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litw wrote:
關於大利斯可的品酩賞...(恕刪)
大陸這邊帝亞吉歐的行貨就叫泰斯卡,目前能買到10,18這两種常規品項,價格與台灣沒有可比性,喝的人也很少,說好的就更少了。麦卡伦目前廣受欢迎,也許和台灣過去一樣,威士忌市場還處於啓蒙期吧。也有一些人直接去喝艾雷島酒拉弗格、拉加維林,波摩,我想是因為低地高地speyside的酒在大陸都不好買,名氣也不大的緣故。
song442xy wrote:
Item:Linkwood 1972
Time:100.4.19 22:30 23oC 40%RH
Cup:Glendronach ISO
Color:一般琥珀色,算不是很深,淚腳慢(約7-9秒)
Nose:3分鐘開蓋,清香怡人木桶味(有些像在宜蘭山區買的鮮剖樟木香)先行,緊接而上的是典型雪莉風味,幾無酒精味;一點熟透的瓜果味(洋香瓜、蘋果)蹦出來一下子,夾雜著蜂蜜香氣和一點點傳統蜜餞(梨阿鹹),深聞則轉變為太妃糖混著酒精味(終於出現);每次開蓋都有極為宜人的木桶味湧來
Palate:油脂尚屬滑順厚實,當然老酒並不令人辣口,舌側的果甜一點都不搶戲,很清淡的酸稍縱即逝;
Finish:舌根一點點苦感恰如其分,1分鐘後即轉為甘甜感,剛剛怡人的木味持續在每個呼吸中;可能最近老船長喝多了,少了點海風鹹味是唯一小小遺憾。...(恕刪)