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這樣比, 美國的65萬是手排的陽春版, 台灣的99.9萬是進口,7速雙離合器,但不知道內裝配備如何? 如果還含那個8吋影音套件就真的算ok。說真的,現在台灣有那款(原廠)車1.6渦輪可以榨出201匹馬力,0-100km 7.1秒? 這成績比搭載2.0渦輪的Benz C250 , InfinityQ30S還快一咪咪Hyundai Elantra Sport Acceleration Test
NAME65418 wrote:題外話 想問台灣特殊的稅制的原因到底為什麼?? 保護誰? 這個牽扯的層面太多了我試著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一下一、就汽車來說的話,大概就兩種稅,一個是進口稅、貨物稅相關、一個是使用稅相關(如燃料稅、牌照稅等)二、進口稅相關簡單來說就是為了保護國內的產業,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如果進口車不另外課稅的話,等於台灣人民的錢是直接被國外公司賺走,但政府卻沒有稅收收入。而汽車其實也屬於民生必需品之一,只是需求程度沒有糧食跟能源這麼強烈而已。但現在讓人民不開心的是,保護了國內的車廠,但這些車廠卻沒有給人民一個更經濟實惠的車,反而是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為最優先考量,這個可以看看和泰跟裕隆的財報就知道了。站在人民的角度來看,就cp值來說,國產車的cp值已經跟進口車差不多了(只要你問問自己,進口車扣掉進口稅後,你買哪個?),那自然而然會覺得政府的保護是多餘的,只是讓特定人更容易累積自己的財富而已。三、使用稅相關,就個人的意見是依排氣量來徵收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應該是以使用量來課徵才比較合理。不然我一台2.0的車一年跑10000公里,而另一台1.8的車一年跑30000公里,結果是2.0的車需要課徵更高的稅,怎麼想都覺得不合理。總結一下,其實台灣稅制並不特殊進口貨物高關稅是國家保護國內產業也是保障政府稅收的一個通用作法,只是如果沒辦法讓人民取得更好的國產貨物的情況下,是否還需要這個保護?其實,政府可以讓國產車做的更好的,但官商勾結的情況下,這已經不太可能了。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撞擊測試不能公開、ESP這種基本的東西還得等一年才會是標配、ARTC幾乎都那兩家的人。以上,雖然說要簡單說但還是寫了個落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