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秀的VR呈現幾乎真實的沉浸感,雖然人有五官六感,但視覺的比重相當高
沉浸感這個詞不錯,沉浸感和現在的IMAX、3D電影甚至未來的全息3D等都不一樣,就是一種身歷其境的真實感... 簡單說彷彿就是"真的"
二、眼罩式VR的技術有三個重點:#1定位反應速度 #2解析度 #3運算速度
目前技術雖然分別都已成熟,不過單眼要上到4K並整合在裝置上,處理速度仍不夠力
但是!
A.若單純的播放4K電影並沒有問題(就播影片而已當然OK)
B.若是玩比較抽象畫值的遊戲(注意,仍是高解析喔)也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高擬真度,要開AA,要上GTX999...的遊戲
C.就效果而言,要比眼罩式VR更好的應該只有未來的全息3D了吧?但此二者一來有些差異,二來時間、技術層次與價格恐怕差異相當懸殊,因此我以為眼罩式VR憑著相當真實的沉浸感(大賣點)其榮景絕對可期!
最後,許多人認為笨重的裝置會嚴重影響效果,這當然是的,不過一來將上市的VR裝置沒那麼糟糕,二來這也是短期內技術可以精進的項目。
happyspirit wrote:
感覺目前的VR技術...(恕刪)
VR 跟裸視 3D 是完全不同東西吧
雖然只是短短的體驗,大腦也知道是假的,畫質也沒好到哪去
但VR 眼罩一戴下去,整個臨場感不是蓋的,害我內心小小的怕了一下....
拿來玩遊戲是真的值得期待,畢竟畫面是會跟著頭轉的,也因為頭罩的關係人也能完全的投入在遊戲裡,
至於裸視 3D 是沒體驗過,但之前看了幾次 3D 電影後,總覺得沒甚麼特別的,之後倒還是以看 2D 的電影為主...
旋風突破管家 wrote:
不過對我們基層消費者而言,比起產品細節數據,性價比 才是一切吧,廠商能賺錢,消費者能享受新產品帶來的生活體驗,雙方都是好事。
沒事! 我開這樓一開始主要是討論我在意的頭戴式VR顯示器品質問題與硬體可能的改進方向,這與大家目前焦點放在體感的應用程度或是沉浸感的體驗感受,是有點不太一樣的,但是討論就是這樣,你有什麼感受、想法、甚至是專業的知識見解,正面、負面、對事、對物,只要是不針對人都可以分享(太白目、天兵的例外)

你提到性價比

這得與當下時期競爭產品做比較才有個基準
但通常初期上市的新新市場產品,又改版方向空間很大的.....又貴...就...
你不得不提前與後繼發展的變動一起列入考量.... 不然也是有可能早買早享受,晚買不太痛
雖然我也想趕快來一台玩玩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強化交織 wrote:
我覺得VR的畫質不...(恕刪)
關於那個外國人48小時體驗後沒啥異狀?我本不太想提的
如不談廣告目的與些許對價關係的存在
“一般素人” 有誰自願連續頭戴48小時來體驗新玩具
不是什麼電玩狂人等一般素人應該願意很少吧 ~
另外這是出自有一定取樣人數的結果嗎?算是客觀的科學臨床實驗嗎?
廣告效應是否有誤導之嫌嗎?
另外我覺得不斷拿cardboard 來比體驗真的可以跳過了,有興趣了解目前VR產品的都有一定的理解與認知能力了~真的…
大大的體驗比較是否有關軟體內容的差異? 移動的體驗確實可以減少暈眩,但我提的顯示改版改進方向與你提的問題都是問題,只要有空間可以進行改善,就沒有什麼先後順序吧~ 又不是廠商
另外我還關心定位時的加速計或陀螺儀造成的畫面跳動、晃動問題~ 不知道大大提的不暈眩產品是不是早已解決這樣的有感問題???? 謝謝!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