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約騎] 8/14 東進武嶺自由行

kikihsukimo wrote:
哈~~所以太精實的路線,太趕~~~太操~~~
都不適合人婦喲!!!
總之很開心各位精實 攻頂 回來了!!!good


kiki謙虛了, 行走在中橫跟合歡山的路真的很美, 練車勤快
的妳上武嶺沒問題的, 只需要注意飲食補給, 別讓血糖降低
導致於原本享受的心情轉變為意志與體力的折磨!

若真的不想太操, 我倒覺得有個方法, 就是攻頂後直接到合
歡山莊或者附近旅館休息過夜養身, 第二天恢復氣力後才
下山, 那真是很棒的安排 ..
其實這次騎完...小弟覺得問題很多.但也不失是一次良好的經驗

明天有空再來po一下,大家討論一下.

晚安^^
尼歐1980 wrote:
其實這次騎完...小弟覺得問題很多.但也不失是一次良好的經驗
明天有空再來po一下,大家討論一下....(恕刪)

哈哈, 問題不多啦, 風景真的很美, 中橫的藍天綠映也真的美的讓人沈醉
天空好藍, 六個隊友壯膽同享, 真的好棒

我們騎車, 特別在這種長程山路, 只要有小林哥沉穩享受的態度,
就能讓甘大於苦, 這樣就很享受。只是, 小曾習慣看遠一些, 擔心後
路, 一路催促大家, 試圖讓大家縮小 LDS, 看來沒有很成功, 還真
不好意思!! 我最早到大隅嶺, 也已經 14:30, 那時的南方的天空已
經從藍天變白雲, 預告一個可能的不祥 ... 依照我原本 "午後雷陣
雨" 的估計, 真的要中午前趕到大隅嶺, 才可以有平安路, 因為高山
上天有不測風雲 ...

其次, 小曾一路背著包包從頭到尾, 裡面有我救命用糧草以及
威德-in, 我精算猶豫很久, 決定不上阿三哥的補給車(真是感恩,阿三哥), 選擇自己
背, 我猜想, 除了我之外, 大家在抵達神木之前, 身體可能已經
多少餓到了, 大家過度追求輕量卻忽略補給大事! 有趣的是, 後來
回台北時, 我的包包還有一罐八寶粥 & 一包威德-in 呢, 也就是
我全程沒吃能量食物或者小丸子, 完全依靠傳統食物。這樣最
省!
來寫一下我的武嶺感想及心得

在開始前,很感謝阿榮大的建議,及阿三哥的補及.

話說:
8/13
PM10點多,阿榮大到蘆洲來陪我去板橋搭火車,一路上有點緊張外加點興奮,這是我第一次挑戰台灣最高公路(武嶺).我希望可以挑戰成功.

PM 11:00小林哥,小熊,已經都已經抵達板橋車站外,打包單車入攜車袋中.
阿榮也給我很多建議,大家閒聊了一下.

PM 11:20 該移動進車站內,準備上車了.此時與阿榮哥say good bye.

PM 11:40 車子有點慢分,但沒有慢太多.還是順利的上車(4車)
沒有想到現在的對號車把前面兩排拆掉(原本還在想怎麼放車子),問題解決.

8/14

PM 12:00 到台北車站時,原本想跟人換位置,這時才發現,我們坐錯了.
我們應該是2車才對(暈),到松山站時,抓著車袋,趕快跑到外面,衝到2車去^^

PM 12:xx 小曾哥,小林哥,小熊,瑞琦,John,我都確定上車,一同出發到花蓮去

晃阿晃阿…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終於我們到了新城

AM 3:xx 一下車,確定人數,都下車了,出車站…疑…阿三哥已經到了.糾甘心
大家都說沒什麼睡到(冷氣太冷,車子裡的人好像都是要去玩的,都一直在講話)

AM 4:00新城整裝完畢,出發到太魯格前的7-11做個補及.
我吃了一個握便當+波蘿麵包+咖啡(怕後面很久沒吃,一次喀光)

