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實車廠為了要符合歐洲環境規範越來越嚴格的狀況下,發現這顆離合器又能CostDown,就開始越來越多車廠在用,連中國車廠也越來越多自行開發走雙離合器,可以去看國外報導,雙離合器比起AT、CVT要付的專利費少很多。
很多人都說雙離合器不要蠕行,可是偏偏台灣就是狹小地形又常常塞車,你說拉長距離再踩油門往前,
等等後面叭你不說隔壁車又插進來你一個無奈。

況且很多人說甚麼改變一下開車習慣直接踩油門不要滑行,甚至有人說起步改成手動,那這樣不如直接去買手排車不就好了,多此一舉的開車方式會讓人覺得是車開人而不是人開車。
多了一個步驟可以讓人降低90%的慾望這是有專門研究的...而科技更新的目的確實就是讓人越來越懶(方便)這也是無庸置疑。
其實以現代來說他們車子主要銷售主力在歐美,那些路長寬大的地方以雙離合器車子來說確實舒服,又省油傳動效率又好加速快,車廠自家還能節省成本沒道理不去使用這顆雙離合器。
只是到了台灣就真的是會讓人有點崩潰。
當然如果很在乎動力或是覺得省的油錢可以拿去換離合器片覺得沒差的人就另當別論。
我自己也是沒先做功課覺得TUCSON帥就買的人,說實在每次起步的時候就會覺得有點悶,
為了避免車子抖動而改成大腳踩油門結果又塞車的狀況,真的是覺得自己被車開有點痛苦。
只能讓自己慢慢去適應或改變習慣來避免延長離合器壽命了。
離合器片畢竟不便宜,而且原廠歸類在消耗品,一片隨便換一換都2W左右,習慣不好的可能每3W就要換一次了。有人可能會嘴我自己都說習慣不好了,可是這"壞習慣"在其他變速箱上面都只是正常駕駛習慣,所以結論是下一台車除非雙離合器能解決這問題不然會找CVT或AT的車了...
小弟的NX4 汽油B車已經超過2年/4.4萬km,
之前保養3.5萬km時,離合器1與離合器2顯示都是83%,電子節氣門很乾淨,
個人行車模式就跟開手自排一樣,只是起步不會大腳下去,
要油門反應運動就是Sport模式,或是平常Smart大腳讓電腦自己跳模式切換,
汽油加95+,幾桶油偶而加1/4~1/5紅線汽油精,
空氣濾網想到就拆下來吹乾淨,約2萬km換一次,
個人不原地怠速暖車,
這代車引擎冷卻水循環有改,冷車發動行駛引擎水溫上很快到工作水溫,省油環保,
目前行車都很正常,煞停後放油門起步滑行,還是無抖感,微上坡起步亦是,
若真要說,冷車啟動前100m轉彎起步那一下會微感,油門大一點就不會,
各檔換檔真的很快,很無感
被討論的EGR網亮警示燈還沒有遇上,也大概是有EGR濾網,節氣門很乾淨,
上/下班路線往返總共43km有高速公路與壅堵市區約各半,
約一個月周末會跑個大概300來km起跳。
引擎冷卻水已經清洗換成可以10年/50萬km社外品,
原地冷車要讓散熱風扇起轉還真不容易
這是靠引擎進氣端


當然還是有些意見給代理與服務的南陽,
1. 冷卻水要補就大方跟客戶收費加原廠冷卻液$,不要水龍頭開了就補,原廠4L收費貴?就出1L包裝補充用,不要加RO或冷卻液以外的水源了。
2. 雖然縮短冷卻水更換里程可以維持冷卻液最佳性能,但是現在大家都用超長效,普遍6萬km換,又沒用循環更換,又混其他水源,對冷卻系統更傷
3. 出點純客車版,真的不差那10萬元,混線生產安排很難嗎?
4. 配備可以再多一點嗎? 拉DM時可以再多點, 看看某福x是堆配備但是又顧不了維修,DM一比就差了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