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回應我的文章也請你仔細讀好嗎?我就說了喜不喜歡韓國人或韓國貨是個人自己的事,我一點也不關心,如果連閱讀能力都有問題,就不要浪費網路資源發表文章,而且我發表文章也不是針對你的發言,請不要抬高自己的身價,對號入坐,我對你個人如何選擇產品一點興趣也沒有,你的對錯也不關我的事,我的發言是針對喜歡一個國家的人或者那個國家的人對你友善才會購買那個國家產品的邏輯合理性,才會舉南非葡萄柚的例子,也才會強調買韓國車並不代表喜歡韓國人的邏輯,我希望你不是學理工的,否則我真的很擔心,台灣科技業未來的發展,我再說一遍,你喜不喜歡誰,要怎麼買東西,I don't care at all。喜歡談消費心理學,或者討論民族意識(說白了就是民粹啦),請到合適論壇開版討論,你一定會發現很多可以相互取暖的同好。我想大部份的人在這發言都是想盡量客觀理性的討論韓國車的好壞,雖然評斷標準免不了受限於自身有限的經驗,但即便如此仍是理性的有根據的,有些人就是要刻意的引導成對人的,情緒性的發言,難道這就是我們人民的素質嗎?難怪台灣這些年來,越來越有退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