AM 4:30 正式出發…東進武嶺

AM 6:00 已經到天祥,可是一路上都覺得有點要吐要吐的,好像是吃太多了

AM7:15 到西寶,阿三哥幫我們做個補及,大家休息了一下,遇到一位車友環半島,加入我們一起騎.身體在這時候好像也熱開了.狀況好轉
一路上風景怡人,只能說,太漂亮了….(內容隱敝,請車友自行前往觀賞)

AM 12:00已經到碧綠神木,休息一下吃東西…但阿榮哥告訴我的是,約1點鐘應該要到大禹嶺,看樣子是來不及了.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天氣還是很好,花蓮的朋友說,這兩天都沒下雨阿…)

PM 15:00 到達大禹嶺了,天氣好像有點變了,不過還沒下雨,還好…(心想應該沒關係吧,就算17:00下山,到山下約2小時,也是19點左右,ok的.)

PM 15:1x 小林哥到達,已經到達的車友,也請大家先行出發.休息一下後,小林哥與我一同出發,但感覺小林哥有點不對勁.

PM 17:xx 小林哥叫我先騎,途中有與到John,在相互鼓勵下,終於也是上武嶺,此時小林哥還沒到,但雨在下,我跟John只好先下山等了.

以下時間我記不住,因為天氣只有12度,下雨,起霧(這時才想起來阿榮哥的警告)

在進退不得的情況下,我與John一同下山,沒辦法等下去了,因為真的好冷.

我以為很快可以到最高的7-11(開車時的錯覺),沒想到,我錯了,在那種情況下,

一秒都覺得難捱.而且速度根本不能太快(地上濕,看不清楚前面)

終於滑到翠峰派出所,進去尋求幫助,先喝個熱水,心想.

是否可以請警察人員送我們下山,因為我們真的無力下山了(身體抖個不停)

警察拿名片給我們,叫我們請民宿業者幫忙,民宿業者開價2000,我覺得太坑人了,

就說我們想想…到派出所前還在猶豫,剛好一台菜車下來,手一伸,很好心的停了.

(心裡滿是感謝),一上後車斗,這不是小林哥嗎?太巧了吧.

但我身體還是覺得很冷,只想快點下山,快點吃點熱食.

後面的就不多說了

很感謝那台車載我們,我那時候已經凍到不行了,所以都沒有多說什麼,只會說謝謝,真的是太感謝了
小弟帶的西進悠閒團,周六也在不斷的超長時間休息打混之中攻上武嶺了,最後一位上來的已經將近下午四點。

佩玲騎到鳶峰後終於意志力被摧毀,提早下滑回到清靜民宿,不過隔天我們秉持著從哪裡跌倒就從哪來爬起來的精神,讓她從鳶峰再出發,週日早上也騎上武嶺囉...^^

周六時小弟一直注意著對向下滑的車友,卻遲遲不見各位的蹤影,一直感到十分納悶,沒想到大家竟然真的那麼晚才攻頂。各位後來遭遇的溼冷之苦小弟完全能夠體會。我四點多離開武嶺時天氣尚佳,不過山下早已雲霧壟罩看來十分不妙,果然下滑還不到鳶峰就大霧擋路,能見度約只有十公尺,在迷霧中繼續龜速下滑還不到翠峰時,終於遇上雨勢,大伙被風雨交迫凍得吱吱叫,還好先行回頭的佩玲請民宿主人開著小貨車到翠峰派出所來搭救,大家才少受了點苦...^^|||

總之,恭喜完成攻頂的各位,小熊大也繼續再接再厲吧...:)
坦白說:這次真的很危險,所以我想把這些經驗寫出來,一來也希望以後不會再發生這樣的狀況

希望大家平心靜氣的來看待

一.其實大家的實力不同,這是很明顯的,所以這樣的路線,要用團進團出,是有執行上的困難的.應該是2.3個人為一個小組,互相鼓勵前進.

