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ka12 wrote:
被汽車業務詐騙了
日前五月份於桃竹苗某韓系汽車營業所訂購一輛蠻多人排隊等待的車,沒想到被該所業務詐騙
事情是這樣,看車後付訂兩萬,但由於車子熱賣加上晶片供給出狀況,以致交車的候車期都滿長,所以詢問該業務有無可能候車排序往前,業務說若有同款同色退訂,應該可以,但要先預付一些配備的錢(18萬),以我們的立場當然不疑有他,很快就付款了⋯
然後其所內其他業務有人通知我說該業務於6月初離職,我心想,這業務要離職也沒跟我說,我擔心權益受損,於是退訂,沒想到目前業務失蹤,聯繫不到人
退款的部分,兩萬是肯定能退,但18萬的部分⋯詢問該所經理,經理說這業務不是第一次這樣,之前就有一樣的事情,而且不只一次⋯
那我就覺得更不舒服了,
公司的內控沒有問題嗎?
讓消費者暴露在這種不堪的風險中
公司沒有責任?
18萬有單據嗎?
ika12 wrote:
日前五月份於桃竹苗某韓系汽車營業所訂購一輛蠻多人排隊等待的車,沒想到被該所業務詐騙
事情是這樣,看車後付訂兩萬,但由於車子熱賣加上晶片供給出狀況,以致交車的候車期都滿長,所以詢問該業務有無可能候車排序往前,業務說若有同款同色退訂,應該可以,但要先預付一些配備的錢(18萬),以我們的立場當然不疑有他,很快就付款了⋯
然後其所內其他業務有人通知我說該業務於6月初離職,我心想,這業務要離職也沒跟我說,我擔心權益受損,於是退訂,沒想到目前業務失蹤,聯繫不到人
退款的部分,兩萬是肯定能退,但18萬的部分⋯詢問該所經理,經理說這業務不是第一次這樣,之前就有一樣的事情,而且不只一次⋯
那我就覺得更不舒服了,
公司的內控沒有問題嗎?
讓消費者暴露在這種不堪的風險中
公司沒有責任?
先到警局報案
然後告民事損害賠償 先做個樣子
要把業務和營業所 "一起列為被告"
車商通常都有保所謂的"員工誠實險" (有一個保險賠償額度)
但是 "先告先拿" 賠完了就沒有了
你動作要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