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7

威士忌高校

1+1=3 wrote:
飯店內PUB.點一杯百齡譚17Y.1份..1258台幣.....(恕刪)


提到百齡罈.以前single malt還沒流行起來的時候,起瓦士,約翰走路是主流.那時候很多人把洋酒當擺飾.結果放到現在買的人走了,小孩不喝酒的,酒又賣出來給收購老酒的人......
兩年前跟收購老酒的人買舊版21y瓷瓶.大概1500~1600就買到(17y年的更便宜).現在漲到約2000.
舊版瓷瓶的百齡罈香氣跟口感相當不錯,酒體輕,口感淡雅,木質氣味明顯.不超過2000都還值得買來試試.
只是開瓶通常得先處理軟木塞.

這類老酒千萬別倒放.這是烈酒而不是葡萄酒.一旦軟木塞被泡爛溶出臭木塞味,酒就算毀了.別聽信什麼偶爾平放一下,讓軟木塞濕潤....威士忌的存放,讓它直立就對了.

louislitw wrote:
提到百齡罈.以前si...(恕刪)


一份加冰..香氣不錯..17y百齡譚..

不到北京不知.台灣=交通.天氣..好.(大陸)=(人命<電動機車<機車<汽車).天氣.5天=天空多是灰色的

不到北京不知.台灣=路小.第一次.看到..左7線.右7線的市區道路.

吃了3天3家,全聚德.味道差不多(脆爾不焦.油爾不膩)..半隻鴨..只吃到4兩肉..油的.焦的全被拿走

當然.脆爾不焦.油爾不膩

louislitw wrote:
提到百齡罈.以前si...(恕刪)


李大,舊版百齡罈17yo瓷瓶與玻璃瓶(有公賣局標章)香氣跟口感有差異嗎???
kevin663848 wrote:
李大,舊版百齡罈17...(恕刪)


跟新版(現在的市售版)比較差異極明顯.
但是跟舊版玻璃瓶比?這我就沒比較過....我不曉得.
主要是因為酒精的刺激性大幅弱化以後,香氣會凸顯出來.口感變的輕柔.
說來說去就是酒精的變化最大.
便宜(差)的酒,氣味由酒精味主導.好的酒,氣味才是花香或果香主導.

一般標示"公賣局的專賣憑證",至少是民國89年以前的品項.
民國89年以後,進口酒類已經不用事先申請核發許可,也就是不用印上或貼上"專賣憑證許可".
李大,
好像很久沒有開分享瓶了,你櫃子裡不是還有很多開了喝不完的,好的不敢奢想奪人所愛,但進退兩難的酒,就讓弟子服其勞,新的才能快快來!
對了,今年的whisky live是何時?需要門票嗎?聽說現場有高價酒的杯售,一次喝太多杯會有點模糊跟浪費,想準備空瓶分享回來慢慢喝。
saintpaul wrote:
好像很久沒有開...(恕刪)


過陣子來開新的協會酒分享瓶.用50ml的全套(新一批有進口的)開,花費不大就能全部先嚐過一遍.

新的分享瓶打算買化學實驗室用的離心管來裝,來的時候就是乾淨的,省掉洗的步驟,單價也便宜,當成拋棄式的消耗品.已經有留意到會不會讓乙醇溶出有害物質,廠商的產品報告是安全無虞.
等下我把表附上來.

附加壓縮檔: 201106/mobile01-09301b1a53f0a5ed48e5737e2c3fb536.zip
進退兩難的酒.

經過反覆篩選跟淘汰.現在比較少遇到進退兩難的酒.好個"進退兩難"!!
現在傾向於挑選進可攻退可守的品項.

louislitw wrote:
過陣子來開新的協會酒...(恕刪)


這個方法很屌,期待能成功........
快到900頁了,加把勁吧!
想擴增品飲的經驗值資料庫,分享瓶是低門檻的捷徑,所以三不五時就上來哀哀叫,要分享瓶喝,但是我發現,到800多頁才加入高校,好像大家都已經在遙遠的前方回首來時路,突然覺得自己好淒涼!
協會酒,聽過見過但沒喝過,李大,我從現在就開始思念及等待!
SMWS協會酒的特色是每瓶酒都是單桶原酒.也就是SSM(單桶的SM).
由於品項很多,單從酒標做判斷,只能"猜".非常好的品項有,不怎麼樣的品項也不算罕見.
每種都要買一支來喝看看,實務上有困難,你會發現這樣花下去沒完沒了.喝過sample,中意的再入手,這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喝慣原酒就像吃慣重口味,不管是辣味鹹味或是甜味酸味,原酒就像習慣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我個人並沒有對原酒或非原酒有偏好.只要是入口後感覺好的,管他幾趴,都是好酒.入口覺得不行的,酒精濃度幾趴又有什麼意義.

有些人說基本上沒有不好的酒,就看你怎麼去欣賞他.
這種講法我不能接受,怎麼會沒有不好的酒?就像難吃的菜或是讓人吞不下的食物,我相信多數人都有遇過吃不下的東西(不管在餐廳或是哪裡).酒也一樣,濫竽充數用在哪裡都適用.

總之~多喝幾種,是累積經驗值最有效的方法.
  • 927
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