EX:
1.瑞琦的暴胎(Sorry,借提一下)這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事,但我們全部的人都在那裡等,實屬不智,應該是有速度的幫忙,其餘的人可以先出發

2.小熊的獨自回頭(Sorry,借提一下)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通訊上的不便(只有中華收的到),讓5個人在金馬隧道呆呆的等,害怕獨自的小熊一人出什麼事.還好小熊有找到人借電話,不然還傻傻的等下去.

二.對於天氣太過輕忽.

1.高海拔的地方,上升1000M會下降6度,所以上升3000M,要減18.平地就算30度,上面也是12度左右.12度加下雨,等於是寒流來時,還脫光跑出去.超級冷的

三.車子狀況沒有調整好

1.小林哥的車,用了不習慣的輪組

四:判斷的錯誤

1.我跟John在武嶺時,就應該要攔車下山,不應該貿然下山.(是我不熟路況,才害John跟我一起下山)

五:身體狀況沒有調整好

1.身體餓的時候,就應該吃東西,不是餓了還說沒關係.繼續騎.這對身體很傷

六.沒有備案

1.其實騎到武嶺時,不上不下,心裡沒個底,不知道該前進還是後退,很容易做錯判斷(如果有備案說,來不及的情況我們就住清境或是...),其實也很好.心理也比較不會慌,至少知道我到那裡可以安穩的休息.

當然快樂騎車是大家的目標及目的,但也應該建立在安全上.

這次經驗給我印象深刻,希望大家可以理性來討論.

PS:很抱歉提出來說,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尼歐1980 wrote:
二.對於天氣太過輕忽


高山上最大的危險因素其實就是天氣的不穩定 (有一些登山經驗的人其實就會比較熟悉)
通常中午過後變天的機會都會非常大

以本週六的情況為例:
中午前十一點多在清靜往合歡山看還是萬里無雲艷陽高照
十二點多在翠峰看,山頭已經開始出現些許白雲,旁邊較低的山系雲量更多而且持續湧入。此時有個已要下山的大叔還跟我說現在上去好像太晚了點喔...:P
下午一點多進入合歡公路不久尚未到鳶峰,山裡已經壟罩在霧中,旁邊的景色都看不到了
再稍晚一些我到昆陽時天氣又好了些,但是還在鳶峰的隊友卻打電話回報說下雨了...-___-|||

周日上午合歡山上頭就已出現雲朵但仍是大太陽的好天氣,半路遇到一個每週騎武嶺四次的勇伯告訴佩玲說:今天十一點半登不了頂就別上去了,果然十一點多從武嶺開車下山時有又有雲霧擋路了...^^|||

山上天氣變幻莫測,是沒辦法用平地的經驗去評估的。
登山客裝備一定會準備周全,寧願備而不用,以確保安全。
單車騎士進行高山行程,在沒有充分補給車的支援下,如何在體力與裝備重量間取捨,真的是需要好好思考規劃的課題。
當資訊慢慢彙整起來, 可以感覺到前半段就是一個樂觀但是計畫不周到的
隊伍, 在時間過度延誤下遭遇最糟的氣候變化, 後半段面臨堅實的挑戰: 上武嶺
的悲壯, 下武嶺則是悽慘。但是我想, "默契" 的建立的過程吧, 應該就是要
繳這樣的學費吧, 重要的是, 我們僥倖都平安回台北了。

事後來看, 我想, "東進武嶺" 路線的難處, 難在人煙不及, 無補給, 無手機訊
號, 當六個人的隊伍要互相支援, 卻缺乏可靠的溝通工具, 註定我們是要吃一些
苦。下次這樣的路線, 至少攜帶三支無線對講機, 每兩人一組共用, 應該有
幫助。

其次, 還是吃的問題, 已經經歷過這麼多次活動了, 依然不是每個人都有
定時補給的意識形態, 等到餓才吃通常已經來不及。我們這樣強度的運動, 人體每小時的熱量消耗大約
是 700 卡 (參考)上下範圍, 一個便當的熱量大約就是 900卡(參考
範圍, 我的碼表顯示我們週六整整騎了最少 8 小時以上, 這樣算起來, 正常
的話我們一路上需要吃6個便當才夠!!! 一包威德in果凍也才 180 卡!!
當補給不及時, 接下來就燃燒庫存脂肪, 身體就開始猛烈發出信號給大腦:
不玩了, 放棄吧, 回去吧 ^_^

