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Stylus手寫筆抽出後即開啟Pen Pop功能,包括Pop Memo、Capture+、Pop Scanner及Quick memo+等,雖然功能應用仍不如三星Galaxy Note系列,但實用性至少也有七成功力。Stylus 2系列定位在萬元上下,更比三星Galaxy Note系列親民多了。

LG Stylus 2與Stylus 2 Plus近期相繼推出,同樣提供Stylus手寫筆與書寫功能,但觸控筆是電容筆而不是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電磁筆。我這次測試規格較好的Stylus 2 Plus,主要差在螢幕解析度(5.7吋1080P與720P)、處理器(高通S430與S410)、記憶體(3GB與2GB)、容量(32GB與16GB)、主相機(1600萬畫素與1300萬畫素)。Stylus 2已經上市,主要通路在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之星;而Stylus 2 Plus是台灣大哥大獨家,最近應該快上市了。

● 5.7吋大螢幕 可更換式電池設計
● 整體中規中矩 相機體驗普通
● 測試老實說

將右上角的Stylus手寫筆從機身內抽出後,螢幕會出現一個Pen Pop的圓形小圖案,按下後會跑出Pop Memo、Capture+、Pop Scanner、Quick Memo+這四個功能,以及第五個快捷鍵小圖示(可自訂常用功能)。LG未像三星,把這些手寫相關功能都取好記的中文名字,個人覺得有點可惜。

在設定當中,把Stylus手寫筆取出時,可預設開啟Pen Pop,或是直接進入Pop Memo筆記功能。另外,也可以設定是否在螢幕關閉時手寫Memo、拔出筆時發出聲音或震動。


Stylus 2 Plus採用的是電容筆,筆尖有比市面上常見的電容筆更為精細,然而靈敏度與精準度仍比不上三星的S Pen。如果用過S Pen就會明顯感到差異,若只有簡單的書寫與塗鴉功能,Stylus筆還能應付,如果是重度繪圖需求者強烈建議選擇三星Galaxy Note系列。

在螢幕關閉時拔出Stylus手寫筆,也可以直接在螢幕上寫筆記,但只有單一筆觸、黑底白字,搭配橡皮擦而已。

Stylus手寫筆的筆頭,跟機身有搭配同色系,例如我借到的這款是金色。

Stylus手寫筆不用擔心像Galaxy Note 5那樣,反著插進去後就再也拔不出來,因為反向根本就插不進去。


無論在哪個功能(相機也可以)抽出Stylus手寫筆後,螢幕右上角會出現Pen Pop,點一下後會出現四個手寫功能與一個快捷功能,此時螢幕背景會模糊化。


●Pop Memo
Pop Memo類似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快捷Memo功能,隨時有靈感就打開記錄下來,功能有字體顏色、橡皮擦、透明度、縮小,沒有像Galaxy Note能辨識為聯絡人、電話以及地圖的功能。在Pop Memo無法更改筆觸類型,進入Quick Memo+裡面才可以。


寫到一半如果要查詢其他的內容,可以把Pop Memo變成半透明,一邊進行其它工作。

Pop Memo的尺寸大小可以自訂,還可以縮成最小的圓形圖示,可惜Memo底色只有白色無法更換。


Pop Memo可以儲存為一張新的圖片,或是轉至Quick Memo+裡面處理進階的編輯。

●Capture+
Capture+其實就是將螢幕截圖,並在圖片上輸入文字、手寫,或是套索存成不同形狀的圖片。如果是在瀏覽器當中截圖,還可以存取網址,跟三星Galaxy Note系列一樣。


截圖後利用套索功能,將圖片存成不同的形狀,範圍也可以自由拉取。


利用Capture+截圖後會在相簿當中,出現Capture+的資料夾,所有圖片都在該資料夾內。如果是按硬體鍵來截圖,圖片會存在Screenshot的資料夾內。

●Pop Scanner
Pop Scanner類似於三星的快拍筆記,從Galaxy Note 4時推出的新功能,可以翻拍任何內容並將其轉正,很適合學生或是業務員使用,輕鬆翻拍黑板或白板上的內容。

利用Pop Scanner從側面翻拍黑板上的內容,拍完後內容自動轉正,整個操作過程很流暢,辨識速度也很快,不要是昏暗的環境下成功率都很高。


確認翻拍內容無誤後,可以將圖片插入Quick Memo+,進行更為進階的編輯功能。

不只是黑板或白板上的內容,雜誌內容也可以進行翻拍,完全不需要買掃描器,就能將實體雜誌轉為數位圖檔。但翻拍時要注意是否對到焦,不然畫質還是有差。


●Quick Memo+
以上各項包括Pop Scanner、Pop Memo、Capture+功能記錄下的內容,都能整合於Quick Memo+內,類似三星的S Note功能。


