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moon wrote:搜尋了文章之後發現對(恕刪) 轉貼:看對岸聊的IVT現代起亞汽車換裝「IVT」變速箱,技術如何?很智能?現代起亞汽車陸續在其新推出的改款型緊湊級車上換裝了CVT變速箱,要說這並不是一件值得誇耀大書特書的事情,但現代起亞卻將其戴上光環,自稱IVT,是普通CVT的進化智能版。起亞K3現代起亞過分了,即使它的CVT真的很聰明,也逃不過CVT的技術窠臼,最多只能在CVT上加上「I」前綴,像E-CVT那樣叫I-CVT。它不能混淆視聽自創名詞,否則就會如電動汽車自稱新能源汽車一樣滑稽了。無論如何表達,仍然是CVT,只是採用了一定的智能控制程序,能夠依據氣門開合度自動快速調整變速箱的速比,為行車提供適時相應的扭矩輸出。其宗旨主要在於能夠在大油門狀態下模擬AT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以實現更快捷而順暢的加速度,實際上,現在市場上的CVT變速箱都有這種功能,只是許多車企並沒有強調這一點。現代領動現在,現代起亞汽車強調了這一點,無疑在告訴我們,它們的CVT變速箱還是比較柔弱,不過是為了掩飾從AT到CVT轉變的實質性減配行為,掩飾降低成本的事實。率先採用所謂ivt版CVT變速箱的車型分別是現代領動與起亞K3,原本老款車型自動擋配套的是派沃泰6AT變速箱,可靠性好但成本高,同時要達到與發動機的優異匹配效果,相對於CVT變速箱與發動機的匹配要求,技術難度大得看不到邊。現代與起亞汽車從AT到CVT的轉變實際上就是為了降低成本,與CVT的「智能」沒有關係。我們不要輕易相信廠家自創的新名詞,而要透過名詞背後的真相與本質。
勤琴 wrote:呵呵果然有人不懂IVT(恕刪) 那個......蠻好玩的拉IVT走鋼鍊 CVT走鋼帶 兩種鏈帶不一樣的東西統籌都叫做CVT 而且世界上第一具CVT也不是日本發明的......大家都有看過這家公司..... 不過應該也沒人知道 荷蘭 DAF公司然後你說的DSG 福斯DSG走閥體現代集團 DCT走 步進馬達也是有差異的.....先別說 #韓國變速箱超德(DSG)趕日(CVT)按照你的邏輯我們大家都在模仿賓士阿~ 因為賓士先發明第一台汽車的反正有 4條輪子 有方向盤 有變速箱 有引擎就是車子
嵐薩雷克 wrote:那個......蠻好(恕刪) 看起來由紅色箭頭部分負責變速, 好像腳踏車的變速齒加上鋼鍊來變速!在由藍色箭頭部分有小齒輪帶動大齒輪 經過2支長桿再由在黃色箭頭小齒輪傳動到大齒輪紅色的 我大概了解~紅色部分 我感覺 若是結構強度足 鋼鍊應該會比鋼帶來的耐用,但是變速是不是就會像腳踏車一樣一格一格的沒有像CVT那樣無段變速了?藍色黃色為什麼還要再用齒輪傳動來傳動去呢?傳動桿這麼長的用意是??當然這個 變速箱不是韓國發明的 是 Torotrak公司發明的是不是長桿等同於變速齒輪呢?IVT 變速箱影片
11moon wrote:看起來由紅色箭頭部分(恕刪) 請看看美國Hyundai 的影片Intelligent Variable Transmission Explained | Elantra | Hyundaiivt基本上是cvt,
redcatgt500 wrote:請看看美國Hyundai...(恕刪) 看完之後....還是cvt=ivt 只是鋼帶變成鋼鏈這樣子看起來 重點也是普利盤和鋼鏈 鋼帶的壽命而已...雖然說cvt號稱目前技術可以30萬公里在台灣這種走走停停,上上下下的馬路!周遭的朋友好像都是大概10萬公里左右就差不多了!換成鋼鏈,搞不好變成普利壽命變短.....唉
連01的試駕報告也是輕描淡寫只強調省油彷彿都串通好了一樣韓系自己改良的CVT且是機械式 非電子式舒適性就先打上了問號鋼帶的成本應該也高於鍊條的才是主因--結果省下的成本還不是進了車商口袋日產/豐田的CVT人家資本額/研發經費/經驗傳承都是它的好幾倍歪H的不覺得會比他們先進
fredlee wrote:連01的試駕報告也是(恕刪) 也不一定,日X的出名就是cvt 出狀況!阿替死也是有需要冷車換油,要不然也是出狀況!現在就等展示中心有車子,試駕看看吧,看看舒適性是否真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