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

SantaFe CRDI<山土匪進化論Stage-3之還沒開始就結束>

T5-RR wrote:
嗯嗯...4檔400...(恕刪)


柴油車的油門控制確實是一門學問….拜ECU的運算邏輯所賜,電腦認定當下的油門深度所反應出來的轉數/時速已經符合需求時,即便油門深度不變,供油量/增壓值還是會自己降下來(或許這也是省油的方式之一,電腦認為目前用不到,又何須給更多?)…當然,衝刺與拉轉的快感便減少許多….再加上高速引擎聲音不太大~有時會有一點點失落感^^ 特別是在拉尾速的時侯…當油門一拜,引擎反應先是”衝”1秒(此刻渦輪增壓到最大值,瞬壓)…然後又會軟掉(回復到持壓),雖然知道不可能一直維持瞬壓上去….但就駕駛感受來講,那確實是一個落差! 所以我慣用手排模式先拉到四檔4300轉,有時只是想讓自己”感官”上更為暢快一點而已! 但可惜…在上坡段….這樣只是浪費油錢~”~實際上,沒有扭力的加持,對於上坡路段速度的推升….沒啥用!

我一度懷疑這是進排氣不平衡的情況之下,電腦自己做出的判斷…因為排氣的罩門就在CPF….當進氣太快,而排氣太慢的時候(回壓過大)…這情況就容易發生! 特別是在我們這種單凸單渦的引擎上更為明顯! 也可以想見….為何有人要去拆觸媒了…..當然,這只是一種想法而已~

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再更進一步嗎???



新一代的柴油渦輪引擎 : 為了補強柴油引擎高轉速天生不佳的問題.

1. 降壓縮比 (18:1 -> 16:1) , 壓縮比太高時, 高轉速活塞阻力太大.轉速就拉很慢.
2. DOHC + 多汽門化.
3. 渦輪加大,
4. 改掉柴油引擎汽缸的傳統長衝程設計, 縮短汽缸活塞衝程, 才能高轉速化.

但是(1)+(2)+(3)+(4), 都會讓柴油引擎引以為傲的中低轉速大扭力變差,

解決方法,
增加小渦輪, 以補強低轉速的引擎反應. ==> 所以新一代雙渦輪柴油引擎誕生

Benz E250 CDI (2200cc 4缸雙渦輪柴油, 馬力 204ps / 51kgm) <== 得獎該級距世界最佳引擎.
BMW 123d (2000cc 4缸雙渦輪柴油馬力 202ps / 40kgm)
VOLVO 新D5 (2400cc 5缸雙渦輪柴油馬力 205ps / 42kgm)
BMW 535d (3000cc 6缸雙渦輪柴油馬力 286ps / 59kgm)< == 得獎該級距世界最佳引擎.

---------------------------------

勸 cchsux 不用再改, 老舊的硬體架構已經受限, 沒辦法突破性成長.
拆觸媒, 拔dpf , 冒黑煙, 污染環境, 更是讓人反感.

存錢換車比較快.


絲絨黑 wrote:
新一代的柴油渦輪引擎...(恕刪)


哈哈….我想你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
現階段…我對山土匪並無任何不滿~換車…更是不可能^^

累積了一些經驗之後~

對於買車….我不喜歡太新的科技,因為掛點沒人會修,能修也是天價…所以我買車除了合乎自身需求之外,首重可靠度與設計成熟度,但很現實的是….當一顆引擎成熟穩定到一種境界的時候,也代表著另一世代交替的開始! 而我絕不會參與其中, 啊因為新的東西都比較貴….小的買不起! 只好用上面的理由來替自己賺錢能力不足的窘境合理化…
呵呵^^ 還好目前山土匪在這一點的表現上,沒有讓我太丟臉....

對於改車,我最大的堅持就是決不變動”原設計”,原廠自有其整體考量,車上任何一個單體的變動無疑要許多方面的考量與配合…每部機器都有其極限! 而我想做的是…再不變更原設計與架構的前提之下,讓它得以完整發揮而已^^ 拆CPF?那還買什麼柴油車??? 就算要裝”環保”也要裝的像一點吧~ 如果到處跟人說柴油車較環保,而車子卻一面噴黑煙…那不是搞笑嗎??

你提到這些….我大概也知道~(還是非常感謝您) 然我原來陳述的是一種吹毛求疵的理想!(如果沒有理想,也就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又何來進步呢?)搞不好這些高價車真的能滿足我目前的遐想(因為我也沒開過)…但我不認為這幾秒的感覺或是多幾公里的極速值得用這麼高昂的代價去交換~因為那已經超出我能力的範圍了!

我決不換車…也決不停止任何可能進步的想法或嘗試…因為那是我的樂趣^^

PS.錢…還是要存~但目前不會用來換車^^ 用一小部份來玩車倒無妨!