Quick Memo+可以匯入或是備份內容,利用Google帳號備份於雲端空間內。

Quick Memo+有五種筆觸,各自調整粗細與透明度,顏色也能自己調。


比較特別的是右上角有個套索功能,支援不規格形狀,把整塊內容剪下來。不過,Quick Memo+功能也就這樣了,與S Note的功能豐富度還是有差。



除了主打的Stylus手寫筆,Stylus 2 Plus外型上也很有LG自家特色。有別於市面上千篇一律的正面2.5弧度玻璃+背面金屬,Stylus 2 Plus仍可更換式電池,雖然延續塑膠外殼,但整體質感做得很不錯。
5.7吋1080P大螢幕,雖然邊框不算窄,但螢幕週圍的黑框相當細,個人認為顏值比起自家旗艦機G5更勝一籌啊!

Stylus 2 Plus聽筒的位置幾乎要靠近機頂了,左邊有LED提示燈、前置相機、感應器,右邊有LED閃光燈,雖然不是主打相機的機種,卻提供前置閃光燈。

通知燈在充電、來電、未接訊息與來電時,都會亮燈提示,若不需要也能在通知設定中關閉。

Stylus 2仍延續LG近來慣用的虛擬按鍵,按鍵有黑、白兩種顏色。除了Android預設的三個按鍵以外,還可以設定通知、Capture+、QSilde、雙視窗、雙SIM卡設定,最多共五個放置於虛擬按鍵上,順序也是可以自訂。

背面延續2013年G2以來經典的後置單鍵設計,音量鍵與電源鍵整合在一起,甚至跟相機鏡頭在視覺上連成一體,看起來很舒服。


雖然機身整體偏大,背面兩側都有圓弧修飾,使得握持手感大為加分。

以往韓系手機出廠螢幕色溫偏冷,Stylus 2 Plus反而是偏暖,利用Devcheck一查居然是SHARP的面板,有點意外。



5.7吋螢幕要單手文字輸入不是很容易,雙手輔助會比較好。由於螢幕非窄邊框設計,平常要誤觸的機率比較低。

Stylus 2 Plus的喇叭位置在機身背面,平放在桌面上時會影響到鈴聲音量。

利用噪音計來進行測量,播放五月天的OAOA這首約一分鐘MV片段時,平均音量約79.9分貝,測試時背面喇叭孔沒有壓住,音量還可以。
microUSB、麥克風、3.5mm耳機孔都在機身底部,與Stylus手寫筆同側的下方有背蓋卡榫。


背蓋只是一塊普通的塑膠殼,但質感真的不賴,或許LG不一定要走金屬機殼的路線,維持自己高辨識度的特色。Stylus 2系列不支援無線充電,背蓋內側當然也沒有接點。


Stylus 2 Plus支援雙卡功能,兩張都是nanoSIM卡,其中SIM1被壓在microSD記憶卡下面,SIM2在側面的位置。

可換式電池型號為BL-45B1F,容量是3000mAh。


前面兩段看下來,Stylus 2 Plus無論是內建的Stylus手寫筆或是外型,其實都蠻有賣點。不過LG卻賦予了入門的高通Snapdragon 430處理器,偏偏台灣很多消費者更重視整體規格,萬元機沒用上Snapdragon 6系列的處理器,敗家吸引力瞬間下降。這也是以往台灣LG中低階手機熱度低的原因,規格真的開得不夠漂亮。
Stylus 2 Plus的內部型號為LG K535T,作業系統是Android 6.0.1。


儲存容量是32GB,實際可用約近24GB;記憶體是3GB,開機後未安裝第三方軟體前,約還有1.9GB可用,算是十分充裕。


Stylus 2 Plus支援4G/2G雙卡雙待,沒有4G/3G雙卡。台灣4G全頻段都支援,可惜受限於處理器,只有LTE Cat.4,因此無法使用電信業者的CA(載波聚合)服務。


只有雙卡雙待,無法進行雙通話,可以透過轉接的方式,將電話相互轉接到另外一個號碼,但轉接費用得自行承擔。

將SIM2的中華電信設為數據上網主號時,SIM1的台灣之星門號會被自動切換至2G,但台灣之星沒有2G網路,Stylus 2 Plus副號也不支援3G,所以會變成找不到訊號的狀態,台灣之星門號只能當成上網主號使用。

