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cafe wrote:話說今天下午因小朋友...(恕刪) 那是第二排的下方出風口~其實前排也有啊!當螢幕顯示下方出氣的話,就會從這裡送風....至於改成第三排....機會是"0",因為它只會送暖氣~"~原理是....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如此就會形成自然對流^^
cchsux wrote:那是第二排的下方出風...(恕刪) 沒想到第二排下方也有啊, 我看到的是第一排下方的出風口, 害我高興了一下, 以為挖到寶!也謝謝CC大的告知, 原來是SMD 5050, 我是直接找LED條燈, LED還直接凸出來, 看起來就完全不對勁!
買了山土匪當然要多上山才能展現土匪的霸氣上周去了山上人家順登鵝公髻山覺得一般山路似無坡度可言昨日去爬內鳥嘴山再下切北德拉曼神木登山口在水田林道支線最後有3公里多的石頭泥路跟在一輛福特房車後面慢慢晃上去彈跳還是有點大,我太太抱怨胃快振出來了在最後一個S形卵石坡還在擔心前車底盤是否刮到突然左前輪似乎陷入一個小坑然後車子就不動了一時還沒搞清楚狀況再加一點油門車輪就開始打滑空轉後退一點轉個位置再上還是打滑空轉並發出臭煙試了幾次總算通過,本來的志得意滿似已消失殆盡車頭太重,扭力大又無四輪傳動在這種路況可能是個問題也許當時改手動用二檔起動可以脫困太久沒開手排車,已無甚技術可言了
ttc54 wrote:買了山土匪當然要多上...(恕刪) 那樣子的路況, 本來就不是土匪的菜.就算是用土匪去走, 也必須具備 爬卵石子路的經驗, 才比較不會發生您的狀況.不過只要是 小轎車能過的路, 山土匪都沒問題吧...
ttc54 wrote:買了山土匪當然要多上...(恕刪) 記得好像看過FX35也是刁在小水窪....結果一台轎車跟一台小貨卡也是從旁邊輕鬆過去~純安慰啦...呵呵^^只是有些路況它刁與不刁的棉角都很難預測!我同事那台進口F牌七人座還有加力箱...結果進了鵝卵石也是照刁!最後還出動扥車才拖上來~"~他說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在我買車前,為了2WD/4WD也跟他討論許久...結論就是"一般用途2WD OK,但不利的路還是少去為妙...基本上那是跟自己的錢過不去而已"....
昨晚特意去尋找一下座椅下真的有出風口耶好nice的設計頓時間~自我感覺又優起來了另外請教一下我前兩桶油都是加中油跑下來平均油耗在8.0左右但是一直都沒去加台塑的油昨天去加了環保柴油結果早上看一下才跑不到50km油耗竟然變到9.8(都未歸零)有這樣誇張嗎?含硫量的差異會對油耗影響這樣大?讓我很不解~~
Figgis Longoria wrote:昨晚特意去尋找一下座...(恕刪) 雖說電腦數值不準,但參考無妨…(這是相對結果,無關量測準確度)8.0 = 100/8 = 12.5 km/l9.8 = 100/9.8 = 10.2 km/l[(12.5-10.2)/12.5] x 100 =18.4%亦即換了低硫油耗增加18.4%…這當然不準~加到假油還比較有可能^^我的經驗是低硫會比超柴多耗約5%左右~推論:加完低硫後有reset平均油耗,而到目前只跑50km,是這樣嗎?建議:加完低硫後reset是正確的….但那個油耗數字目前沒有任何意義! 真的要比較,那麼就必須要維持跟之前一樣的開車模式與習慣再加上類似的路徑(如高速/市區/山路/怠速),最好是連里程都一樣(假設以前8.0是累計2000km的結果,那麼這次也應該2000km之後再來看這個數字)….這時看到的油耗差異才會是最接近真實的差異喔~但還是不能完全真實….畢竟環境/天氣隨時在變如溫度,含氧量,溼度等等,而車況也在變,如機油狀況,胎壓設定或者還是在磨合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