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LG G4 的榮光與哀愁


straypoei wrote:
G4的相機細節相當...(恕刪)

手機也可以做到高解析照相真的可以媲美數位相機了,
G3就已經注意到她相機解析能力,相信G4能更上一層樓
iphone6+螢幕一樣大
機身卻大了一號
視覺上就會覺得整個手機大很多
但我認為這並不算是優點吧
當初看到6+ 完全沒興趣
這尺寸放口袋根本就有困難
最後買了G4 完全沒這問題

而且一般手機才容易坐彎
弧形的反而比較不怕
G flex2反過來重壓到變平的都沒事
何況是順著弧形坐
我也是G4放前面褲子口袋 完全沒問題
雖是5.5“螢幕但整體大小只比我上一隻手機Z2大一丁點
小弟關注這支手機也很久了
爬了這麼多文災情大概也只有那個2k螢幕很耗電
不過韓國牌子還是會被很多人排斥吧
但是沒意外的話
年底換手機應該就是它了
我所有的手機都是一樣的使用方法:手機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寶貝的,所以都放在後褲袋直接坐下去,iPhone 6+ 也沒彎,其他機子一點事也沒有,G4 也不是彎掉,就是螢幕「下」有一點點剝離的痕跡,一開始以為是汙垢,但仔細看在玻璃後面所以擦不掉;一開始只有(下面)一條,後來上面也出現了,只是小了些。晚點拍個照給大家參考一下。這裡只是想提醒使用(微彎螢幕)要小心。

當初選 G4 的其中一個主因就是 5 吋的機身竟可以塞入 5.5 吋的螢幕,這當然不用說的一番讚!只是主觀的使用上沒感覺到螢幕有「那樣大」的差異,甚至感覺比同尺寸的 iPhone 6+ 小了一號,除了(萬惡的)海苔條的影響以外,工業設計應該有影響:譬如 iPhone 6+ 上的 2.5D 玻璃或 S6 Edge 的曲面螢幕,或許都有放大螢幕的視覺錯覺?這裡指的是主觀的使用感受,客觀數據上 G4 當然是最漂亮的。另,海苔條當然能隱藏,不過對於有些 APP 來說隱藏/顯示海苔條剛好會干擾到使用手勢,所以得一個一個使用過後再一個一個去調整。

台灣品牌?小弟也是戮力於台灣品牌,我所知道的是自己要爭氣,不要拿國人的相挺當安慰劑。台灣市場不大,有鄉親的支持當然是很揪心很甘心,但對於品牌的大勢來說沒有決定性的影響。自己只要夠爭氣,鄉親誰會不挺?縱使不挺又如何?要做品牌就要有那個志氣、能力與雄心,搬出牛肉來誰不挺你?這本爛帳... 說不完啦!反正天助自助者,自己爭氣最重要。看看 LG 相機進步的幅度,那個... 唉,多提傷心,不提了~

danieltflu wrote:
我所有的手機都是一...(恕刪)


確實是蠻無奈的,但是請仔細想一下,Sony、LG、三星等廠商這些都有不小的附屬事業,就連華為、聯想、Asus也不小,這是

HTC做不到且也沒能做到的,其本質就是單一代工廠,不像以上廠商有各部門可以互相協助,自然投入經費就有差,當然最重要的

一點是以上廠商每個都有「自有技術」或「良好的通路」,反觀HTC呢.....

三星是集韓國全國之力的第一大廠、LG是韓國差距甚遠的第二大廠、Sony是日本第一大廠包含許多附屬事業、Asus有電腦、筆電

等經營許久的通路~~~

我覺得HTC的態度跟台灣的情況有點相似,都在吃老本.....
danieltflu wrote:
G4 也不是彎掉,就是螢幕「下」有一點點剝離的痕跡,一開始以為是汙垢,但仔細看在玻璃後面所以擦不掉;一開始只有(下面)一條,後來上面也出現了,只是小了些。晚點拍個照給大家參考一下。這裡只是想提醒使用(微彎螢幕)要小心。...(恕刪)


我看外國似乎也有人有這個情況,看來這部分要注意一下。

關鍵字是「Screen Coating Issues」。
建議問問題發在板上並同步發送訊息比較好喔,不太建議只發送PM呦v
德不孤,必有鄰。

當年繼承了 Hero / Desire 傳說的 M7 驚天一聲雷,儘管在行銷上遠落後於對手,但以銷量來說仍比今天一打雜牌軍的窘狀好太多!M7 所造成的口碑與影響力也是目前國外媒體到今天還願意把 HTC 放在至少與三星同等級的重量去期待與報導的位子(明年就說不定了...)。

M8 還好,至少雙鏡頭還有點話題與花樣+M7的影響力還在+對手在機身材質與工藝還沒追上來。

M9 我原本期待如果是「930的相機(同源自 Toshiba)+雙喇叭+M系列金屬機身+(有指紋解鎖的 HOME 鍵 = 移除海苔條)」這方程式的話(沒新意但至少也集大成),也是我回歸 HTC 的時刻。結果勒...

太自我感覺良好了!擺出這樣的東西還能怎樣說服市場你有決心誠心端得出牛肉?這裡看到連端出一盤好牛肉的 LG 都已經困境連連成這樣,更何況牛肉到底在哪裡都還弄不懂的紅茶店?這... 這真的有難到大家都看不見嗎?難道一句愛呆丸就可以掩飾阿斗把一手好牌全被對手梭哈的根本大問題嗎?

想起了:

第一個人性化介面(加系統優化與機器人除蟲的)的機器人手機:Hero

第一個上 1Ghz CPU+比 iPhone 更大螢幕的機器人手機:Desire

第一個筆式輸入並整合筆記功能的平板:Flyer

第一波大還要再大的機器人手機:Desire HD / Desire XL

第一支金屬雙喇叭機器人手機:One (M7)

第一支超大平板機器人手機:One Max (M7)

第一支景深雙鏡頭手機:One (M8)

創新在哪裡?堅持在哪裡(上面的創新大多給對手撿光光了)?縱使銷售因為行銷與通路的關係受到壓制,但市場也不會完全不給掌聲,至少媒體也會一直注意你的盯住你的。你看看對岸有不少有新意的手機卻完全沒有國際版面... 我很擔心過去累積的這些無形資產已經在這二年被消耗殆盡,當有一天國際媒體都懶得提紅茶店時,那才是大難來的時候。

切~~~ 講 G4 講到這裡去了。
xup6bjo45j4 wrote:
手機也可以做到高解...(恕刪)

danieltflu wrote:
德不孤,必有鄰。當...(恕刪)


大大這些內容應該足夠另開一個 HTC的榮光與哀愁版面~

我也曾經是HTC的忠實客戶...不過最近對他們售後服務處理事情的品質印象不是很好,也因此向其他廠商伸出觸角

一伸出觸角就發現其實開心比較重要!

畢竟我們只是HTC的小小客戶~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danieltflu wrote:
德不孤,必有鄰。當...(恕刪)

其實htc也沒多少老本可以吃
它能崛起是靠著創新和軟體優化
一旦市場差異越來越小,很多問題就會浮現
吃老本的代表應該是sony
LG第一代G系列拍照也很悲劇
但之後每一代都有所進步
G2加入光學防抖
G3加入雷射對焦
G4升級感光元件和加大光圈
實際的結果顯而易見

反觀SONY的Z系列每一年都還是玩一堆專有名詞
卻連最基本的對焦都沒有去改進
2000畫素放大後的畫質也沒改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