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高雄鳳山展示中心課長吞了客戶的車款,被法院判刑一年二月
這業務也夠蠢
覺得這樣騙錢抓不到嗎?
公司都有員工資料
客人的問題也不小
兩個人買一百多萬的車
一個買147萬的車給業務現金107萬當訂金
一個買129萬的車給業務現金63萬訂金
大概是以為給大筆現金當訂金能算便宜吧?
現在的人容易被詐騙不是因為笨, 而是貪

今天是才兩位,金額也不大,試想已經有多人已經跟這位『課長』買過車了,看到新聞才發現,哇....原來他是這樣的人,然後心裡還會有很多OS,都幹到課長了,怎麼還會幹這樣的事,但買車前,還會用跟課長買車應該不會有問題了吧,不管買車前或後,都已經被這框架給侷限住了...
先不管今天課長職位大不大,跟業務買車真的要萬分小心,台灣是個詐騙溫床,我想有人也有看過,經銷商說沒問題的,有問題我們都會處理,結果出了問題後,原經銷商馬上甩鍋,只丟下一句話,這是個人業務行為,根本公司無關,然後你自己跟業務走法律、打官司
所以不用再什麼,買車前做多少功課,找什麼銷售菁英,銷售鑽石,找什麼自認高階的職位,拜什麼馬祖婆都是沒有意義的,不管什麼角色,車賣出去才是重點,所以業務需要專業技術嗎? 常常看一堆業務,PO網今天上台北總部上什麼什麼課,考沙小照,都一樣,賣車真需要這些嗎? 這些東西都是用來侷限客戶的,正如上面說的那樣。那你覺得經銷商在徵人會篩選到什麼程度? 他們只要會賣車的就好了,車賣的多,經銷商業績也好,出問題就是業務個人行為,多好幹啊。這樣賣車需要什麼技能? 就是想辦法讓客戶掏錢出來就對了
除了貪,業務還有一些花言巧語可以說,例如先給錢,我幫你安排車序,讓你以為能早拿到車,不用等太久,這些都是他們能搞得,當然今天受害者比想像中少,絕大部分的人都能依造自己的意念去走,該怎樣就怎樣,沒被拉走,或者根本不急著用車的人,基本上也無計可施。
其實公布什麼個資也沒用,一段時間就會被時間沖淡,甚至,台灣這麼好改名換姓,不會買車還要背業務身分證吧?業務也不會平白無故給你身分證號,反正要錢沒有,即便被判刑跟還錢,就爛命一條,錢早就都轉給自己的關係人了,之後不能賣車,就在下一次新聞看到別的行業又出現類似的故事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