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八月去花蓮四日遊時
不論是蘇花、玉長公路
或是上六十石山的產業道路
會發現ix35 eVGT在一些爬陡坡的路段
40公斤米的扭力似乎使得不是很俐落
需要重踩油門時會有一小段動力的空窗期
這樣的空窗期並不是指動力喪失
而是動力沒有那麼隨傳隨到
與駕駛的節奏不是100%的配合
爬文發現是原廠橡膠管膨脹的因素之後
於是今天跑了一趟台中裝鋁管
希望能改善這樣的情況
以下就用圖說分享今天加裝的三寶--鋁管、高流量濾芯、廢油回收筒

師傅先將管路跟空氣濾清器分離、拆卸下來

拆卸下來的原廠濾芯雖然才跑7600公里
但進氣面已經積了不少灰塵

先前1000公里保養時就綁的束帶
一些車友在版上問我綁的效果如何
這下子答案應該就很清楚了

然後用電扇將引擎室吹涼了才好施工
中間的過程因為一直在和車友聊天跟試他的車
就沒拍到
直接跳到結果囉

改裝完成後的引擎室
有發現不同了嗎?

多了這兩節亮晶晶的鋁管
管身和接環的質感還不賴

廢油回收筒安裝的位置合宜
不會干擾到其他引擎室零件
因為高流量濾芯要拍照還要拆開空氣濾清器的盒子
就沒拍了

去程(改裝前)的油耗是5.3L/KM
路線是從新店交流道到大雅交流道

回程(改裝後)的油耗是5.4L/KM
相同的路線
但由台中往北比較多爬坡而且逆風
少一滴滴很合理
最後來談談改裝鋁管後開起來的感覺
我本來的駕駛習慣就不是不是狂催猛胚的那種
踩油門還算斯文
平常轉速都控制在2000轉以內
但是上班跟回家的路上都各有一小段爬坡
而且都是在十字路口左轉後馬上爬坡
所以也不可能先加速再讓尾速順暢的帶出速度
在爬坡時
我還是維持相同的油門深度
並不會因為要爬坡而重踩
這時轉速會到2000轉
但顯然速度跟轉速爬升是有落差的
因為這時車速才40公里
也就是往往轉速起來了
速度還沒跟上
等到快到坡頂了
速度才一湧而出
卻已經無用武之地
改完鋁管後
回程在高速公路雖然都保持在速限之內
也盡量用定速將車速定在100公里
但過收費站ETC車道重新加速
以及途中需要解除定速超車時
都會感受到高速再加速的順暢性好很多
但最明顯的是回家的那段爬坡
同樣的油門深度、轉速
車速卻提升很快
不再像過去在40公里掙扎一段時間才繼續往上升
明天去貓空跑跑
相信在連續爬坡的山路更能顯現改裝後的效果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改裝鋁管就會讓車子無敵
它只是減輕動力慢半拍的情況
讓40公斤米的實力名符其實而已
套用先前已經分享過的前輩的話--
「上完鋁管 ~ 只有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