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涼了?Hyundai在華銷量又腰斬達51%

涼了?Hyundai在華銷量又腰斬達51%
 
最新公佈數據顯示,3月份,北京現代銷量僅34,890輛,同比下降22%。今年一季度,現代全球業績持續惡化,北京現代在華市場銷量下降幅度高達51.1%根據乘聯會數據,北京現代今年一季度共售出整車10.82萬輛,較2019年同期下滑43.3%。2020年1月我國乘用車市場綜合銷量為169.9萬輛,同比下降21.5%,北京現代頹勢盡顯,其中1月銷量僅有6.6萬輛,較去年同期的11萬輛暴跌40.1%,市場佔比份額下滑至3.8%。
 
自2017年起,北京現代遭遇年銷量三連跌。從2017年的82萬輛到2019年的71.6萬輛。這已經是現代起亞連續第5年未完成銷量目標,並且銷量跌至7年內新低。
 
  由于冠狀病毒疫情的流行,現代汽車的銷售額不斷下降。現代和起亞的多數海外工廠受疫情影響已經停產,其汽車銷售自2月以來一直在下滑。
  當年,北京現代最輝煌的時候銷量也達到了百萬級別,過去北京現代定位於最便宜的合資車,與大眾、福特、豐田等主流合資車有幾萬元價格優勢,下面的自主品牌車當時在品質上還差得很遠。
 
  而如今國產自主品牌近年來不斷向上,目前已經與合資品牌的差距縮小中國自主品牌向上,合資品牌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曾經的比亞迪、吉利、一汽、東風等都通過“品牌向上”策略讓整個品牌調性發生變化,就連銷量也上升了好幾個層次。北京現代相比之下競爭優勢漸失。
  2017年之後,北京現代就遭到了自主品牌的痛擊,全年僅售出82萬輛新車,同比下降28%。這一年它不僅輸給了勁敵東風日產,甚至被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超越。
  分析認為,北京現代最大的問題是,在品牌建設上急需補課。這兩年,為了穩住銷量不崩盤,北京現代採用低價策略,主力的走量車型基本都是10萬元的低價車,15萬都是一個坎兒,越來越和中國自主品牌接近了。
 
  某種程度上,這種下跌跟現代集團在全球層面的頹勢是一致的——2019年全年,現代汽車集團全球累計銷售719萬輛新車,其中現代汽車銷量為442萬輛,起亞汽車為277萬輛,低於年初定下的760萬輛總銷量目標。
  現代在中國市場一直瞄著日系和德系,當年的索納塔一直對標雅閣和凱美瑞,雖然吃了不少虧,但一直不改初衷,包括在售的索九,也是因為價格太貴而涼了。而走量的緊湊型SUV車型ix35廠商指導價為11.99萬-16.19萬元,已經與自主品牌貼身肉搏了。但是由於產品力不足,價格雖然不貴,但是卻沒有比較優勢,市場定位很尷尬,所以終端優惠力度很大。
涼了?Hyundai在華銷量又腰斬達51%
  北京現代在今年計劃導入包括第十代索納塔、菲斯塔EV、全新MPV以及全新伊蘭特等在內的多款新車,但是除菲斯塔之外,其他新車遲遲無法獲得消費者認可。
  業內人士認為,北京現代缺失的不是產品,而是清晰的品牌定位。日系品牌豐田、本田曾面臨相同問題,從技術到外觀設計,快速轉變抓住新一代消費者需求變化,使得年輕消費
者成為購買主力。
 
 靠低價搶市場,就算銷量能起來,也不是北京現代想要的結果所以,2020年的關鍵點是重塑品牌。而這次的技術迭代,是提高品牌的好機會,北京現代高層認為,如果想要提升北京現代的品牌影響力,就必須從技術方面尋找突破口,通過消費者體驗和產品技術扭轉消費者對北京現代的主觀印象。目前,北京現代正加大在新技術上的品牌推廣力度。
  北京現代2020年的銷售目標是75萬輛,由於疫情的影響,現代全球銷量大跌,而已經逐漸恢復正常的中國市場自然是重中之重,但目前主流品牌都在中國市場發力,市場競爭極其激烈,連豪華車都開始降價搶市場,正趕在產品迭代節點的現代或許可以提升銷量,但是想提高品牌溢價卻不容易。
 