支援GPS、GLONASS、北斗衛星三種定位方式,平常開啟Google Maps或其它軟體來定位時,速度也都很快。


利用A1 SD來測試內建儲存容量的讀取/寫入速度,讀取速度為178.22MB/s、寫入速度為140.51MB/s。與自家旗艦機G5採用UFS 2.0架構比較起來,讀取速度當然差上一大截,之前測G5的讀取速度為474.71MB/s、寫入速度為152.59MB/s。

透過Devcheck軟體來查詢,處理器是高通Snapdragon 430 MSM8937八核心1.2GHz,但軟體卻顯示有1401MHz,有可能是誤判。


這邊也查到面板是來自SHARP,並非LG自家。

利用安兔兔V6.1.4進行測試,Stylus 2 Plus的效能只有41365分而已,比近期中階手機常用的聯發科Helio P10搭1080P螢幕還低(約5萬分)。



將螢幕亮度設定為50%且自動調整時,測試PCmark for Android的電池續航力,結果是7小時42分鐘,電池容量都給到3000mAh了,續航力並不算好。

---
換個方式來測試續航表現,將手機設定至飛航模式,關閉所有藍牙連線僅開啟Wi-Fi,螢幕亮度調整為50%時自動播放Youtube影片清單。從21:38開始播放,直至隔日5:33電量剩下3%而失去記錄,期間至少連續播放7小時55分鐘,與Pcmark的測試結果一致。





內建的電池觀測紀錄,顯示連續播放Youtube影片的時間為7小時57分鐘,將近8小時。

螢幕亮度開啟50%的情況下,可以連續播放7小時57分鐘44秒的線上影片,測試時最耗電的是螢幕(73%)、其次是Android系統(9%)、第三是Youtube(9%)。


---
至於充電速度,照理說高通S430應該要支援高通快充3.0,但LG似乎沒有加進去。利用支援高通快充3.0的AUKEY變壓器來測試,從9:04開始進行充電,直到11:44完成充電,約需2小時40分鐘才能充滿3000mAh的電量。


---
相機並非Stylus 2系列主打的功能,Stylus 2 Plus主相機是1600萬畫素、前相機是800萬畫素,看似與G5規格相同,但感光元件不同,G5是1/2.6吋Sony IMX234,而Stylus 2 Plus是1/2.8吋Sony IMX298。另外,Stylus 2 Plus不支援光學防手震,也沒有紅外線雷射對焦,對焦速度明顯與G5有很大的差距,且儲存速度也是不夠快。至於拍照介面,跟旗艦款G5類似,少了手動模式、Raw檔與超廣角的功能。




少了光學防手震與紅外線雷射對焦,一般日拍場景還足以應付,但室內黃光或低光源環境時,就會發現手震的機率大為增加,得多拍幾張比較保險。別看相機規格與G5很像,就期望有G5那樣的畫質,一分錢一分貨是不變的道理,光看夜拍品質就差異頗大。但以萬元手機來說,相機表現已相當不錯。









■優點
1. 漂亮的5.7吋1080P螢幕,螢幕週圍的黑框變細,手機整體的配色也很一致,雖然是塑膠殼卻很有質感。
2. 市面上有提供手寫筆+書寫塗鴉功能的手機不多,而Stylus 2 Plus相較於三星Galaxy Note系列,是價格較為親民的選擇。
3. 中階手機中,容量與記憶體都很大方,有3GB RAM與32GB容量,近期某品牌2萬多元的旗艦手機也是此規格而已。
4. 可以自行更換電池,目前市場主流逐漸取消換電池設計,LG仍保留這項優勢。
■缺點
1. 處理器僅採用高通Snapdragon 430,效能與高通S6系列有段差距,而且Stylus 2 Plus不支援高通3.0快充。
2. 或許是Snapdragon 430處理器推1080P螢幕較為吃力,雖然有3000mAh大容量鋰電池,續航力不如預期理想。
3. 現在市面上不少萬元中階手機支援CA(載波聚合),但Stylus 2 Plus僅只有LTE Cat.4因此沒有。
4. 相機規格雖與G5類似,但感光元件模組不同,也沒有光學防手震與雷射對焦,使用體驗有段明顯差距。連以往給規格較小氣的HTC,也推出不到萬元就有OIS的One S9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