絲絨黑 wrote:
新一代的柴油渦輪引擎...(恕刪)

您所列舉的第四項..改掉柴油引擎汽缸的傳統長衝程設計, 縮短汽缸活塞衝程, 才能高轉速化...
小弟認為有討論的空間....
新一代的柴油引擎的衝程應該並未縮減...
以B牌525D跟535D同為3.0柴油引擎...差異在535D是雙渦輪...但是最高轉速也只有4400轉...而525D卻落在4000轉...應該還稱不上高轉速化引擎...
但是雙渦輪的卻有更寬廣的動力帶...1700-4400轉...而525D單渦輪卻只有2000-4000轉...
這應該是渦輪出力不同...而非縮短活塞衝程提高的高轉速化的結果....
至於VOLVO D5引擎93.2MM的衝程也算不上是短衝程...
但是同一顆引擎掛上雙渦輪後...動力就是比較大....末段加速也比單渦輪D5好上一截...

以上是小弟淺見...有誤之處還望前輩們指正...
如果按 cchsux 大大所說, 改車不動硬體,

那大概 改晶片 + 高流量濾芯, 大概就玩到 95%了.

其他的小改裝, 什麼XX元素, X電流....的影響都很有限.
只是浪費錢(積少成多)而已.
坦白說, 我家的 歐系 2.0T 鋼砲也改過晶片, 有效, 也好開, 但是很快麻痺. 小渦輪在高轉速力氣放盡, 等於無效增壓, 如不換大渦輪, 光修晶片程式, 只是將力道提早釋出, 效果就是那樣, 不需要太神化.

=================

對了, 建議SANTA FE 應該加強"後避震"的硬度,
我家 2.0T 的 0-100 有7秒內的實力, 也是FF前驅, 可是起步彈射, 並不會~乖~輪尖叫. 是直接拉出去.

SANTA FE 起步能力應該慢很多, 卻常常聽車友說會~乖~輪尖叫,
我想應該是:

SANTA FE 後避震太軟,
急起步時, 車身後仰, 車頭抬高, 前輪抓地力變差, 又是FF前輪驅動, 引擎大扭力驅動之下, 碰上沒抓地力的前輪, 就會產生輪胎尖叫.

這是危險的.

如果後避震器改硬一些, 起步車身不再後仰, 前輪就可保持抓地力, 行車比較安全.

SANTA FE 沒有4WD, 也沒有ESP, 只是FF前驅車, 其實要很著重前輪抓地力的.

供參考!




好像有道理耶
裝個緩衝墊或是換高磅數的減震桶應該會有點效果
劉小白 wrote:
好像有道理耶裝個緩衝...(恕刪)

加裝緩衝墊在SANTA FE 家族裡早已蔚為風潮...不過小弟認為這只是權宜之計...正確的還是要換裝阻尼加強的減震筒跟彈簧...
可惜強化減震筒則至今未有廠商推出...
倒是降低車身的短彈簧已有成品...知名大廠Eibach有出SANTA FE的專用套件...
只是價格不菲...想要強化底盤的車主可以參考看看...

以上是小弟淺見...有誤之處還望前輩們指正...

裝個緩衝墊應該是無法解決輪胎尖叫的問題(已試過韓製的緩衝墊),
避震器改裝應該還沒有人這麼熱血過無法得知是否可以解決
因為土匪配備車子穩定系統的功能已被三陽拿掉了ESP、TCS
所以過大的瞬間扭力未被電腦限制住,只能一昧地造成輪胎不停打滑

輪胎抓地力問題嗎?至少目前裝過國產、進口17吋235、18吋255、
19吋265寬的車主一樣都會打滑
所以我認為是安全配備上的功能被拿掉所造成的問題較大
kingbird1122 wrote:
裝個緩衝墊應該是無法...(恕刪)

TCS的話,我覺得沒什麼差別,之前我的saab車,TCS壞掉原廠報價太貴,我就沒換了,後來開了三年多,也都沒什麼差別,開起來沒什麼不一樣,所以我覺得有這個也還好而已。
我本人是擁有SANTA FE 2.2的第13天車主,
關於避震器, 我的感覺是SANTA FE本身的避震在行駛的路感回饋上算軟硬適中,
個人不認為有改避震的必要, 真的要花錢改避震, 還不如上18吋以上大腳來的有CP值.
不過說實在的, 大腳 OR 晶片 本人目前都不會考慮改, 因為有前車之鑑, 改車是無底洞.....最好不要有開始的一天.
但小東西還是會考慮的 ^^

至於輪胎會乖乖叫, 我第二次的經驗是在台中的新光三越地下停車場上坡,
因為付完停車費後, 右邊另一台小改裝車在轉彎時明明在我的右後方還硬是不讓我要擠到前面去馬上加速,
我心一衡, 油門踩約一半多一點吧,
在上坡時輪胎就乖乖叫衝上去貼在那台小改裝車的屁股(室內回音還滿大聲的).....
我想當下前車跟後車都驚了一下吧, 我的心情也只有"爽"字可以形容.....
原廠MAXXIS的輪胎算是耐磨但抓地力不佳,
但我想乖乖叫的主音還是在於 1800轉時就可發揮35kg的扭力所造成的現象,
但在輪胎乖乖叫的同時, 方向盤的操控還是很ok並不會有失控的危險, 這是我的觀點.

還有我購車的主因絕對不是我喜歡現代, 而是當初設定的購車目標:
1. 百萬左右 2. 7人座 3. 柴油引擎

在台灣目前就只有santa fe了....不過到目前為止很滿意就是



『錢是汗水的報償, 智慧的結晶,能力的證明, 它是一種尊嚴,更是一種肯定。』
  • 4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