  對於北京現代而言,想要修復這兩年的品牌損傷和市場丟失份額,仍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有業內預測認為,2020年國內車市將會是德系車、日系車和自主品牌汽車三足鼎立的局面。美系車、韓系車將會逐步走向沒落,至於還能在國內市場撐多久,還是交給市場去驗證。
https://daydaynews.cc/car/596759.html
http://auto.people.com.cn/n1/2020/0506/c1005-31697857.html
https://www.sohu.com/a/368452717_115944
=======================
在對岸
商品選擇一多,孰優孰劣,消費者精明的很呢!
 
韓粉整天笑那智傑
該不會自己是韓國那智傑吧?
2020-09-07 20:51 發佈
kikichu3702 wrote:
 最新公佈數據顯示,3(恕刪)

1.Volkswagen 集團:10,336,495 輛,退步 1.0%

2.Toyota 集團:9,698,609 輛,成長 2.2%

3.Renault-Nissan 聯盟:9,222,665 輛,退步 5.9%

4.GM 通用集團:7,744,714 輛,退步 10.9%

5.Hyundai-Kia 集團:7,203,538 輛,退步 1.1%

6.Ford 集團:4,901,247 輛,退步 7.7%

結果看起來2019中國銷量減少沒有因此讓現代集團少太多銷售量
還是全球第五大
而且中國銷售量減少主要是因為韓國跟美方建立薩德系統
幾乎韓國商品在中國根本賣不出去
你知道台灣2019年總汽車銷量大概才43萬輛嗎?

單獨北京現代 2019年銷售量就可以達到71.6萬輛 比台灣2019年全部的總銷量還多

和泰一年大約10萬輛 北京現代是七倍的量 你覺得會涼嗎?
別假裝納智捷粉絲到這引戰好麻
很丟臉
kikichu3702 wrote:
 最新公佈數據顯示,3(恕刪)


韓國部署薩德
真的是 分水嶺
kikichu3702 wrote:
 最新公佈數據顯示,3(恕刪)

好啦總比納牌退出大陸市場還要來的好
人家只是銷量掉 總比沒賣車好?
而且大陸製產的MG還有其他廠牌車其實也不錯
沒必要花錢買外國品牌車
至於韓國車高不高級 我等你開箱KIA STINGER3.3 或是KIA K900

集體否定也沒差啊,反正歐美賣得好就好

又不是只有大陸市場可以活?

整天發引戰文 別再秀下線了

看你發這麼多文 沒有一台開箱文?

還在騎豪邁嗎?
跟大陸做生意.有很大的因素是政治立場.
立場不對.就是封殺.沒在管產品好壞的.
納智傑退出大陸市場.多少也是政治因素.
不覺得L兄說得有錯,樓主跟被點名的另外兩位的言論看下來還真的就是幾個沒用的酸民而已.....哪來的資格批評別人阿跟你們軟也只會讓你們更囂張而已

說真的,就算牛頭牌或納牌在哪銷售冠軍又如何?有因為這樣讓你們口袋滿滿換了豪車,或是對增加月收有什麼幫助嗎??

三天兩頭就手賤起來想上個網找機會腦黑韓國車,講到重點處自己卻拿不出車來比,這種中二思維真的很可憐
你又買不到中國大陸的現代汽車,討論對岸現代汽車是有什麼意義。
要討論的話,就針對國內市場各品牌怎麼推銷產品與南陽實業的差異,不然你PO再多這種文,大家也不會理解你的做法。你的行為怎麼看都像是來報復的不是來討論的。
kikichu3702 wrote:
而如今國產自主品牌近年來不斷向上,目前已經與合資品牌的差距縮小。中國自主品牌向上,合資品牌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曾經的比亞迪、吉利、一汽、東風等都通過“品牌向上”策略讓整個品牌調性發生變化,就連銷量也上升了好幾個層次。北京現代相比之下競爭優勢漸失。


所以阿,自主品牌若爭氣
台灣的車應該會便宜很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