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找不到照片品質能取代G4/V10的新手機

petroleum1234 wrote:
我知道大部分的人看到...(恕刪)


樓主大概沒有用過 Night Sight, Smart HDR, Xperia 1 吧


然後, 40MP 是給你輸出 10 MP 用的,不是給你吃直出 40MP 的

要高解析,現在 48 MP 超清模式一大坨



還有,現在拿 G4 / V10 比夜拍去看看吧,什麼叫做夜拍的細節,P30 係 Pixel 3 與 XS 會告訴你
emeraldtea wrote:
也不能完全這麼說,相...(恕刪)


大大真的知道 Quad Bayer 感光元件,是拿來 4 in 1 用的嗎?

用個 40 MP 真是自找麻煩耶,去問問那個 IMX600 感光元件的輸出在用 40 MP 的


真是無言


用畫質比較爛的 40 MP 來嘴,真的很有事
樓主你真的有好好研究「手機的相機畫質」嗎?

個人 G Cam 用那麼久,在 HDR+ 畫面就能套 NS 演算法了,誰還要要 HDR+ 強化,NS 的細節樓主真的知道?Huawei 手機超高感光度的細節,樓主真的知道?


是沒去找,還是自我限制了再來抱怨?


附帶一提,G4 細節找不到能贏的?













iPhone 8 的感光元件是 IMX398,iXS 的是 IMX363 + Smart HDR

Pixel 3 比起 U12+ 只強不弱,還沒有上 HDR+ 強化與 Night Sight (甚至是 Custom 的 G Cams)













5j3rul3 wrote:
樓主大概沒有用過 Night...(恕刪)

Nightsight是疊圖演算法,G4那個時代沒有這種東西,只能靠全手動自解RAW來控制夜拍品質…所以這樣比較有失公允,Pixel3你想手動自己來也辦不到,終究時空背景不同運用的技術也不同
不過確實,前面我就說了IMX363本身的體質就不會輸G4,加上現在的高階演算法加持,畫質能超車G4其實不意外…至於IMX586那個48MP,基本沒有實用性,還是只能當12MP用…不過要這樣我寧願它原生12MP,效果沒意外會比48MP做4合1好,但是原廠相機軟體有沒有發揮其硬體HDR的功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今天用朋友的G4手動某些場景真的與時下旗艦相比,我只能說GCam 跟演算法逼著我相信G4 Bye~
featheringer wrote:Nightsight是疊圖演算法,G4那個時代沒有這種東西,只能靠全手動自解RAW來控制夜拍品質…所以這樣比較有失公允,Pixel3你想手動自己來也辦不到,終究時空背景不同運用的技術也不同
不過確實,前面我就說了IMX363本身的體質就不會輸G4,加上現在的高階演算法加持,畫質能超車G4其實不意外…至於IMX586那個48MP,基本沒有實用性,還是只能當12MP用…不過要這樣我寧願它原生12MP,效果沒意外會比48MP做4合1好,但是原廠相機軟體有沒有發揮其硬體HDR的功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恕刪)


怎麼叫做有失公允了?

樓主標題下「找不到比 G4 細節更好的手機」,個人放的樣張不就打臉了?

幫樓主找了一堆細節比 G4 好的手機,有問題嗎?



還有,Pixel 3 預設的拍攝模式是「HDR+ 啟動」欸,「HDR+ 強化」與 Night Sight,自己學著用 G Cam 調,能套就是王道,張張都能「HDR+ 啟動」/「Night Sight」時,誰還鳥你 G4 拍的好不好。

更何況,現在哪家拍照不像素 4 in 1,哪家不疊圖的,說出來看一下 =.=

只允許 G4 比別人強?
別人超越 G4 就是有失公允?

以己之長,擊他人之短沒聽過嗎?

什麼跟什麼








還有,Google Camera 不能手動?

呵呵,真的有用過 G Cam 嗎?

之前 POCO Phone F1 的 G Cam,可以:

單幀最高 64s 長曝
最高一次疊圖 40 幀
手動動對焦 (含量化距離 / 無限遠 / 自動)
手動調整 iso 值從 25 ~ 25600
AWB 調整

然後這幾版 G Cam 就是 F1 系的,Mi 8, ZenFone 5Z, Mix 3 等 IMX363 手機都可以用


G4 的手動又算個什麼了?

廣角鏡頭一樣可以上 Night Sight,懂?





真的了解過 G Cam 再來說 OOXX 吧,呵呵
LauranceArchi wrote:
回34樓~G4應該...(恕刪)


Google Camera 都能手動了

各家專業模式都可以手動了


不缺 G4 一隻

featheringer wrote:
Nightsight...(恕刪)


然後,什麼 IMX363 體質不輸 G4 的感光元件...真的了解手機感光元件嗎?

IMX363 的體質比 G4 的感光元件好多了,不是一個層級的存在,自己看清楚吧

還有,IMX363 / IMX362 / IMX333 / IMX345 / IMX445 就是主打「疊圖」、「DRAM 緩衝」、「緩沖暫存」的的感光元件。

放著這些感光元件主打的技術不用,然後再說要比沒疊圖的,這又是啥來著?

都不要疊圖嗎?那這些技術幹毛用的?

還是酸葡萄心態,打不過人怪別人拳頭大?
featheringer wrote:至於IMX586那個48MP,基本沒有實用性,還是只能當12MP用…不過要這樣我寧願它原生12MP,效果沒意外會比48MP做4合1好,但是原廠相機軟體有沒有發揮其硬體HDR的功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恕刪)



呵呵


48 MP 沒有實用性?

你真的了解 Quad Bayer 陣列幹啥用的?



單幀 HDR
Real Time HDR
超高 iso 可用值
Dual Gain
雙原生 iso 值
超高解析度
4 合 1 輸出
更高信噪比
2D HDR 疊混 3D HDR
強化的 Dual Pixel 對焦
超低光攝錄強化
手機上免震像素偏移
手機上超高倍數無損變焦
「拍照用」  EIS


都是隨著 Quad Bayer 感光元件一併而來的高階技術成果


我 48 MP 變 12 MP,就是「真 • 12 MP」,對比 12 MP 0.5” 1.6um 的感光元件,還能取得更好的純淨度,更好的色彩還原,遠高以往的 iso 可用值,更好的信噪比,更棒的動態範圍,更能免除通常的 HDR 殘影問題,還能 Real Time HDR 預覽、更強的 Dual Pixel 對焦,更好的低光慢動作品質,大幅強化的動態攝錄能力...

然後從 12 MP 變成 48 MP 時,還跑 8K 錄影  / 超高解析度 / 超高倍無損變焦 (如 P30 Pro 的 15X 主鏡頭數位變焦)、48 MP RAW、高像素裁切




沒有 Quad Bayer 陣列的單純 12 MP 感光元件,跟 IMX586 可差多了,不是一個等級的存在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