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omancheng wrote:
請問各位大大有沒改裝...(恕刪)
開始的時候, 我也是這樣感覺.....但一段時間熟悉土匪的煞車特性之後就慢慢得心應手了, 不能說不好, 而是夠用而已~當然, 如果有升級動力....那可能會略嫌不足~
其次是, 升級煞車要不少錢! 所以還在觀望中.....
我在1000公里前, 大概是7.2~7.6之間, 很簡單....因為不敢用力亂踩,而且跑了兩趟新竹台南~
1000公里後, 就常常大腳, 8.2~8.4之間, 5000公里後,激情稍退回歸正常大概8.0~8.2之間,
改大腳又變成8.4~8.5之間, 改完晶片, 經常拉轉亂飆還是在8.4~8.5之間!
而我現在顯示8.5!(但是實際上應該會好一點, 因為車速比原來快了3公里, 我已經5000公里未reset)
所以結論就是, 改大腳一定會增加油耗, 而改晶片剛好把這裡補回來! 等我恢復平靜,應該還會更好一點~
如果你什麼都沒改而油耗比我差, 那顯然是你的黃金右腳還可以再練的好一些!
從網路上一些分享看來, 大部分有改大腳與晶片的土匪,多介於11~12之間, 我是十分認同這個數據的, 因為我也大概是這樣啦!!!
如果很明顯是保養完之後才變的較耗油, 那就要留意一下機油添加量, 一般技師都會建議加到油尺的一半, 大約是5.5瓶吧! 據說...加太多會讓油耗變差, 加太少則有可能機油燈提前亮起~提供給各位參考一下....
我想這部分是所有車主最關心的, 原因很簡單, 因為藉由改晶片把整個動力曲線向上拉抬, 直接對原車ECU作"最佳化"處理, 是目前所知提升動力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有一說法是C/P值也最高, 汽油車如此, 柴油車更是如此, 因為現今的柴油車多伴隨渦輪增壓, 而利用程式修改在合理的範圍內,提升渦輪增壓值(容許值)就變成最簡單快速的動力升級方式! 其次, 供油量亦是改裝晶片的重點項目之一, 因為整個供油曲線與動力輸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簡單說, 晶片能局部修正原廠的供油曲線, 在需要強大動力的時候提前到達輸出峰值, 而在一般的駕駛情況之下, 卻能"適當"的提升供油的效能, 讓每一滴油都可根據當時的需求作最有效率的應用, 以上是我所了解晶片改裝的內涵與概述! 當然晶片需要考量的參數應該不僅於此, 因為車上SENSOR何其多! 只要有一個小地方改變, 其他的參數也會跟著調變, 所以外掛式的總是喜歡強調有CPU運算, 內建式的總是強調程式最佳化...等等! 這不外乎是跟大眾宣告, 他們所能控制的參數決不是只有這兩種......(或者只是將其複雜化, 企圖混淆視聽? I don't know!)
目前, 市面上的晶片大概能分成1.外掛式(德國DXE) 2.內建式(瑞士CHIPXXX), ()代表我用過的廠牌! 至於其他的晶片, 我連試都不想試, 原因是不外乎是品牌/口碑....還有我對老外文化的信任! 我任職於半導體公司, 與這些所謂老外工程師會有一些機會相處, 你會發現, 他們有一種特別的堅持, 就是不隨便跨越"安全界線", 他們在設法提升效能的時候, 從來不會忘記要考慮機體的安全性 ,哪怕只是動一下程式而已...況且他們發展動力晶片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以下, 就我個人使用的經驗來跟各位分享一下這兩種"晶片"在各方面的表現與比較!
1.外掛式:
幾乎所有會選擇這種晶片的人, 都只有一種共同的原因, 那就是害怕影響原廠保固, me too^^
所以我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先裝這種晶片, 先偷偷嘗試一下動力升級的快感~ 至於使用心得, 可以整理如下:
[優]
1>拆裝方便, 不影響保固
2>輸出強度7段可調, 可依個人需求設定
3>起步強勁, 燒胎只是基本
4>換檔順暢度優於原廠設定
5>高速油耗比低速油耗表現突出
6>花錢看的到東西,心理上比較不會疑神疑鬼
7>據說不會提高增壓值(但我不太相信?)
[缺]
1>拆裝雖方便, 但卻不容易找到固定的地方, 而防水處理是我另外一個頭大的問題
2>雖然輸出有七段, 但我永遠只會使用原廠建議那一段
3>雖然燒胎, 可是後續動力的銜接比較沒感覺
4>使用後, 車體震動與噪音會變大一點點
5>定速偶爾失效, 出現機率約10%(廠方說是個案, 但我拆掉至今從未再發生?)
今天先這樣, 明天繼續.....先來去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