 但是礙於經費短缺,再加上選擇性不多,同時也沒必要把好好的原廠避震給遭踏了…因為對我來說,那都是血汗錢! 於是,我在交車的同一天就裝了TTC緩衝墊,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經濟的強化避震的方式,一直到現在,我仍相當滿意這個改裝,也是我認為所有C/P最高的一個必敗改裝品…常常跑山路的人應該都能感受它所帶來的好處!
只是,限制了避震器的彈簧行程,雖然能有效抑制過彎側傾與煞車點頭的狀況,但是於高速公路切換車道時,仍會感覺車身有點跟不上方向盤,這是其一,另外,緩衝墊的原理其實是把大震動的能量或側傾的幅度變小但是多次小碎震的方式加以化解(根據能量不滅定理,車輛所產生的能量不變,差別就在吸收能量與釋放能量的方式不同而已)…所以,任何緩衝墊的必然負面效果就是行經崎嶇路面時的彈跳稍強,且碎震增加(但TTC相對已經算是市面上表現十分良好的一款產品),這是其二. 可是憑良心說,這是非戰之罪…世上只有台灣需要路平專案(還不見得會平?),其他國家大概是不必專案也很平~”~(這不就是人民納稅,而政府應該給用路人的最基本保障嗎?真奇怪…A錢專案至少讓我聽得爽一點…哼!!!) 我知道有人幾經取捨,裝了TTC又拆下,我完全能理解~這不過就是大家根據自身需求作出取捨而已^^
然後,二年前的某天,看到SPR誠徵土匪車主試用引擎室拉桿,我二話不說…拿起電話~ 2天後,全台第一支土匪專用SPR引擎室拉桿就出現在我車上了^^ 經過緩衝墊強化的前懸吊,再透過引擎室拉桿的幫助,原本車頭跟不上方向盤的窘境已經得到紓解^^ 但是…唉! 天下難有兩全齊美者,抓龜走鱉…要不就是口袋不夠深! 結果變成一來車尾跟不上車頭,劇烈駕駛時,後廂還是晃,二來底盤前面傳來的碎震更多了…真是救命啊!(不需要鬼叫,早就說過改車是不歸路…老師在講,你都沒在聽?)
於是趁機換上米牌255/55/18大腳…此舉真是深得我心! 安靜/穩定/抓地佳/排水快/Q度夠/大腳威…不要懷疑! 這樣的設定讓我一直滿意到現在,但我一直沒忘記,車尾跟不上車頭的症頭一天都沒消失過!
直到"SPR後下防傾桿"出現…
...待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