還有, 隊伍分裂的有效方法。尼歐提到整個隊伍都停下來陪瑞騎換胎, 用了
40分鐘左右, 事後想想真的很不聰明。遇到這狀況, 就該開始構思隊伍分裂
的方法, 目標要讓每一個人都有實力接近的伴, 比方說, 如果當時小林哥/John
/小熊 三個人先走, 尼歐/小曾留下來幫忙修車, 也許就是更好的安排。
cdmagic wrote:
佩玲騎到鳶峰後終於意志力被摧毀,提早下滑回到清靜民宿,不過隔天我們秉持著從哪裡跌倒就從哪來爬起來的精神,讓她從鳶峰再出發,週日早上也騎上武嶺囉...^^,...(恕刪)

小花這樣安排, 的確是高招呀, 讓不同體力強度的隊友
可以同步。讚!!
昨今二日一直都沒有很長的空閒時間來整理"東進武嶺"的照片和編輯部落格內容
所以期待的團員們........讓我說一聲Sorry

尼歐1980 wrote:
來寫一下我的武嶺感想...(恕刪)

尼歐大大
個人覺得你的檢討報告寫的真好
不過.....................你太小看小林小囉!!!
其實中橫全線在高中時代就參加過中橫健行隊
加上在花蓮工作時,上合歡山可說是家常便飯~~洛韶更是當初工作時的中繼站
但..............................................屁話說一大堆~~~就是沒有騎車上過武嶺
你說~~~
1.瑞琦的暴胎(Sorry,借提一下)這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事,但我們全部的人都在那裡等,實屬不智,應該是有速度的幫忙,其餘的人可以先出發
之前有小熊大大
今天有瑞琦大大
為什麼輪胎爆了~~不會自己修?
所以應該是瑞琦大大自己換好胎再追上其他人啊~~
怎麼會有速度的幫忙,其餘的人可以先出發?


2.小熊的獨自回頭(Sorry,借提一下)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通訊上的不便(只有中華收的到),讓5個人在金馬隧道呆呆的等,害怕獨自的小熊一人出什麼事.還好小熊有找到人借電話,不然還傻傻的等下去.
小熊大大個人因素
卻突顯出此次約騎最大的問題!!!(參加者自知,無需討論!)
所以我是同情小熊大大的!


二.對於天氣太過輕忽.

1.高海拔的地方,上升1000M會下降6度,所以上升3000M,要減18.平地就算30度,上面也是12度左右.12度加下雨,等於是寒流來時,還脫光跑出去.超級冷的

我想這是常識!
當通過金馬隧道後的下坡路段
小林小又停下來抽根菸,觀察一下合歡山頂的雲層走向及雲湧的速度
心想.........武嶺應該快下雨了!(當時約13~14點之間吧!但小花說~四點多武嶺還沒下雨勒!?)
所以備案已思索出~~~從梨山下宜蘭或從大禹嶺攔貨車下山


三.車子狀況沒有調整好

1.小林哥的車,用了不習慣的輪組

昨天已找了Tommy算帳~~~~

四:判斷的錯誤

1.我跟John在武嶺時,就應該要攔車下山,不應該貿然下山.(是我不熟路況,才害John跟我一起下山)

當作經驗學囉~~

五:身體狀況沒有調整好

1.身體餓的時候,就應該吃東西,不是餓了還說沒關係.繼續騎.這對身體很傷

不予置評

六.沒有備案

1.其實騎到武嶺時,不上不下,心裡沒個底,不知道該前進還是後退,很容易做錯判斷(如果有備案說,來不及的情況我們就住清境或是...),其實也很好.心理也比較不會慌,至少知道我到那裡可以安穩的休息.

同前項所說的備案!!!

linux.wince wrote:
當資訊慢慢彙整起來,...(恕刪)

小曾哥~~~
老話一句留的青山在,不怕沒車騎!!!
其他的............................ 多說無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