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才發表的手機
擁有S800 2.2
2RAM記憶體
5.2吋螢幕窄邊框
1300萬畫素
等等高規格的手機
感覺就是要18K~2W的價錢
但台灣怎麼才賣13K~15K
這種震撼價如果小米3是第一個話
那LG G2就是第二了
再怎麼說LG這個牌子也是很大家的公司
怎麼會有這種跌破眼的價格
他還是是新品說
首先機殼碳酸聚酯殼根本沒加工難度,所謂窄邊框和輕薄機身都是歸功於面板部門,早已成熟的IPS技術在生產良率也比AMOLED高
再來像雙擊解鎖只要用某一家的觸控IC都可支援,只是要不要寫進韌體而已
2.4光圈的三級防手震模組,對比上半年920的2.0光圈四級防手震,就知道穩定度和成本一定很超值
還可以用差價在外層放9H硬度的藍寶石玻璃,這東西IPHONE5也早在去年用過所以不難買
階梯式電池LG自家生產,更早已經出貨給MOTO-X使用
HI-FI音效大陸某小廠都做得出來,LG沒理由做不到,況且還有高通和google技術支援
你會發現G2上面除了那片5.2吋面板,沒有一個部分是完全創新的,甚至可以說是承襲其他各廠的經驗,但將這些精華組合起來,穩定出貨和低成本反映在售價,造就高競爭力
而台灣跳水幅度在全世界可以排前幾,是因為這幾年評價和市佔一直衝不出來,才會特別下殺手
LG全球市佔是全球第三,但品牌在大中華地區卻遠不如排行第7的SONY
http://product.cnmo.com/cell_phone/compare_pk_p163115_1620134.html
abcd425heart wrote:
G2在全世界可以跳水...(恕刪)
沒有一個部分是完全創新??
背面的按鍵也不是創新?
你不知道三星所謂自己的創新(除了筆之外)
有部分都是來自於LG先發表的三星後才有的
但LG還是全球市佔第三
**Black Devil** wrote:
沒有一個部分是完全創...(恕刪)
不必這麼激動,你有看我前面提到三星嗎
我是LG用5年以上的老客戶了,當年看到I9000桌面圖形整個抄LG封閉式UI也挺無言,但現在大多數人仍以為LG的UI風格是學三星的,這就是現實
還有我前面說的創新是指是硬體零件,不包含雙面拍攝和智慧影片等軟體應用以及按鍵配置等創新運用
簡言之G2就像是用容易取得的食材,但搭配得宜料理出一盤好菜
有人說LG自身特色較不明顯,我看過一篇曾有記者問LG高層:G2的功能這麼多看得眼花撩亂,到底你們想給主推消費者的招牌特色是什麼?
對方回答:我們能放的都放進去了,至於主要用哪個功能,怎麼去用,就由每個消費者自己決定
像G2主打背後解鎖鍵,但還是有人用不習慣,那可以改用KNOCK ON,再不然就直接裝上感應皮套
以及連ICON圖示都可自訂的高自由度UI(蘋果和HTC對圖示整體感龜毛到要死就不可能讓你這樣玩),都是這個概念的體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