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佩雯也好或是真的想再分享一次的朋友也好
實際上,車主確實受了輕傷還有力氣回原廠抱怨的
這台車確實救了這個三寶了~
http://whenwhere.pixnet.net/blog
歡迎來我的部落格參觀喔
這麼安全的車,人都沒事情,這真的是值得考慮購買的車阿...
m3csl wrote:
就您的量化觀點:
1.為什麼用斜角度的車身長度就可以來推算距離?為什麼不說後面的計程車就涵蓋了多根桿子?這樣距離真的準確?
參考值為假設理論,是否要尤其去驗證,需要實際去考量。若無實際參考值,依據參考假設為基準。
我在本文也沒有說 100%準確,而是用這個去做為參考。
m3csl wrote:
2.透過燈光來定位該車的起始位置?然後再用撞擊時間來定位撞擊位置?連警察現場測量距離都會有誤差了,光用影片就有辦法計算距離?
同第一個問題回答,作為參考值的假設理論。
m3csl wrote:
3.彎道中的弧線距離用2根桿子的直線距離來推算?
還是要回到第一題,這為參考值。並且道路的曲度並不會增加過多的誤差值,依舊為值得參考之數據。
好的!最後再回覆你另一個事情
影片我看了很仔細了
100 MPH 跟 50 MPH的撞擊測試
沒錯!
100MPH = 160km/h....
50MPH= 80km/h....
而影片中使用的是韓國大宇的舊款車輛,我們就先不討論它的安全性如何。
針對這個的問題,應該是 同質量等速度 VS 不同質量不等速度 的差異性。
最後,在沒有基礎的參考水準,若不先進行假設判斷,導致的就是空講!
自幼的物理化學教育,不就探討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若一切都要等到數據透明化,才能去算計這一切。
可能萊特兄弟不會發明飛機,賈伯斯不會提出iphone,UBER不會出現商機。
因為當自己的思考被框架侷限了,就不會有其他發想了!
就如同我最愛一句台詞 "The power of dreams"
力量來自於夢想,如果我被框架侷限了,我的夢想也是被侷限了!
所以不要設限自己!共勉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